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讀事前預兆:找出狀況中真正值得觀察的關鍵,創造反應時間與緩衝空間!

Authors
  • avatar
    Name
    自我強化筆記
發佈日期:
最後更新:

延續之前提過最重要的防身原則「狀態意識」,這篇來討論我們到底具體要觀察些什麼,防身情境中才能及早把握狀況,在危險剛萌芽時,就把它消除掉!

文章封面圖片
目錄

1. 狀態意識,知易行難

培養狀態意識的一大痛點,就是這件事太廣泛、太抽象了。「要保持狀態意識」、「隨時保持警覺」,用說的大家都會,但實際上做起來並不容易。出門在外要全程眼觀四面、耳聽八方,會帶來巨大的精神負荷,讓我們變得非常緊繃。而且生活中本來就會有很多其他事情需要我們的注意力,我們不可能永遠都在全神貫注的觀察周遭,找出潛藏的危險。

此外,大眾也常把電影中形塑的特務人員形象代入到狀態意識裡,錯以為保持狀態意識,就是要在外出時,能夠迅速記住所有經過車輛的顏色、廠牌、車牌號碼,也把經過的人身上的特徵、衣著通通都記到腦子裡。

人的認知頻寬、工作記憶、專注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我們什麼都想抓在手裡,就會什麼都抓不住,而這樣的狀態,實在無法被稱為「狀態意識」!

2. 事前預兆

因此,如果真的想要培養狀態意識,第一步,就是認知到自己並不需要看見全部的資訊,也不需要把這些資訊一直記在腦中。當我們透過感官接收到外界資訊時,首先要做的就是篩選出哪些是重點,真正值得我們消耗注意力去仔細觀察,如果外界資訊中沒有發現重點,那就照常生活就好。我們的心智能量,應該要留給那些重點,也就是這篇要談的「危險預兆」。

人生中有很多壞事情,會毫無預警的突然降臨。但防身情境中,大部分的事件並不是突然發生、無法預測的。在歹徒要搶劫、攻擊我們之前,他們必定要先走近,進入能觸碰到彼此的距離;劫車要發生,也必定發生在車輛處於靜止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人能做到瞬間移動,危險發生前,通常會有明顯、可觀察到的預兆。

如果能準確判讀出危險預兆,那麼真正會突然發生的悲劇,會急遽的減少。我們也會有更多時間,做出最恰當的行動,以保全自己和重要他人的安全!

3. 如何判讀預兆

一般人之所以無法察覺到這些預兆,原因並不是因為這些預兆很細小、很難觀察,而是因為過去沒有人告訴我們這就是預兆,再加上一般人的預設思維是「一切都很安全,危險不會發生」,如果這就是我們一切思考的前提,就算知道預兆長什麼樣子,我們仍然會受到思維限制,根本不可能靠自己去聯想到這代表危險即將發生,這就是所謂的正常化偏誤(Normalcy Bias)。

想變得能夠判讀危險預兆,首先要讓自己時常處於黃色的戰鬥心態中,也就是將「危險可能會發生」這件事作為我們的預設思維。我們還是可以保持環境大致是安全的想法,但最低限度是不能否定危險的存在:如果我們堅信危險不會發生,那又怎麼有辦法從事前的觀察中找出一項自認不存在的事物?

其次,我們需要捨棄那種「非黑即白」、「全有全無」的思維。 既然我們是在判讀預兆,自然是希望在危險發生前就將它處理掉,如果我們成功了,那危險是不會發生的,因此我們無法證據確鑿的證明自己的判讀是正確的。換句話說,判讀預兆,其實是一種對於機率、對於可能性的評估。

就好像買股票時,不能只是看到短期價格趨勢,就一口咬定接下來一定大漲或大跌。同理,我們不能只看到單一預兆,就直接認定對方一定是心懷惡意準備前來攻擊我們,除非這個預兆很明顯,例如對方手裡正握著武器,那當然就需要立即行動。

但一般我們會觀察到的預兆中,敵意通常不會這麼明顯,加上歹徒也會隱藏意圖接近目標,並不會光明正大的跳出來宣告自己是歹徒。我們需要做的事情,是根據觀察逐步提高戒備程度:發現一個危險預兆時,更仔細地觀察那個對象是否展現出更多危險預兆。如果觀察到三個以上的預兆,且這些預兆都是一致的指向危險,就該採取行動了。

