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認識槍械的訣竅,先掌握三大重點:形制、槍機種類、拋射原理!

Authors
  • avatar
    Name
    自我強化筆記
發佈日期:
最後更新:

槍械,是一個具有百年以上的歷史,且直到現代也仍持續蓬勃發展的領域。我們口中的「槍械」,已經是一個很廣泛的集合名詞,包含了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槍。從不同的資訊來源裡,例如電視新聞、網路內容,我們往往會接收到槍械領域裡,許多令人眼花撩亂的專有名詞。而如果想要加深自己的槍械知識,一大前提就是能夠有效地去理解、學習這些術語。

這篇文章,目的是提供初學者一套明確且清晰的槍械種類分類法,減少名詞上的混淆。以下我會介紹剛認識一把槍時,值得優先掌握的三個基本資訊:「形制」、「槍機種類」、「拋射原理」,以及它們具有什麼意義!

聲明:本人並不是律師,文章中有提及槍械法律的部分僅是作為分享自己研究的心得,並非提供任何法律諮詢。也請注意本文是以寫作當下的法律撰寫,若將來槍械法律有變更時,本文不一定來得及即時修正。

文章封面圖片
目錄

隨著現代工藝的進步,一把槍的機構裡,有很多零件、設計上的考量與變數。因此,關於一把槍的資訊往往很繁瑣, 而這一點很直接的表現在點評槍械的YouTube頻道上:頻道主製作的內容裡,往往需要涵蓋大量細節的說明和比較,才能讓觀眾認為這內容夠充分、夠專業。

對有經驗的槍械玩家來說,他們已經累積了足夠的槍械知識,可以很自然的去理解、消化這些資訊;然而對於初學者而言,一次被那麼大量的資訊轟炸,實在很不友善。而且,在初期就略過概念性的知識,直接深入到某一把特定槍械的細節上,並不是有效的學習策略。

所以這篇文章要從大量的槍械細節中「抓大放小」,找出最基本、最關鍵的資訊,並透過的淺白易懂的描述,讓沒有經驗的一般人,也能夠迅速掌握基本的槍械知識。

就好像種一棵樹,先長好穩固的根基後,之後要開展茂盛的枝葉都會更容易;先理解槍械分類的大方向,建立好知識框架,之後再逐步累積關於細節的知識,會是更有效的學習策略!

以下就進入關於基本槍械分類的三大重點:形制、槍機種類、拋射原理。之所以挑出這三項資訊,是因為:

  1. 形制,告訴我們槍的外觀、尺寸大致長什麼樣子。
  2. 槍機種類,告訴我們這把槍大致上要怎麼操作
  3. 拋射原理,告訴我們這把槍的擊發威力、殺傷力有多大。

1. 形制

依形制上的差異,槍械可以先大致分成三大類:手槍、步槍、散彈槍。

手槍(Handgun/Pistol)的重量、尺寸都較小,且不具有槍托,只有把手,設計成能夠單手操持,無法抵肩射擊,且槍管長度較短的槍械,屬於手槍。

步槍(Rifle)有槍托,被設計成要抵肩射擊,需雙手操作,且槍管長度較長,內有膛線(rifling)的,屬於步槍。

散彈槍(Shotgun),同樣有槍托,被設計成要抵肩射擊,且射擊的彈藥屬於散彈(shotshell),而非手槍和步槍所射擊的「定裝彈藥」(Cartridge)的,屬於散彈槍。散彈槍槍管通常無膛線,槍上的機械瞄具(鐵瞄)通常只有槍口上方的準星(front sight),不會有照門(rear sight)。

步槍和散彈槍也合稱長槍(Long gun),因為長度的關係,基本上無法在身上隱蔽攜帶。

1.1. 法律定義

我們採用以上形制分類的一大好處,在於這也同時符合槍械法律的定義。畢竟如果要(在美國)合法的擁槍,都需要事前了解相關法律,那麼使用和法律定義一致的形制分類,可以避免之後產生名詞上的混淆。

以下提供美國聯邦政府ATF網站上,針對以上三種形制的法條定義。上面字體有加粗的部分,其實就是法條定義的內容,讀者可以交叉比對。

此外,於西元1934年制定的National Firearm Act(NFA,美國國家火器法案)裡,也修訂了關於步槍與散彈槍的定義。因為NFA是聯邦法,美國全境都適用,所以我們對槍械形制的定義,也要把這考量進來。

