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天災人禍,進行「避難準備」的6項考量!
- Authors
- Name
- 自我強化筆記
發佈日期:
最後更新:
雖然這裡是個關於「防身」的網誌,但防身不該只限於應對暴力事件!舉凡天災人害,都有可能對我們的人身、財產造成傷害,學習應對災難,也同樣是防身的一環!看看避難準備有哪些考量吧!
坊間的網路內容,不論中文、英文,常常只是列出一大串「物資清單」,讓讀者按圖索驥的去準備物資。
但每個人、每個家庭的需求都不一樣,實際上準備的物資,自然不會有一個共通的「標準」。可以共通的,應該是「考量」與「準備原則」,讓每個人帶入自己的條件,得到貼合自己現況的避難準備計畫。
此外,進行避難準備,絕對不是單純的把東西買一買就結束了,這是個需要實驗、需要花時間在生活中去適應的過程。只是把物資買了就覺得做好避難準備的話,那只是花錢買個心安而已,那還不如直接到廟裡買個護身符,這樣更便宜,也更省事!😉
另一方面,避難準備其實也很平凡,甚至有點無聊。說穿了就是接受災難可能會發生,然後合理分析現況,做好準備而已,理論上所有民眾都能去做。並不像有些人下意識的印象,覺得只有軍武狂人、Prepper會為了不知道哪一天到來的戰爭、世界末日,事前做一堆準備。
真的願意付出時間,想要做好避難準備的話,就來看看以下這些考量!
考量1:不可能萬無一失
進行避難準備時(包括避難包、居家囤放物資),首先要接受自己「無法完美應對」所有的狀況/需求。
就連我們平常在家裡生活,有時候都會缺個什麼物資需要臨時跑去買,穩定的生活都如此了,更別提在緊急狀況中,狀態不斷地在改變,此時一定會有更多稀缺發生。
如果無止盡的去設想可能發生的狀況,那永遠會有準備不完的物資。但個人的資源、精力有限,到底準備到什麼地步才夠充分?此時我們可以套用「80-20法則」:也就是生活中20%的物資、器材,大體上能夠滿足80%的需求。
平時就找出生活物資中的20%有哪些,然後仔細認真的做好應急準備後,我們也就不容易被廣告、YouTube影片恐懼行銷,總覺得準備的不夠充分,要不斷擴充自家的避難包,買入更多物資來囤放;也避免碰到緊急關頭時,才第一次思考:這個我到底要不要帶走?因此在猶豫、思考中浪費寶貴的時間。
只要我們根據80-20的比例做好準備,狀況來臨時就不至於立即陷入稀缺,不知所措。之後再透過智慧、力量,運用手邊資源,試著進一步找出更多資源,大致上就能生存下去。
過度追求完美,就是讓自己裹足不前最好的辦法。不要因為自己做不到萬無一失,就對避難準備打退堂鼓!
考量2:擬定避難計畫
既然我們是希望根據實際條件,合理的進行籌備, 那麼下一步就是去了解自己的避難計畫,才能確定有哪些東西是必要的。
很快地先審視一下自己的狀況,所在地可能發生哪些自然災害?家中成員是否有嬰兒、老年人、孕婦?是否有人有特定醫療需求,或是身心障礙?有沒有養寵物?