而這裡正是一個使用戰鬥心態色碼,協助自己切換心態的好例子: 一般狀態下,我們會處於黃色,放鬆戒備的心態。當我們發現一個預兆時,這時心態提升到橘色,有對象的進行戒備,觀察是否存在更多預兆。

如果判斷並不是危險,那麼就重新回到黃色狀態,正常生活;但如果發現狀況不對勁,這時就可以提升到紅色,採取行動的心態,開始應對狀況。

而防身中要迅速採取行動的訣竅,是在事前計劃好三個應對策略。最通用的行動組合是「遠離/躲藏/戰鬥」(run-hide-fight):發現危險,先試著迅速離開現場;如果跑不掉,再試著躲起來;也躲不了,就投入戰鬥。

4. 有哪些預兆?

前面說了很多,現在終於可以具體介紹人類行為中,有哪些代表危險、暴力、攻擊行為即將發生的預兆。

4.1. 手裡有什麼?

看見對方的第一眼,就可以馬上觀察對方手裡有些什麼?手裡是拎著午餐、超市的購物袋、咖啡杯?是拿著手機、手提包,還是牽著小孩的手,或是拉著牽繩在遛狗?是可以看見對方兩手空空,什麼也沒有,雙手在走路時自然擺動?

以上的描述,基本上來說是正常情況,每個人都在忙各自的事,所以手上才會拎著這些東西。這時可以認為懷有惡意的人並不存在。

但如果看見對方手裡拿著根木條、球棒、腳踏車鎖、尖銳物品,甚至是刀具、槍械;亦或是對方的手全程插在口袋、或褲襠裡,看不見手裡有什麼,甚至對方顯示出一種「藏匿姿態」,這很可能是在藏身上攜帶的武器。 以上狀況,就應該視為危險預兆。

正常人是不會在公共場所拿著這些東西在路上晃的,就算對方還沒有出手,這都足以視為異常行為。要立刻把這視為危險預兆,並採取行動,消除危險。

4.2. 距離、移動方向

一般的暴力犯罪、攻擊行為,不論針對人或車輛,必須發生在(快要)能接觸到彼此的距離*,這樣歹徒才有辦法從目標身上奪走錢財,或對目標造成肢體傷害,甚至是進行綁架、性犯罪。而歹徒也不太可能在距離很遠的時候,就對目標露出獠牙,原因也很簡單:距離不夠近就顯露攻擊意圖的話,目標直接逃跑就好了。

因此距離與移動方向,可說是最重要、最直接、也最立即性的危險預兆。如果讀者並不熟悉防身,是第一次接觸相關知識,這個段落就是新手要仔細讀的重點,其他種類的預兆等以後再慢慢來學也沒關係!

如果你真的需要擔心有人從遠處狙擊、暗殺自己,這已經遠遠超出個人防身的領域了,你需要的是保鑣、隨扈、維安團隊,你不該認為我的文章能幫到你!

上述暴力犯罪會發生的距離,差不多就是所謂的「社交距離」。大致是我們伸長手臂時,手剛好可以碰到對方肩膀的那個距離,然後再往外跨出一步的距離。在這個距離下,對方只要用力踏一步加速衝過來,就能闖進能傷害到我們的距離。

在真的進入這個距離前,雙方之間也通常是沒有視線阻礙的,這樣歹徒才有辦法發現目標的存在,然後開始接近目標。要知道,如果歹徒從一開始就沒有看見目標,沒有察覺到目標的存在,那暴力事件根本就無從發生。

所以在透過距離判斷危險預兆時,我們的注意力其實要放在社交距離之外,觀察周圍是否有人意圖闖入社交距離。理想上,是要在歹徒意圖闖入社交距離,但還沒進入社交距離、還無法對我們造成實質傷害時,就展開行動,去迴避危險。

在公共空間裡,我們會和很多陌生人處於相同場所,有時也會開啟正常的互動交流,因此拉近彼此間的距離。並不是所有試圖拉近距離的人,都是壞人,到底要如何判斷對方是好人,還是帶著惡意接近的歹徒呢?