  • 如果一把步槍的槍管長度小於16英吋,或槍械全長(從槍托底部到槍口末端的距離)小於26英吋,那就構成一把「短管步槍」(Short-Barreled Rifle)。

  • 如果一把散彈槍的槍管長度小於18英吋,或槍械全長(從槍托底部到槍口末端的距離)小於26英吋,那就構成一把「短管散彈槍」(Short-Barreled Shotgun)。

  • 此外,NFA也定義了「其他武器」(Any Other Weapon,AOW),用來規範下列槍械:

    • 外觀做成拐杖、鋼筆等其他用品,用以進行偽裝的槍械
    • 槍管是滑膛,設計成用來擊發散彈的手槍
    • 由長度介於12~18英吋,一支步槍槍管與散彈槍槍管組合的槍械。這條看似詭異的定義,其實是為了讓短管步槍、短管散彈槍的定義也能擴充到這把特殊槍械
    • 如果在手槍上多安裝上垂直握把,那這把槍械就不再符合手槍「單手使用」的定義,也會被歸類到「其他武器」裡。

短管步槍、短管散彈槍、其他武器,是其中三種受到「國家火器法案」管制的物品。這些受NFA管制的物品,通稱「NFA Items」。若要持有,必須要提交註冊文件,並繳納稅金。違反法規持有NFA物品,即構成聯邦重罪,可面臨最高十年的徒刑與罰金。

關於更多NFA的詳細規定,我們之後再用另一篇文章介紹。 這裡簡單總結,由槍械法律定義的形制有六種:手槍、步槍、散彈槍、短管步槍、短管散彈槍、其他武器。 關於形制的描述,只要不屬於這以上六種,那都算作「泛用稱呼」。

1.2. 淺談泛用稱呼

在大眾更常接觸到的新聞、網路內容、或遊戲裡,不見得都那麼死板的使用上述來自法律定義的形制稱呼。更常見的,是針對槍械形制的泛用稱呼,例如衝鋒槍、卡賓槍、獵槍等等。

例如卡賓槍,是「Carbine」的音譯,指的是槍管較短的步槍。很多槍械廠商會用「卡賓槍」來命名、宣傳自己的產品,但一把被稱為「卡賓槍」的槍械,到底是屬於步槍,還是短管步槍?只看泛用稱呼的話沒人知道,要回答這問題,只能從實際槍械規格裡,去判斷槍管長度與槍械全長是否低於NFA的下限。

也不是説使用泛用稱呼就是錯,只是我會建議還是要以法律定義的形制為主,去對槍械進行分類,這樣才能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混淆,也有助於加深槍械知識的積累。

想要把更多泛用稱呼分清楚的話,我們還需要把槍械分類的三大關鍵資訊介紹完,才能做更進一步的探討! 以下就先介紹下一個關鍵資訊「槍機」,剩下的泛用稱呼,留到文章最後再細談!

2. 槍機種類

如果我們要在腦中更具體的理解一把槍如何操作,只知道「槍械形制」還不夠,我們還需要知道這把槍的「槍機種類」是什麼。

到底什麼是槍機?槍機的英文是「Action」,望文生義,我們可以很粗略的理解為,槍械操作過程中會產生移動的機械結構,就是槍機。至於操作過程中不會移動的結構,例如槍管、槍托、槍管護木、握把等,就不屬於槍機。

因此,一把槍的槍機種類,與其擊發運作原理緊密相關。如果兩把不同的槍,使用的是同一種槍機,那射擊時的操作步驟將會非常相似,在充分理解不同槍機種類後,我們只需要關於槍機的文字描述,就能具體想像出這把槍該怎麼使用。

例如目前的主流「半自動槍機」(Semi-Automatic),我們裝上彈匣,並將第一發彈藥手動上膛後,接下來只要不斷扣下扳機,就能一發一發的射擊。前一次擊發產生的能量,會被槍機回收,自動的完成槍機循環,不需要額外的手動操作,就能退掉前一發的彈殼,並將彈匣內的下一發彈藥裝填到膛室裡(上膛)。

而使用「栓動式槍機」(Bolt Action)時,每次射擊完一發子彈後,需要手動拉動槍栓退彈,再把槍栓往前推上膛,才能射擊下一發。「桿動式槍機」(Lever Action),則是要手動推動槓桿,才能射擊下一發子彈,如下所示。

栓動式槍機、桿動式槍機的操作
栓動式、桿動式的操作。影片來源:Bolt ActionLever Action

也因為每一種槍機,都有一些各自專用的零件與機構設計。先充分的認識各式槍機種類,之後再深入去探討每一種槍機的機構細節,會是比較妥善的做法。

而前面介紹的槍械形制,可以任意的搭配不同槍機種類。例如,常見於左輪手槍上的「轉輪式彈巢」(Cyclinder),其實也可以使用在散彈槍上;或是步槍這種形制,可以採用半/全自動槍機,也可以用栓動式、桿動式。 如此一來,我們要選購槍械時,就可以針對自己的用途、使用偏好,去挑選一把「形制」上尺寸合適,「槍機」操作起來也順手的的槍!

