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防的思辨(一):「攻擊」必定先於「防禦」

Authors
  • avatar
    Name
    自我強化筆記
發佈日期:
最後更新:
文章封面圖片
目錄

1. 攻擊與防禦,二選一?

今天我們要培養武力時,也許會碰到一種提問:如果攻擊和防禦只能選一個,哪一個更重要?

當然,這只是個中二提問而已,因為攻擊和防禦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如果只能二擇一,那根本就不用培養武力了,也就無需浪費時間爭辯。

如果缺乏攻擊手段,那就無法決勝,只能陷入被動採取守勢,造成己方大量消耗。如果缺乏防禦手段,那每次的進攻,都有遭到敵人反擊的風險,因此每次的戰鬥,往往會讓自己不斷累積損傷。

不論是以上哪一種狀況,都無法讓我們在培養武力的路上走得太遠。因此,想要培養武力,必定需要攻守兼備。

更進一步的說,攻擊與防禦,不是「互斥」的關係,並不是只能兩者擇一。換言之,如果一個人如果擅長攻擊,我們不能以此推論這個人一定不擅長防禦。

事實上,擅長攻擊的人,通常也擅長防禦。因為懂得如何防禦的人,更能理解要怎麼突破敵人的防禦,進而催生出更強大的攻擊手段。

同理,懂得如何攻擊的人,也更理解敵人會如何進攻,所以能夠催生出更有效的防禦手段。

所以說,攻擊與防禦的關係,其實更類似於「雞生蛋、蛋生雞」的循環因果。好的攻擊,催生出好的防禦,然後又催生出更好的攻擊、更好的防禦。

如此不斷迭代循環的過程裡,個體的戰鬥能力便得到強化。這個過程會像生物的演化一般,讓我們不斷適應並克服環境中的暴力威脅,不論這份威脅是來自格鬥競技、個人防身,或是武裝保全、警察、軍人等職業中面臨的暴力。

除了應對肢體暴力的情境,在其他也具有攻防關係、更廣義的對抗情境裡也可以看到攻防的循環因果。例如運動競技、棋牌遊戲與博弈、議題辯論、法律訴訟、疾病防治、資訊安全的駭客攻防、偽造與防偽技術、商業或政治上的鬥爭等等,這些領域中的攻擊方與防禦方都持續的在進化著。

2. 先學攻擊?或先學防禦?

以上花了一些篇幅,鋪墊出了攻擊與防禦的循環因果關係後,現在我們終於可以提出一道更接近本質的問題:既然是「雞生蛋、蛋生雞」,那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既然攻擊與防禦是循環因果,那在培養武力時,應該先學「攻擊」,還是先學「防禦」?
文章封面圖片

我們會聽到很多種答案。有人覺得要從攻擊開始,也有人覺得要從防禦開始。

比較八面玲瓏的回答,則大概會說:順序不重要,選一個自己喜歡的開始學就好。只要持續精進努力,最後終究會把攻擊和防禦都練好。

乍看之下,答案似乎非常主觀,可以因人而異,沒有標準答案。實則不然,客觀、統一的標準答案其實是存在的。

我直接説結論:個人在培養武力時,務必先學攻擊,理由是攻擊必定先於防禦。攻擊的概念能夠獨立存在,但防禦的概念卻必須建立在對攻擊的理解之上。在尚未理解攻擊的情況下,個體必定無法採取有效的防禦,更不可能學會如何有效的防禦。

3. 質疑

坦白說,貫穿整個《攻防的思辨》系列文章的主旨,就在剛剛前一段落結尾的幾句話裡全講完了。此時讀者也許好奇,既然要傳遞的概念如此簡潔明瞭,那又為什麼要寫出一套系列文章來說明?