如果有人在未經得我們同意的情況下,不斷試圖侵入、縮短距離,甚至建立肢體接觸,這就是一種危險預兆。 一般陌生人之間如果要走近對方、開啟對話,步調一定會放緩,通常也會搭配手勢、口頭招呼,示意對方「我想開啟對話,現在要接近你」。被接近的一方接收到這個訊息後,可以同意展開對話,也可以選擇拒絕。

反觀歹徒、攻擊者,往往會帶著速度去逼近目標,而且事前不會有任何手勢、招呼。因此他們的距離變化會顯得唐突、無禮,而且會驚擾目標,使目標感到不自在(這也是歹徒的目的)。步調過快,正是說明了歹徒是無視目標意願、要強行拉近距離的,這種態度自然是一種危險預兆。

有時對方不見得要立即採取暴力行為,接近時看似步調正常,但對方其實仍有所圖謀。他們在進入社交距離後,還會試圖繼續縮短距離,開始建立肢體接觸,而且在我們表示拒絕對方後,依然故我的死纏爛打。舉例而言,那些街上搭訕、找人填問卷、連署的人,或要敲竹槓、強迫推銷、來騷擾、糾纏我們的無賴都會做這種事。

這時最重要的是迅速拉開距離,同時以口語要求他也保持距離,然後進一步觀察他的行為中是不是有其他危險的因素。如果如果對方面對我們的拒絕,顯得毫不退讓,還試圖狡辯、並試圖重新縮短距離,這代表他就是不想尊重我們,那也同樣可以視為危險預兆,盡快進入戒備狀態,並採取行動。


前半段我們說的是距離,接下來要說明的,則是如何從移動方向中的異常,判讀危險預兆

在公共空間移動時,沒有要展開互動的陌生人之間,會有默契的相互避開彼此的移動方向,避免發生相撞。如果對方沒有注意到這一點,我們通常也會和陌生人說一句「不好意思」、「Excuse me」,或是擺出手勢,禮貌示意他讓路、調整移動方向不要撞到我們。

如果有人的移動路線明顯會和我們交錯、似乎要來擋我們的路,甚至是徑直朝向自己移動,這也是一種事前預兆。如果對方已經很接近了,甚至一邊加速逼近,這當然就是立即的危險;但如果還有一段距離,我們也可以先稍微改變一下自己的路徑,並示意對方讓路。如果在我們改變路徑後,對方還是刻意讓路徑交錯,執意要擋我們的路,我們也能更確定這是危險預兆。

有時歹徒不只一人,當他們要對目標下手的時候,也通常會出現「包夾」的移動模式。歹徒會左右散開,試著從不同方向接近,並包圍目標。通常走在路上,對面團體人數比較多的時候,對方人員會禮貌地聚在一起並靠向一邊,讓出通道。如果發現迎面走來的人們不但沒有讓道,走近的同時還一邊散開,這明顯很不對勁,就是一種危險預兆。

當陌生人沿著我們的移動路徑移動,也就是被人跟蹤、尾隨、糾纏時,不論是徒步或開車移動,這都是一種危險預兆。懷疑被人跟蹤時,先做好備戰準備,手已經可以伸到口袋、包包,握住辣椒噴霧了。接著隨機的改變行徑路線,往可以求助的地方走,不要想急著直接回家,避免被跟蹤者掌握住家地址。然後觀察對方是否也立即的跟上我們。

除了單純觀察距離與移動方向的變化,我們還可以加上所在地的情境資訊,搭配常識更進一步的判讀異常行為。舉例來說,在停車場裡,人們的移動模式通常只有兩個目的地,一個是往建築物內部移動,另一個是往自己的車子移動。如果發現有人在停車場裡站著不動,或是漫無目的的徘徊,這就是一種異常行為,值得我們提高警覺。

最後再次強調:察覺到以上危險預兆後,不要等到對方真的走到可以觸碰到我們的距離才行動,在那之前就出聲要求對方退開,或是主動拉開距離、改變行進方向主動迴避,並開始執行「遠離/躲藏/戰鬥」的行動組合。尤其對方如果一句話都不回應就開始試圖接近,這並不是那種出於不滿引發的衝突口角,而是準備實行犯罪的模式了,建議不用再去試著用情勢降溫(de-escalate)的辦法解決問題。

4.3. 視線

除了拉近距離,預謀要展開暴力行為的人,也通常會將視線鎖定在目標身上,視線所在,基本上就是注意力集中的地方,而虎視眈眈,就是形容這種盯著獵物瞧的神態。

當然,這並不是說只要被別人看著,就是一定是危險預兆。例如外表出眾的俊男美女,可能常會因為自己的魅力,吸引不少他人視線。但這種視線通常還是會顧及一定禮貌,頂多是一段時間裡斷斷續續的偷瞄幾眼,被發現時還會自己迅速移開視線,這種當然不構成危險。但是那種會目不轉睛、雙眼直盯著對方看,甚至散發著負面情緒的,明顯是異常行為,應直接視為危險預兆

除了搶劫、仇恨攻擊、隨機傷人這類立即性的攻擊事件,跟蹤者也一定會注視著目標,才能一直保持尾隨;在馬路上、球場上,有人找碴、或從口頭爭執演變到肢體暴力的衝突狀況中,對方也會直接瞪著自己。這也多少解釋為什麼來找麻煩的人,第一句話通常會用「看啥小」來開頭:他們自己早就已經在注視著別人了!