礙於篇幅限制,這裡就不把所有的槍機種類列舉出來了。若有興趣了解不同槍機種類的細節的話,歡迎繼續閱讀這篇槍械知識:各式槍機(Action)種類介紹

2.1. 半/全自動槍機

這裡我們多花一點篇幅,多談一下半自動和全自動槍機。基本上,美國民用市場中絕大部分的自動槍機都屬於半自動槍機。這是因為前面提過的「國家火器法案」定義的NFA物品裡,也包含搭載全自動槍機的槍械,也就是法條中的機關槍(Machinegun),定義上是扳機只需要進行一次動作,就可以射出超過一發以上的子彈,就屬於機關槍。

一般人如果沒有去提交註冊文件,並繳納稅金,就不能持有或購買NFA物品,而很多消費者是不願意費這麼大的力氣去準備的。也因此很多經典的軍用武器,雖然原本是搭載全自動槍機,但必須推出民用版(Civilian Version),把全自動,或三發連射的模式移除掉,才好打入民用市場。

就以AK-47來說明吧,這是很多人有想過要擁有的槍械之一,因此市面上有著許多民用版的AK-47,例如WASR-10Zastava M70等等。當然,民用版是無法以全自動模式射擊的,但網路上或現實中的討論裡,人們偶爾還是會用「AK-47」來稱呼這些民用版槍械。

如果有人説「嘿我剛買了第一把AK-47,它是Zastava M70!」,圈內人當然很自然的就理解這是什麼意思。但對初學者來說可能會比較困惑,「所以到底是買了AK-47,還是那個Z什麼的槍?」

當然,他買的槍是Zastava M70,但因為和AK-47在形制、槍機種類上都一樣,甚至槍機的細部設計都高度相似,所以口語上有時還是會說這是AK-47,或是更簡單地說這是一把「AK」。這不是單純的簡稱而已,也說明了這把槍的槍機,是採用AK的設計風格

以上這種名詞混用的現象,是初學者在學習槍械分類時需要特別留意的地方。而這也點出了接下來要介紹的「風格槍械」。

Zastava M70
Zastava M70,乍看之下就是一把AK-47。圖片出處:官網

2.2. 風格槍械

風格槍械的出現,不單只是為了把全自動槍機改成半自動槍機的民用版本。一些經典的槍機設計,就是因為設計實用有效,經過時間洗鍊後仍然沒有被淘汰,直到現代都還有新推出的槍械依舊採用相同的槍機設計。這些承襲相同槍機設計風格的槍械,就是所謂的「風格槍械」。

手槍裡的M1911就是很好的例子,它從一開始就是採用半自動槍機,並不需要再去弄個民用版就能在市面上賣,但因為這個設計很經典,現在的許多廠商仍然持續地推出1911風格(1911 style)的手槍。有些1911因為也加上了一些現代零件的升級,雖然不見得能稱得上「原汁原味」,但在槍械語境裡,把這種風格的手槍通稱為1911(省略掉美軍槍械型號前綴的字母M),已經是一種共識。

1911風格槍械比較
左邊是原版的M1911A1,出自維基百科。右邊是Wilson Combat的現代1911。

更加知名的例子,是美國民用槍械市場中最普遍的AR-15步槍,以及它所代表的AR風格槍械。 因為規格化、模組化,不同廠商生產的槍械組件,是可以拼湊起來使用的,這帶給槍械玩家很大的自由度,能夠挑選各個自己中意的組件,組合成一把自己最稱手的AR-15。

許多廠商也有生產自己的AR-15步槍,例如:Ruger AR556、Smith & Wesson M&P 15 Sport II、BCM Recce 16、Daniel Defense DDM4V7。 雖然這些槍械的廠牌、型號完全都不同,但網路上的討論串裡所有人還是很自然的通稱它們為AR-15。

最後說回到槍械分類。對於風格槍械,其實只要能搞懂這個系列裡的其中一款,等於把其他廠牌、型號的槍也大致搞懂了,不用再從頭學起。初學者未來閱讀到更多相關內容時,可以記得這個訣竅!