這是因為我明白,在我寫作當下的華人社會中,「先學攻擊」的論點恐怕還難以被多數人所認同。要主張這項論點,勢必得面對各式各樣的質疑。

所以我預想出了幾個反對者可能會提出的疑點,然後針對這些疑點提出更深入的解釋,進而在正反的互辯中論證這個「先學攻擊」的主張在客觀上是正確的。

以下是幾個主要疑點,以及思辨過程的摘要:

3.1. 疑點一:普遍性的質疑

由於我的論點試圖提出一個客觀且統一的標準,我很清楚這個行為可能會讓許多人感到不滿。

他們會質疑:每個人都可以自己的想法或喜好,但你為什麼非得強調「先學攻擊」是客觀上唯一的答案?憑什麼一竿子打翻其他人的想法,強迫所有人都要接受你的意見?

先聲明,我並不是以激怒或否定別人為樂,或藉此博取關注的那種人。我之所以主張「先學攻擊」是客觀上唯一的答案,是出自於邏輯推演得出的結果。

我的邏輯推演步驟如下:首先針對「攻擊」和「防禦」,提出具有普遍性的定義,並不斷從現實中提問,驗證這些定義足夠準確。接著根據這些定義進行邏輯上的探討,分析攻擊和防禦之間的關係,最終發現在缺乏攻擊的概念時,防禦的概念根本就無法成立。

有人可能質疑,你說的這些都只是腦內的思想實驗而已,對於實際培養武力有什麼意義嗎?我的回應很簡單:假使某件事情在邏輯概念上都無法成立,那就沒必要浪費時間試圖在現實世界中將這件事情實現。進行邏輯推演的意義,就在於避免在培養武力的過程中做無用功。

我之所以主張自己的邏輯推演具有普遍性,是因為自認對於「攻擊」和「防禦」所提出的定義足夠準確,完整描述了「攻擊」和「防禦」的本質,因此邏輯推演的結果在客觀上是正確的。

如果讀者真的心有不服,想要挑戰我的論點,我的建議是:各位不妨試著替「攻擊」和「防禦」提出一個更好、更準確的定義。在系列文章中,將會有一篇文章專門用來討論攻防的定義,也歡迎各位先讀過這篇文章,以此為基礎提出更多想法。

我認為這樣的切磋會更有建設性,而如果有人能提出比我更好的定義,我當然也樂見其成。關於普遍性疑點的討論就先告一段落,以下繼續探討其他的疑點:

3.2. 疑點二:既有武術訓練模式中的反例

一些具有武術背景,腦子動得也快的讀者,則可能會從既有的武術訓練模式中試圖尋找反例,質疑我的論點。

舉例而言,柔道、摔角練習者的第一堂課,通常都是從「受身」、「護身倒法」開始的,許多老手在開始訓練之前,也都會以護身倒法進行暖身。初學者在練習拳擊時,教練也會反覆提醒學員把手抬高、保護下巴,在出拳前後都要保持基本站架的完整,不要露出空隙,這不都是「先學防禦,再學攻擊」的成功案例嗎?

而你卻說培養武力時不能先學防禦,但柔道、摔角、拳擊在全世界都有大量練習者,也培育出了大量強者,無疑是公認有效的武術系統。這樣看來,先學防禦其實並沒有任何問題,恐怕作者根本不了解這些主流武術,就憑著短淺的見識在胡說八道?

對於這些質疑,我的回應也很簡單:以上提到的「護身倒法」或「基本站架」看似是防禦技,但其實都是為了服務攻擊而進行的訓練,所以屬於攻擊訓練的一部分。以上這些主流武術,仍都是「先學攻擊」。

不論摔技或打擊技系統,真正的防禦技都是更進階的內容。初學者在尚未理解攻擊之前,基本上是學不會這些防禦技的。

譬如說,在摔技系統中,「搶把位」(Grip Fighting) 是攻防的一大重點。如何搶佔到有利的把位,並妨礙或掙脫對手搶佔的把位,將是致勝的關鍵。雖然「搶把位」很重要,但我們根本無法在初學者尚未理解基本摔技時,就先去教他們怎麼搶把位,教他們如何看穿對手的攻擊意圖,並防禦對手可能施展的摔技。