此外,校園霸凌裡的欺凌者也一定會盯著目標看,畢竟他們就是要看著欺負對象從中取樂;熟人之間的聚會、娛樂場合,當有誰想趁著酒意去鬧事、給誰一點教訓,或是預謀要伸出鹹豬手、強吻、甚至性侵之前,也都會注視著目標。

要怎麼分辨對方只是正常的看見、看到我們,或是他的注意力真的過度集中在我們身上,到了一個不正常的程度?那就看看他的其他行為舉止自不自然,人類並不擅長一次做很多件事,如果有人過度集中在我們身上,他們通常會沒有辦法分心去把其他事情也做好。

假裝只是路人的跟蹤者,他的移動模式一定會和一般行人看起來不一樣,會缺乏明確方向性,步調忽快忽慢,對於其他狀況的反應也會慢一拍。如果是和對方還處於對話中,我們懷疑對方的注視其實不懷好意時,可以留意對方說起話來是不是開始變得結巴、詞不達意,或是回答變得很敷衍簡短。

發現被人注視、瞪著的時候,最好的應對方法就是我們也和對方四目相接。

從戰鬥的觀點來分析,當對方瞪著自己,極有可能要發動攻擊時,我們當然也該把視線朝向對方,觀察他的一舉一動,才能掌握戰鬥中的重要資訊,做出攻防上的合理應對。

從非語言溝通的觀點來分析,刻意瞪著對方,是一種彰顯支配地位(dominance)的行為,當對方試圖主張自己的支配地位時,我們如果避開視線,在非語言溝通中就等於表達「我會服從你」。對方是歹徒,發現我們不抵抗時,當然就會騎到我們頭上撒野。

從歹徒的觀點來分析,最好得手的目標,絕對是能出其不意,打他個措手不及的人,對方還沒從驚嚇中恢復,無法有效反擊,這時最容易得手,自己也不容易受傷。反之,如果目標也看著自己,那就不可能進行偷襲了。與其冒著風險硬要這時候出手,不如再等下一個可以偷襲的目標就好。

如果不敢看回去,也沒有關係,那就馬上遠離對方。千萬不要還維持保持原來的步調移動,或停留在原地。 真正勇敢的人,不會羞於承認自己的恐懼。發現危險預兆時,不要刻意壓抑恐懼、假裝沒事想要故作鎮定。如果刻意不作為,而對方又在這時展開攻擊,我們會處於毫無防備的狀態,往往會受到最嚴重的傷害!

另一方面,你可能有聽過反面的說法,呼籲大家不要和歹徒有視線接觸,避免激怒對方。 但「避免視線接觸」只有在決定服從對方、舉雙手投降時,或是在一開始對方還沒有選定我們作為目標的階段才有意義。

但凡對方已經盯著自己看,那代表他已經打破了陌生人之間互不侵犯的默契,正在預謀、或進入行動模式了。某種程度上,他早就被激怒、被啟動了,這時就算避開視線,也不可能讓他消氣、主動打消前來進犯的意圖。

延伸閱讀:碰到不懷好意者,到底該保持眼神交會,還是該迴避視線接觸?

4.4. 身態、舉止

你可能聽過別人說過:如果對方拳頭握起來、視線突然看向旁邊、深吸一口氣,很可能就是要準備出手了。或是手突然伸到口袋、背後去,很可能是要掏出藏匿的武器。

一言以蔽之,任何出於人類戰逃反應(Fight-Flight Response)的行為,都能構成危險預兆。所以剛剛提到的那些街頭智慧都是正確的,而且在這之外,還有很多其他行為可以幫助我們提早察覺危險!