3. 拋射原理

我們知道槍械在英文裡,有 Gun 和 Firearm 兩種常見的稱呼,但它們到底有什麼不同?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針對槍械的拋射原理進行說明。

Gun指的是槍,是從槍管中對彈頭加速後,最後向前拋射出去,達成殺傷效果的一種武器。 而Firearm,更精確的中文翻譯是火器,是特指透過引爆火藥產生大量氣體,進而產生推進力拋射出彈頭的一種槍。或者我們中文裡有時俗稱「真槍」的,就是指這種槍。

要在槍管裡產生推進力,不一定只能依靠引爆火藥。例如空氣槍(Air gun),就是透過釋放壓縮空氣產生的推進力,擊發過程中並沒有任何燃燒或化學反應。或是再扯遠一點,線圈砲(Coilgun)、磁軌砲(Railgun)是靠電磁力加速彈頭,而有些玩具槍則可能是靠彈簧、橡皮筋來拋射彈頭。

總之,實務上槍(Gun)可以用拋射原理分成主要兩類:靠引爆火藥的火器(Firearm)、或靠壓縮空氣的空氣槍(Air gun)。而這兩種拋射原理,可以任意搭配不同形制、不同槍機種類。所以同樣是步槍、栓動式槍機,這把槍可能是透過引爆火藥、或釋放壓縮空氣來擊發彈頭。

也因為拋射原理的不同,火器與空氣槍的子彈也略有不同。空氣槍的子彈就單純是槍口的拋射物,是一小顆金屬製的彈粒(pellet)、彈丸(round shot, BB)、或彈塊(slug)。拋射物擊發出去之後,槍機內部就空了,不需要退出彈殼,擊發時也相對安靜,且後座力小。

而火器的彈藥,除了最後槍口的拋射物(彈頭,Bullet),彈藥內也包含火藥、負責引爆火藥的底火(Primer),以及把這些部件都包覆在一起的彈殼(Case)。 拋射物(彈頭)擊發出去之後,需要將空彈殼退出,才能裝填下一發子彈。擊發時因為火藥被引爆,會產生巨大的聲響與後座力。

火器與空氣槍的拋射物差異
比較火器(左)與空氣槍(右)的子彈(拋射物)。

引爆火藥所產生的膛壓(Chamber Pressure),可以超過50000 PSI(約3400大氣壓),這個數值遠大於空氣槍的膛壓(50大氣壓左右,資料來源)。所以一般來說,火器的殺傷力,是遠大於空氣槍的

但這可不是說空氣槍弱,打不死人。空氣槍是經常被用來狩獵的槍械,因此仍然具有相當大的殺傷力,也有發生過空氣槍打死人的案例。真正殺傷力較低,可以在生存遊戲對人使用的,是稱為「空氣軟槍」(Airsoft Gun)的槍械。

空氣軟槍的拋射原理與空氣槍基本相同,但威力減弱許多(空氣槍的槍口動能基本大於20焦耳,空氣軟槍則介於1~1.5焦耳),使用的彈丸也多為塑膠材質,不太可能穿透人體的骨骼、肌肉,達到殺傷效果。但操作時仍應戴上護目鏡,避免誤傷到比較脆弱的眼睛。

以下就針對空氣槍與火器,更進一步介紹它們有什麼不同的設計,以及對擊發威力的影響。

3.1. 空氣槍:壓縮空氣來源

簡單來說,空氣槍提供壓縮空氣的機制大致有以下幾種:

PCP空氣槍,英文全稱是Pre-charged Pneumatic Air Gun。槍上具有內置的儲氣槽,在射擊之前要把壓縮空氣預先填入儲氣槽內,所以中文裡稱為「預壓式空氣槍」。PCP單發威力是各類空氣槍裡最大的,常用於狩獵、害獸撲殺。而且儲氣槽容量通常足以射擊百餘發子彈,因此槍機通常設計成半自動或全自動,以便於使用。

再來是使用外部式的壓縮氣瓶提供動力的CO2 gun(二氧化碳槍)。通常這種壓縮氣瓶是一次性使用,用完就直接丟棄,少部分的氣瓶則可以重複充填。這種動力來源機構上會比較簡單,所以槍械的初期成本會比PCP低廉,但氣瓶會是消耗品。壓縮氣瓶常見於空氣槍和空氣軟槍,威力通常也比PCP小。

也有空氣槍是槍身上設有充氣桿,射手以手動操作,把壓縮氣體填入槍上的儲氣槽,這種稱為Pump Pneumatic Air Guns,泵壓式空氣槍。有些泵壓式空氣槍還可以讓射手調整威力,如果要強一點,可以多操作幾次充氣桿,多打一點氣進去。

也有靠壓縮彈簧儲存位能,之後扣下扳機時釋放,推動進氣活塞,對槍管內加壓,進而把彈頭推射出去的彈簧活塞式空氣槍(Spring-Piston Airgun),這裡有這種空氣槍的操作示範。

更詳細的空氣槍種類介紹,之後有機會再用一篇文章來介紹!