當然,初學者是可以依樣畫葫蘆的模仿,但真正理解攻擊之前,終究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打擊技系統也一樣。很多初學者都嚮往那些帥氣華麗的閃躲動作,嚮往著能讓對手的拳頭完全碰不到自己,而自己則從容的揮出反擊拳致勝。但如果不先從攻擊訓練中建立距離感、理解實際出拳出腿的速度與節奏,那就算練了再多的後撤步、閃躲(Slip & Roll)、撥擋(Parry)、Check Hook等技巧,上擂台對打時仍難以有效運用。

這些關於武術訓練細節的內容,之後會在系列文章中進行更深入的探討。以下我們繼續介紹「先學攻擊」的主張還會碰到哪些質疑。

3.3. 疑點三:止戈為武

許多華語使用者將「止戈為武」奉為圭臬,根深蒂固的認為武力的本質是為了止息爭鬥,因此心中已經預設「攻擊」是邪惡的,而「防禦」是善良的,也是培養武力唯一的正當目的。有這樣的價值觀,自然下意識的排斥一切與「攻擊」有關的招式、意圖、概念,甚至批評「先學攻擊」的做法是旁門左道。

從表面上來看,這些人看似是認同「先學防禦、再學攻擊」的概念,但他們最本質的想法其實是「只學防禦就好」,攻擊最多只能作為一種「必要之惡」而存在。這些人始終無法認同攻擊具有任何建設性的意義,所以在培養攻擊能力時,心態上也總會自我設限,下意識的限縮自己在攻擊能力上的發展。

限制攻擊能力的發展,將導致防禦能力的發展也一併受到限制,最後變成攻擊與防禦都練得不好。而學習者潛意識中也有自知之明,所以不論怎麼認真訓練,心裡總感覺不踏實,總是感到迷惘,始終恐懼著自己練的東西根本無法實用。

這也是讓我決定寫下《攻防的思辨》的其中一個理由:希望未來不要再有學習者受到「止戈為武」的束縛,導致他在培養武力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對抗自我懷疑,把心力都浪費在精神內耗上。

假使真的不認同攻擊的價值,其實「不習武」也是一種選擇。這總比被「止戈為武」所困,硬逼著自己去追尋一個自己打從心底否定的事物,最終在一種虛無主義式、永遠不會抵達終點的求道過程裡顧影自憐還來得更有意義。

為了解開這道束縛,我會用一整篇文章細細梳理歷史文獻,讓各位看到「止戈為武」究竟是在怎樣的語境中被使用?而中文裡「武」字的本意如果不是「止息爭鬥」,那它到底代表什麼意思?

3.4. 疑點四:最低限度的防身能力

最後,我們得面對一個事實:這個世界上大部分的人其實並不想成為戰鬥專家,對培養武力也沒太多熱忱。人們更在意的是不受到暴力侵害,所以想要有個基本的防身手段。至於自己有多少攻擊能力,能對歹徒造成多少傷害,倒不是很重要。只要在面對一般歹徒時能夠保命、使自己不要受傷就足夠了。

當我們只追求最低限度的防身能力時,會發現「必須先學攻擊,才有辦法有效防禦」的觀點似乎存在重大的謬誤。以下是幾個反例:

  • 一般人不必先懂怎麼打人,也能學會在遭到歹徒毆打時,迅速進入抱頭防禦的姿態,避免腦部持續受到重擊。
  • 一般人不必先懂怎麼操作槍械,也能學會在聽到槍聲時,趕快趴下或躲到掩體後方,然後依照FBI建議的「Run-Hide-Fight」原則採取行動,以逃跑為優先迅速遠離危險。

抱頭防禦、趴下躲子彈本身並不困難,根本不需要先懂攻擊才能學會,連小學生都辦得到。既然只追求最低限度的防身能力,那還有必要拿專家的標準來要求一般人,主張要先學攻擊,才能學防禦嗎?