什麼是戰逃反應?根據生理學、認知科學的研究,當生物碰到威脅、危險的時候,大腦的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會控制內分泌以及自律神經系統,自動替身體做好要進行戰鬥或逃跑的準備,並產生出對應的情緒,這個現象就叫做戰逃反應。

此時生理現象會發生改變,呼吸、心跳會加快,肢體末梢的血管收縮,使血液集中到核心、大肌群中,並減少唾液分泌。 所以我們會發現對方呼吸變得粗重,吸吐時會發出聲音,說話音量也變大聲,且經常出現吞口水的動作。肢體末端因為流通的血液減少了,會有輕微顫抖的現象,也因為血液集中到大肌群中,需要靠小肌肉控制的精密肢體動態(fine motor control)會變差,行為舉止會看起來更粗魯,步伐變得更寬、更重,步調更快,手臂如果有擺動時,幅度也會顯得更劇烈。

伴隨著呼吸、心跳的加快,這也代表我們身體內的能量供給增加,讓渾身肌肉做好全力戰鬥或逃跑的準備。在對方壓抑衝動,尚未出手的階段,此時能量供給過剩,身體會像一張拉滿的弓,姿勢上看起來隨時都要展開行動,肢體動態會缺乏安定感,看起來躁動不安,腳無法穩定踩在地上,會頻繁走動,切換站在地上的重心腳。

處於戰逃反應時,人也會出現下意識的身態、舉止變化。

對方會開始出現支配性姿態,這是傾向要戰鬥時的姿態變化。支配性姿態的特色,是會讓自己看起來更龐大,並用身體佔據更多空間,進而恫嚇對方。

對方通常呈現下巴抬高、手叉腰、挺起胸膛的姿態。 此時雙腳也會站得更寬,至少是肩膀寬度,而且會一前一後,這樣如果要向前施力,才好維持重心穩定;而且重心不會還放在雙腳中間,而是會集中在其中一隻腳上,這樣才好瞬間加速,展開行動。

在姿態之外,對方可能也會做出其他支配性行為,像是前面提過的注視著對方,或是扭脖子、握拳頭,讓關節發出聲響,還有刻意拉近距離,逼迫對方。

另一方面,對方行為也會顯示出不自在,這是傾向要逃跑時的下意識行為。戰鬥、暴力行為,對於目標與攻擊者雙方,都是一件充滿壓力的事情,當攻擊者預期接下來要投入戰鬥時,不用等到暴力真的發生,就已經會出現不自在的感受了。

不自在的行為基本上是舉止躁動,因為對方對於處於當下感到充滿壓力,很想趕快離開。除了前面提到的,重心會放在某隻腳上,同時也會看到眨眼次數顯著增加,視線飄來飄去,無法平靜的看著周遭。通常還會出現安撫行為,對方可能開始頻繁碰觸自己的嘴唇、鼻子、臉頰,開始大動作的抹臉、撥弄頭髮、鬍子,摩擦自己的手臂、大腿,或是深呼吸。

也要留意對方的藏匿舉止,就是明顯身上有藏東西的姿態。假使今天我們需要帶著大量現金、貴重物品在室外移動,很容易會變得特別在意身上的物品,時不時就想去觸碰該物品,確定它還在身上,甚至會直接把手伸進口袋裡,讓手和物品保持接觸,藉此建立安全感。

而在暴力情境裡,武器就是當下最有價值、最重要的物品。如果準備要靠著武器進行搶劫商家,通常搶匪在展開行動時,就會握著口袋裡的槍一邊接近,絕對不是走到店員面前,才開始要從背包裡拿出槍,命令他把錢交出來。所以通常會看見攻擊者在移動時,有一隻手會一直插在口袋或褲子裡,或是被身體給擋住。而且與那隻看不見的手同一側的身體動態會看起來特別僵硬、不自然,這正是因為那隻手正握著武器蓄勢待發,當然就不會隨步伐自然擺動。

因為戰逃反應產生的是生理變化,以及下意識的行為,這些都是無法輕易隱藏住的。比起觀察某個特定姿勢、表情、眼神,這些預兆會更值得信任、也能更有效的預測危險!