3.2. 火器:彈藥口徑

對於火器來說,如果槍管長度差不多,那麼彈藥口徑會是決定擊發威力的一大因素。 口徑越大,「通常」火藥量更多,擊發時的膛壓就更高,殺傷力更強。

但口徑也不是一定越大越好。口徑越大,同時彈匣的容量也會變少,也因為後座力變大,讓射手在連續射擊時的精準度降低。從防衛的角度來看,經過綜合性考量,選擇適合的口徑,會比追求單發的殺傷力更為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同一家廠商生產的同一款槍,可能會同時推出不同口徑的版本。在相同的形制、槍機種類、拋射原理之下,我們可以進一步選擇自己偏好的口徑。例如很多人攜帶用手槍的選擇,Sig Sauer P365,除了9mm口徑,也有推出後座力小一點的.380 ACP口徑,讓大家有更多選擇。

至於更多關於彈藥種類的考量與介紹,之後再用一篇文章來介紹!

4. 總結

讀到這裡的各位讀者辛苦了!最後快速複習一下以上介紹的三項關鍵資訊:

  • 形制決定了槍械外觀與尺寸。形制分六種:手槍、步槍、散彈槍、短管步槍、短管散彈槍、其他武器。
  • 槍機種類決定了槍械操作流程。主流槍機種類,是半自動槍機。更多槍機種類可以參考這篇延伸閱讀
  • 拋射原理與威力、殺傷力相關。依拋射原理,槍可以分成:火器、空氣槍。空氣槍裡也還包含威力更弱的空氣軟槍。

擁有這些知識之後,讀者應該是能夠靠自己更有系統的去學習槍械知識了!

如果各位還有餘力的話,以下就來運用這些知識,徹底的把槍械泛用稱呼給搞清楚!

5. 詳談泛用稱呼

最後,我們來把新聞、電影、遊戲裡常聽見的槍械泛用稱呼,好好的用以上介紹的三項重要資訊,「形制、槍機種類、拋射原理」,來進行分類。以下先從簡單的說起。

來福槍

所謂的來福槍,是英文「Rifle」的音譯,所以其實就是步槍的另一種中文稱呼而已。

狙擊槍

狙擊槍在形制上屬於步槍,因為要做長距離射擊,不可能使用散彈,也通常會需要更長的槍管,以達到更好的射擊精準度。那槍管長度就不會短於16英吋,所以不太可能是短管步槍。

此外,狙擊槍為了提升精準度,通常會採用栓動式槍機,且拋射原理採用火藥,才有辦法提供更遠的射程。

獵槍

照字面上的理解來說,只要是用於狩獵的,都可稱為獵槍; 形制可以是手槍、步槍、散彈槍;也不限槍機種類;拋射原理可以是火藥,或壓縮空氣。 但在一般印象中,獵槍通常是一把採用折管式槍機的散彈槍。

瓦斯槍

瓦斯是Gas的音譯,基本上包含空氣槍、空氣軟槍。單憑「瓦斯槍」的敘述,我們很難得知實際殺傷力大小。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從新聞裡聽到有人拿瓦斯槍傷人時,傷害程度差異很大:有時中槍者只是輕微破皮,但有時卻是重傷或死亡。

BB槍

BB槍裡的「BB」,源自於散彈槍的彈藥裡,鳥彈(birdshot)的一種鉛徑尺寸。後來射擊彈丸的空氣槍在挑選子彈時,就直接用這種尺寸的圓形鉛彈。然而後來在空氣軟槍裡使用的彈丸,即使是塑膠材質,也繼續沿用了BB的稱呼,所以現在BB槍可以泛指空氣槍與空氣軟槍。有時散彈槍的彈藥也會使用BB彈,但就不會再稱其為BB槍。