然後參考以下幾套常見的避難計畫範本,先確定大方向後,再帶入自身狀況進行調整:
住處發生火災、地震,或其他緊急狀況,需要人員迅速撤離建築物,且建築物內的東西可能會受到毀損,此時避難計畫就在於迅速帶著重要物品與簡單物資,輕裝撤出。
如果受困在毀損的建築物裡,那避難計畫是用緊急物資撐個幾天,直到救援隊到來。考量到毀損的建物內可能會四散大量的碎片、煙塵,可能會需要急救包,厚手套、鞋襪、口罩或呼吸器;在廢墟裡過夜時,可能也會需要保暖衣物,避免失溫。
出門在外,但受到災害、或突發事件臨時影響,無法馬上回家,需要先在外過夜。例如天災發生了,硬著頭皮要衝回家會很危險,留在公司、學校的建築物裡,或是在車上等待緊急狀況解除會比較妥當,這時需要準備一天份的簡單物資,以及讓自己能舒服睡覺並保暖的器材。
因為颱風/颶風、地震、水災、暴風雪等自然災害,短期內無法出門;或是碰到停水、停電、物資短缺的狀況,無法從外界獲取物資時,避難計畫大致上是待在家裡,靠事前準備好的食物和水維生,等到緊急狀況消失或救援抵達。
在會發生龍捲風的地區,避難計畫可能是進入地下室,或地下避難屋,一樣靠著事前準備好的物資撐下去。
如果爆發了暴亂、戰爭,或是疫情,繼續待在家裡也許是危險的,此時的避難計畫可能是迅速跨越國境或州境,暫時到(有親友照應的)其他地方避風頭。
承上,如果是身處異鄉的遊子,避難計畫可能是迅速趕到機場飛回母國,或是先開車移動到其他州/國家,再搭飛機返回母國。也許路途較長,加上很多人也要逃離當地,也許路上會塞車,有可能需要在車上過夜。
通常我們會替不只一套避難計畫做準備,例如一般家庭可能會同時準備好要「迅速撤出建築物」,以及「停水停電、無法出門,要待在家裡撐上兩星期」的兩套計畫,因此常見的家庭避難準備會分成兩個部分:
- 準備「隨身攜帶的避難包」,以及,
- 在家裡「囤放可以長時間、室溫保存的生活物資」。
如果有開車,可以再視情況,也準備一個車上避難包。
在分別討論避難包、車上避難包、囤放物資的細節之前,先讓我們繼續看下去,了解更多準備上的考量!
考量3:計畫不要太極端
上述範本之外,更糟糕的狀況,就不建議讀者去計畫了(除非你擁有或加入了一個訓練有素的武裝團體)。因為這種場合裡會有效的計畫,以個人持有的資源往往是執行不來的,一直去想也只是鑽牛角尖,把自己搞得很焦慮而已。
例如碰上戰爭、嚴重災害,又無法避難只能留守的時候,單靠我們自己很難擬出一套明確、可執行的計畫,事前最多就是做好心理準備。也許是固守自家,盡量減少出門,靠著存糧過活。也許是跟著大眾進入公共避難所,接受國家救援。過程中也可能會碰到來自他人的暴力,需要進行反擊或逃跑,甚至是自己為了存活,也成為施加暴力的一方。
至於那些更極端的狀況,例如核戰爆發、發生大規模死傷、甚至是什麼殭屍病毒爆發、外星人入侵之類,屬於SHTF狀況(Shit Hits The Fan, 形容情況糟到就像有一坨屎掉到電風扇裡,到處亂噴。),可能要在外紮營,囤積彈藥,甚至製作求生裝備,進行漁獵等等......
說真的,替SHTF情況擬定實際計畫絕對不是必要的。畢竟這種極端情況發生時,你很可能就當場死亡了,不會所有人都能像電影、漫畫主角一樣倖存,結果花大錢在家裡囤放的一年份物資,也許最後根本用不到。
我會認為替SHTF情況做準備,更偏向一種興趣。想學野外求生知識、製作裝備的辦法,網路上可以找到很多內容;或是偶爾帶入電影、漫畫情節幻想一下,都是滿健康的休閒活動。但不在這篇文章的討論範圍裡!
考量4:別被購物衝動影響
在網購平台,或社群軟體上的廣告、業配裡,常常能看到許多酷炫的求生裝備、兼具美觀與機能性的背包,甚至也買得到已經裝好72小時生存物資的現成避難包。尤其要是最近發生了什麼災害,通常會有一波相關的推銷活動發生。
這些商品不見得品質不好,但我們不該只憑著一時的購物衝動,看到有特價就決定把他們買下來,因為這很容易讓我們的籌備本末倒置,變成是先看到器材、背包好像很實用,買下來之後,才開始思考要怎麼用這些物資去解決緊急狀況,或是要怎麼填滿這個背包。
合理的籌備順序,應該是這樣的:
- 確定自己有哪些避難計畫後,然後根據這些計畫內容,列出需要的物資清單。
- 先少量、逐步的採購物資,並且測試這些器材,也要試吃食物,看看味道喜不喜歡,覺得夠不夠飽。等物資通過測試後,再把需要的用量買足。如果試用結果不滿意,就去重新調整物資清單。
- 如果是要放在緊急包裡的物資,也要確認重量不應超過體重的10%,避免在負荷過重的情況進行避難。
- 緊急包、囤放物資的內容定下來後,最後才依照總重量與體積,去買合適的背包、貨架來存放。
籌備過程不必著急,我們就用1~2個月的時間,慢慢把物資採購齊全就好。 把步調放慢,就能更踏實的做好準備,也更不容易落入商人恐懼行銷的手法裡。避難準備,應該是以一般家庭的經濟狀況就能夠進行的活動。不一定非得要買登山包、戰術包、自動加熱的MRE軍隊口糧、附有手術刀的急救包,使用普通的物資,一樣能做好避難準備!