首先,我非常同意一般人就算不是戰鬥專家、就算手無寸鐵,也有能力做到防身。這在許多實際案例中都能得到證實,也是我撰寫網誌,向大眾推廣防身知識的原因之一。但想要擁有最低限度的防身能力,仍然得對攻擊發生的情境有最低限度的理解。

我們打個比方。其實大多數人對鑽研數學根本就沒興趣,只是為了通過考試而把公式硬背下來而已。未來進入職場時,只要知道怎麼把數字套入公式裡,會用計算機或Excel試算表,最後能算出結果就夠了。

和防身一樣,很多人也只追求最低限度的數學能力。不過在準備考試時,大家除了背誦公式,也通常會找考古題來寫,目的是讓自己熟悉題目的文字描述,才好判斷要套入公式裡的是哪些數字。

不然在考試中如果碰到不熟悉的題型,當下的緊張情緒很容易讓大腦一片空白,最後根本讀不懂題目在問什麼,或是理解錯誤。這時就算公式都有記熟,但拿錯的數字套進去算,最後還是算不出正確答案。

然而學防身時,很多人卻覺得只要「背公式」就夠了,但從沒想過要寫個一兩道「考古題」練習看看。很多人都會背誦以下的「防身公式」:出門在外要保持警覺,財不露白,發現情況危險要保持距離、趕快逃跑,也攜帶一罐辣椒水以備不時之需。

但在真的碰上歹徒,遭遇自己完全不熟悉的防身情境時,很多人還是會陷入「僵直反應」,大腦一片空白,愣在原地不知所措。結果「防身公式」背得再熟,需要用時卻用不出來,這就是尚未理解攻擊,導致無法有效進行防禦的風險。

即使追求的是最低限度的防身能力,終究還是得先理解攻擊會怎麼發生,才能學會如何有效的防禦。之後在系列文章中,我還會舉出更多實際案例來比較,讓各位看到光是有能力理解歹徒正在醞釀暴力攻擊,一個手無寸鐵的一般人也能很有效的防身自保。

如果各位已經背下幾個常見的「防身公式」,不妨也多找兩、三個實際案例,看一看監視器記錄的現場畫面,從中理解歹徒的犯罪手法,然後想一想自己會採取什麼行動。不用十分鐘,各位就做完防身的「考古題」了,那麼未來真的碰到狀況時,相信各位就更不容易陷入「僵直反應」中不知所措。

4. 結語

對於有意培養武力的人而言,攻擊與防禦是我們必定會花上大量時間鑽研琢磨的事物。而即使是追求最低限度防身能力的一般人,也必須對攻防概念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而雖然眾人看似都知道「攻擊」與「防禦」代表什麼意思,但在現有詞彙以及大眾的共同經驗中,卻仍存在許多還未能説清楚、講明白的概念,也因此衍生出許多懷疑,限制了人們培養武力的方向。

這是為什麼我想從思維上著手,透過嚴謹的邏輯分析,並以現實中的證據反覆驗證,試圖更準確的捕捉出「攻擊」與「防禦」的本質,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讓人們能以更有效、更合乎現實的方式培養武力。

而這份以中文書寫的《攻防的思辨》系列,謹獻給華人世界中在武術、武力、防身領域中持續開創、耕耘、傳承的前輩們,以及未來同樣會持續開創、耕耘、傳承的後輩們。

不論讀者目前是否認同我的主張,讀完本系列後又會不會改變想法,我都希望各位能夠充分享受這場關於攻防的思辨之旅。

  • 攻防的思辨(一):「攻擊」必定先於「防禦」 (本篇)
  • 攻防的思辨(二):定義攻擊、狹義防禦、廣義防禦 (暫定)
  • 攻防的思辨(三):「攻擊」與「狹義防禦」的循環因果 (暫定)
  • 攻防的思辨(四):解開「止戈為武」的束縛 (暫定)
  • 攻防的思辨(五):想要防身,仍須理解「攻擊」 (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