擁有一把槍有什麼用途?
在現代生產力提升,大致和平的社會裡,武器不再只是為了殺傷而使用,有很多其他目的也應運而生。以下盤點擁有一把槍在殺傷之外的其他用途!
1. 休閒競賽
隨著槍械和彈藥的成本下降,人們開始為了單純的樂趣而射擊。在美國一般民眾,不論本地人、外國人,都可以到靶場租槍玩玩,打打靶紙。
跟任何一種興趣都一樣,為了玩得更專精,玩家們就會開始想要擁有自己的槍,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調整,讓它更適合自己的使用習慣。
擁有自己的槍,也就能夠有更多時間熟悉它,可以在家裡進行更多dry fire練習,提升射擊技巧,並在靶場打出更好的成績時得到更大的成就感與樂趣,這是其中一個買槍的理由。
除了打靜態靶紙(target shooting),有些室外靶場也提供飛靶射擊(clay shooting)的場地。常見的有Skeet、Trap、5 stop,以黏土製飛盤代替飛行中的鳥,模擬狩獵的情境。因為是在空中移動的目標,使用的是散彈槍。
而大部分的休閒運動都可以進一步轉變成競賽,而射擊也不例外。透過競賽,相互切磋射擊技術,能夠讓槍械玩家在良性的競爭中得到成長!
2. 防衛
第二個常見的買槍理由,是回到武器的原始用途:保護自己。
如果是住在獨立式的房子裡,不像住在公寓會有安裝好的門禁、監視系統,也有專人看守;居家安全會是屋主必須自己承擔的責任之一。不管社會再怎麼進步,仍然不會把入侵房屋的犯罪事件減少到零,屋主勢必得要考量應對措施,而這時槍械就是保衛住家、店面、私人土地的一種有效武器。
或是在戶外,行走在街上、開車時,槍械也可以貼身攜帶作為防身之用。攜帶槍械分成公開(open)和隱蔽(concealed)兩種,在現代都市環境中,一般民眾通常會選擇隱蔽持武,一來不會讓周遭的其他人感到不適,如果真的遇到歹徒,對方並不知道自己有槍,也是一定程度上的優勢。
附註,並不是只要以防衛為由,就可以開槍,通常必須是碰到性命交關的威脅才有機會免責。如果擁有槍,也預計作為防衛武器之用,建議要花時間去了解相關規定與案例!
3. 打獵
打獵也是很多人購買槍械的理由。這是一項相當具有美國傳統的活動,很多美國家庭會在假日帶著小孩去打獵。
大部分台裔、華裔並沒有打獵的文化,有些人甚至會排斥打獵。但打獵並非單純以殺生取樂的活動。在美國,打獵是與生態保育相互結合的,也有完善的法律與配套措施,讓各州政府結合民間狩獵活動,管理自然資源。
獵人在從事狩獵活動時,繳交的費用與稅金,是美國管理自然資源的主要經費來源。生態學家也會定期監控各物種的數量,訂出當季可以獵捕的數量,獵人狩獵後也必須向政府登記狩獵結果。有時當生態系中某個物種過度氾濫,或是出現害獸、外來種,破壞原有生態的時候,也會聘雇獵人進行數量控制。
附註:我自己沒有任何狩獵的經驗,以上內容是整理自州政府的獵人訓練課程。
4. 收藏
有些人擁有槍械,是為了收藏。 收藏的槍沒有一定要非常稀少、昂貴,買來當藝術品一樣寶貝。譬如電影、遊戲裡的槍,很多人會覺得能夠擁有一把會很酷,帶去靶場使用會帶給他們滿足感,這是他們購買的理由。
當然有點歷史、曾經或正在軍警系統中服役過的槍,也往往是收藏標的。他們不見得要是當年的槍,即使是現代的復刻版,在槍械玩家間還是有很高的人氣。
一個很好的例子當屬經典的1911手槍,曾在美軍服役,經歷一戰、二戰、韓戰、越戰。其設計直到今天仍有警察拿它作為配槍,或是民間的槍械玩家拿它參加射擊比賽。
至於那些非現代復刻,真正有年代的古董槍械,稱為Curio and Relic (C&R)。這些槍往往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通常不會用來擊發子彈,有些還可以作為博物館的展覽品。有些人還會把古董槍械作為投資標的,預期未來會增值而買入,類似於藝術品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