考量5:有依據的準備物資
務實的物資儲備量,應該要有依據的進行估算,而不是道聽途說,單純看著網路上別人怎麼做就如法炮製。(我的說法你也要去驗證!) 而一種具有足夠公信力的依據,就是政府發布的避難準備指南。
根據FEMA(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發布的指南,一般家庭應該在家裡囤放兩週的食物和水,而避難包裡則要有三天份。FEMA也建議每人每日的用水量是1加侖(3.79公升),包含0.5加侖的飲用水,加上其他用途的水(清潔、料理等)。
根據台灣內政部消防署的居家防災食物準備指引與避難包建議,建議民眾要在家裡囤放至少三天份的物資,而避難包裡也是三天份。 而消防署建議的每人每日的用水量是3公升(包含飲用和料理用途);食物部分,每人每日熱量需求是2000大卡。
以上這些資訊都是很好的起始點,提供了很明確的準備方向。我們可以再搭配另一種足以信任的依據,就是歷史紀錄,更精確的估計自己需要的儲備量。根據自己的所在地,去搞清楚最近十年裡的災害來襲時,最久有多少天是無法出門採買/缺貨的?那就在家裡囤放那麼多天的物資。
雖然FEMA給出了囤放14天物資的建議,但其實同一份指南裡也有指出,鮮少有災害會真的切斷物資供應鏈長達兩週。如果家裡實在沒有多餘儲藏空間,近十年也從來沒有發生超過14天沒有物資的災害,或者就是單純想要輕鬆一點,不必拘泥在這個數字上沒關係!就算只準備一天份物資,那也都比什麼都不準備更好!
最後也檢查一下你是不是有認真思考、質疑上面這段文字?如果要在避難包裡放三天份的水,然後以一個人一天3公升的標準去計算,3天份是9公升,這代表避難包的重量會從9公斤起跳。
一般去爬山、健行,通常會將背包重量控制在體重的10%左右,其中有些重裝登山者經過鍛鍊,可以背20公斤以上的裝備上山沒問題。但對於一般人來說,9公斤以上的背包只能放在車上移動,如果是徒步避難,這樣的負重移動會過度消耗體力,根本不切實際!
在每人每天3公升的水裡面,也包含非飲用水,實際的每日飲用水需求,可以用「體重乘上30毫升」計算,例如70公斤的人,一天要喝2.1公升的水;50公斤的人則是1.5公升。
但即使按照這個公式去計算三天的水量,飲用水仍然會佔體重的9%,再加上其他物資,避難包一定會超過體重10%。一個折衷的辦法,是只帶一部份的水(例如3公升),然後也帶上攜帶式濾水器與空水壺,這樣可以從環境中的水源產生乾淨的飲用水,在大部分需要從家中撤退的緊急狀況裡也夠用了!
考量6:少量、逐步的採購
確定要準備的物資量之後,少量、逐步的採購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對於個人居家的避難準備,一口氣買好所有物資反而會比較辛苦,有可能會需要一次扛著超過50公斤的物資回家,加上物資總體積可能會比預期中更大,車子的後車廂可能一趟載不完,回到家還要清理出足夠的囤放空間,要把傢俱、日常用品搬來搬去,如果發現囤放空間不夠了,物資可能還要佔用起居空間,會很破壞生活品質。
少量採購可以解決這個痛點,每次只買一些物資,我們也才好配合家裡現有的空間去囤放。如果發現空間不夠了,但物資仍未齊全,這就代表物資清單需要調整,或是需要改變避難計畫,進而讓我們的準備變得更加貼合現狀、更務實。
而且在少量採購的過程,我們也才好進行試用,也在試用的過程中讓自己學會並熟悉器材的使用,而不是身處緊急狀況時,才第一次拆封來使用。尤其是買來的緊急食物、能量棒之類的,更需要親身測試一下味道,至少不能覺得難吃,畢竟身處緊急狀況下,如果還要吃自己覺得難以下嚥的食物,會更難熬。
此外也要確認買來的食物自己吃得飽,能夠提供足夠的熱量。雖然籌備原則是「一人一天消耗2000大卡」,但每個人實際需求都不太一樣,最好還是親自嘗試,找出適合自己的緊急食物。
利用每週採買的機會,每次都順便多買一些囤放用的緊急物資回家,物資很快就齊全了。或是網購時,先下一單少量的試用用看,可以避免我們一次花太多錢買到不適用的物資!