彈粒槍

Pellet gun,直譯過來是彈粒槍。彈粒通常是金屬製,有些還會有尖頭,通常不是給空氣軟槍使用的子彈,而是屬於殺傷力較大的空氣槍。

衝鋒槍

衝鋒槍的英文是Submachine Gun,照字面直譯,就是小機關槍。因此通常採用全自動槍機,是屬於受到嚴格管制的NFA物品。特徵是槍身尺寸較小,便於軍警人員在室內、壕溝等近戰場合操作。因為目的是衝鋒陷陣,殲滅敵人,拋射原理採用火藥。

有些衝鋒槍沒有槍托,形制上通常屬於手槍。有裝槍托的衝鋒槍,形制上通常屬於短管步槍。

衝鋒槍比較
左邊是MAC-11,形制屬於手槍。(圖片出處)。右邊是MP5,形制屬於短管步槍。(圖片出處

PCC,手槍口徑卡賓槍

關於卡賓槍,前面的段落已經提過。總之要依照槍管長度與槍械全長,去判斷形制是步槍或短管步槍。

這裡進一步多介紹一種不是擊發一般步槍彈藥,而是設計成擊發手槍口徑彈藥的PCC,全稱Pistol Caliber Carbine,手槍口徑卡賓槍

近代就有不少卡賓槍採用9mm口徑,這樣一來彈藥可以與手槍通用。有些PCC甚至也採用常見手槍廠牌(例如Glock)的彈匣,這樣一來連彈匣都可以和手槍共用。

Ruger PC Carbine
一把PCC(手槍口徑卡賓槍),出自Ruger官網。順帶一題,這把卡賓槍因為槍管夠長,形制屬於步槍。

AR Pistol

提到了PCC,就也不得不提AR Pistol(AR手槍)。因為這些「手槍」相當常見,但外觀又常常讓一般人下意識覺得屬於步槍,但在法律定義上,它們其實屬於手槍。

簡單來說,一把AR-15步槍,縮短了槍管之後,會變成短管步槍。如果又進一步把槍托拆掉的話,這時槍械無法「抵肩射擊」,就不構成步槍。此外又符合手槍「設計給單手使用」的定義,於是就有了一把採用AR風格的槍機,但屬於手槍形制的槍械,也就是所謂的AR Pistol,通常長得像以下這樣。

AR手槍
一把AR手槍,出自維基百科

此外,也有人發明了一種Arm brace,可以向下圖這樣搭配魔鬼氈,把槍綁在手臂上固定,提升射擊穩定性。過去美國聯邦ATF也一度認定裝上Arm Brace仍然是符合手槍「單手射擊」的定義,所以市面上大量流通。

但後來ATF又想要撤回之前的裁量,想要把Arm brace也是視為一種可以抵肩射擊的槍托。這會使得過去被裁定屬於手槍的AR Pistol,一夕之間變成受到NFA管制的短管步槍。而這個案子目前也仍然未有定論。

手臂支架
Arm barce,手臂支架。圖片出處

總之,以寫作的當下的狀況來說,只要AR Pistol不裝槍托,或裝上Arm brace,在法律定義上就屬於手槍。 但如果要自己組槍一把AR Pistol,也要注意不能在槍管護木下加裝垂直握把,否則會變成其他武器(AOW),同樣受到NFA管制。

其他武器
手槍裝上垂直握把,就不再是設計給單手操作,即構成「其他武器」(AOW)。圖片出處

土製槍械

至於新聞裡有時會聽到的「土製槍械」,也是一個很微妙的描述,涵蓋的種類也滿廣的。

一類的土製槍械,是拿現有的其他槍,去改造做出來的。有一些模型槍、模擬槍,是拿真實槍械去改掉一些零件,使這把槍失去擊發的功能而製作出來的。但其他零件和機構都與真實槍械無異,才好模擬真真實的槍械。

因此,擁有槍械機構知識的人,只要拿到正確的零件,把它改回去,那就變回一把具有強大殺傷力的火器了,外觀也看起來跟真正的槍沒什麼兩樣。或是信號槍,也可以被有心人士改造,用來擊發真槍的彈藥。

有些土製槍械,屬於自製槍械(Improvised Firearm),完全靠自己製作,外觀看起來也比較破爛。例如之前用來刺殺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就屬於這種。或是有些土製槍械的槍身,是用3D列印製作,再加裝上金屬槍管而成。

這種土製槍械,往往是在槍械嚴格管制的國家裡,被用於犯罪,所以拋射原理採用火藥,已達到殺傷效果。也因為是土製槍械,它的形制、槍機,自然就也沒有去區分它的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