總結
以上就是在進行避難準備時的考量。避難準備真的很普通,一步一腳印的逐步去做,其實就足夠了。 而這篇是偏向原則的討論,如果對具體準備細節,以及我自己的物資清單內容有興趣,可以參考另外兩篇談囤放物資、避難包的準備細節:
- 避難準備:需要撤出住家時,如何準備緊急避難包?
- [避難準備] 固守自家:如何準備居家囤放物資?(未完成)
如果你讀到這個位置,我想你應該是真的有要認真進行避難準備,就再讓我多加上一句忠告:當緊急狀況真的發生時,不要讓別人知道你目前擁有生存物資。 當我們有物資,而別人沒有的時候,就有被別人掠奪的風險,或是會碰到他人乞求施捨,不給,可能心裡難受;給了,很可能會有更多人來索討。
這不只是有沒有保護物資的手段的問題。就算人在美國有買槍,也積極地練槍,但我們也不可能24小時不眠不休的保持戒備,提防著可能有人要來搶劫。這時候所謂的灰人戰術(gray man tactics),也就是讓自己融入大眾裡、不讓自己變得顯眼的策略,就會派上用場。
當別人家都停電時,不要讓自己的窗戶映照出光亮。當別人家都沒東西吃時,不要讓自己家飄出菜香。當別人家都在受凍時,不要讓自己的煙囪冒出煙。當別人家都在難受時,不要讓自己的門後傳出歡聲笑語。 都認真的提防了那麼多天災人禍,最後也別忘了提防來自他人的暴力!
換個方向來說,如果是真的同情、想要幫助周遭的人,那就在狀況發生前,領導眾人一起做好準備,讓所有人都擁有活下去的資源,並互助扶持的對抗到來的災難;要不然就把無私做到底,一口氣準備好所有人的物資,然後在狀況發生時,主動、不求回報的分送給他人。
就算不去幫助陌生人,只是單純的在災難中把自己和重要他人顧好,並務實的守護自己的物資不被他人侵害,這顯示出了責任心,與未雨綢繆的遠見,也同樣是一件令人效法的事情。
而不是災難發生後,受到他人半乞求半勒索,才給出本該屬於自己的物資,然後還以為自己通過了道德的考驗,是個有愛心、能同情他人的善人。甚至是在有人不願意讓出自己的物資接濟他人時,去指責對方自私小氣,沒有愛心,不能共體時艱。
領導眾人、無私奉獻、或顧好自己的責任,這些都非常好,但為了他人目的而犧牲自己,一點都不值得效法。要委屈自己才能顯得崇高的想法,本身就很矛盾:當一個人會讓自己受委屈,代表他其實不夠重視自己,如果又要透過犧牲要讓自己顯得崇高,那又有什麼意義?
寫在最後
最後我有一些想法,想分享給有把整篇文章看到底,真的有意願為了自己做準備的讀者。
當你願意花時間做避難準備後,很快的你會發現這種防患未然的思維與籌備的經驗,也可以套用到生活的其他面向裡,包括健康、財產管理、職場、家事、個人學習等等。即使狀況不斷發生變化,難以捉摸,我們也不再因為情況不受控制,而感到壓力、挫敗。相反的,我們學到了事前準備的累積與規劃,會幫助我們取回狀況的主導權。
當我們取回主導權,就能夠應對更多變化與挑戰,而跨越更多的變化與挑戰,我們就又得到更多的主導權,形成正向循環,不斷成為更強大的自己。這正是我寫作的宗旨:讓更多人「自我強化」。
寫作的當下,有很多台灣人是活在失敗主義裡的,這也形成了一種頹廢的社會氛圍,把所有人都往下拉。我覺得要打破這種失敗主義氛圍,不能只靠文字、靠精神喊話,也必須要創造實際的成功體驗,讓更多人擁有強大的內心,才不容易被這種氛圍同化,等到累積久了,有一天或許就能改變這種氛圍。
進行避難準備,是其中一種成功體驗,在我的網誌裡,還有很多關於防身、在美國擁槍的內容。既然你是願意了解怎麼籌備物資的人,希望你也能認真思考籌備個人武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