4.5. 周遭他人的行為

除了觀察攻擊者本身,我們也可以觀察周遭他人的行為,判斷出環境中是否存在潛藏危險。

情緒是具有感染力的,當人群中發生了衝突、意外事件時,憤怒和恐慌會迅速的擴散,感染在場所有人,而情緒又會改變人的下意識行為與身態,這樣集體、同性質行為表徵變化,便會構成一個空間裡的氛圍,能被我們迅速的感知到。

發現空間中的氛圍改變,尤其是變得負面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提高警覺,可能是有什麼事情發生了。這時可能還會聽見遠處有人在爭執、怒吼、哭泣的聲音,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確認真的有不妙的事情發生了。

順帶一提,不只是人類行為,如果發現突然有行為上的改變,有時候這也是一個預兆。如果原本安安靜靜的,突然開始聽到狗吠、看見牠們做出不尋常的舉動,不管現在是在室內或室外,都值得我們提高警覺。

除了氛圍,群眾在空間中的位置動態也是我們可以觀察的預兆。一般來說在公共空間裡,群眾會各自往自己要去的方向移動,即使每個人的移動速度、方向都不盡相同,但整體仍會保持一種安定、秩序感。

人們會下意識的和危險保持距離,如果某個人、某個街角大家都會下意識的迴避、不去靠近,那一定是有什麼原因。發現別人有刻意躲閃的行為時,試著去找出到底是什麼讓他想要保持距離。

當群眾整體動態產生出明顯趨勢,例如突然聚攏、散開、或停滯時,這也值得特別提高警覺,除了可能是有比較嚴重的事件發生,才會導致群眾一致性的改變動態,快速逃竄的群眾本身就是一種危險。

在事件或衝突剛發生時,就算不干己事,群眾仍常會下意識的圍觀、錄影,直到發現危險可能波及自己,例如對方掏出武器之後,才會一哄而散四處逃逸。

我們要避免下意識的從眾圍觀,並提早離開現場,這除了避免危險波及自己,也避免人群開始逃竄時,可能會有推擠拉扯,甚至衝撞踩踏的危險。

4.6. 死皮賴臉

最後來談一種雖然立即性相對沒那麼高,但也很需要防範的對象:死皮賴臉的人。

為什麼這也算危險預兆?一個人會死皮賴臉,建立在兩件事之上:極度自私,以及對他人的不尊重,而這些正好都符合犯罪者的特質。

並不是所有的歹徒都會來勢洶洶的殺過來,很多歹徒會假裝和善,讓我們降低戒心後,冷不防的發動攻擊;有時候,在和他人發生爭執、肢體暴力之前,雙方可能還是處於能愉快交談的氣氛;統計上也顯示,大部分性侵事件的犯人並不是路上的隨機歹徒,而是受害者的熟人,這代表性侵發生時,受害者通常是毫無戒心的。

我們正常和他人交流時,本來就會隨熟識程度降低戒心,不太可能在生活中一直保持警戒狀態。所以也再次強調,保持狀態意識,不是要我們長時間保持備戰狀態,拒絕與他人交流。重點是知道什麼時候該重新開啟警戒心、再次進入戒備狀態

而發現對方會死皮賴臉時,就是重啟戒心的時機。

當我們要求對方保持距離、不要瞪著自己看、不要擺出一副流氓態度、不要和我們有肢體接觸時,不帶惡意的正常人在察覺自己失禮的行為後,通常會立即道歉並配合要求,絕對不會還死皮賴臉的堅持自己的行為,試著要跟我們討價還價,甚至還反過來揶揄我們是不是太敏感了。

反觀旅遊時會碰到的敲竹槓、強迫推銷,那些無賴就是會在對方不想和自己對話時,堅持的纏上去,死皮賴臉的把東西塞給對方,然後威脅對方給錢;派對中的性騷擾犯、性侵犯,也會無視對方的要求,強行要灌酒、建立肢體接觸,甚至死皮賴臉的找藉口說有肢體接觸很正常、自己喝醉了比較嗨、或裝可憐表達委屈,甚至責怪對方破壞氣氛等等。說到底,這些人就是打死不認錯,還要想盡辦法讓自己得寸進尺。

面對死皮賴臉者的狡辯,一概不用去理會他說的話,不要因此做出任何妥協,只要強烈堅持自己的主張,並拒絕對方就好,絕不做任何退讓。不要擔心自己會撕破臉、把場面弄僵,或是變得好像變成壞人似的,他們就是要你有這種想法,進而逼你妥協,進而最大化他們的個人利益。

是陌生人的話,要嘛直接讓情勢升溫,和他正面對峙,逼他離開或直接開打,要嘛我們自己迅速離開。是認識的人的話,夠親近的可以試著糾正他,不夠親近的就與之絕交

學會辨別出人際關係中會死皮賴臉的人,馬上減少和他的來往。此外,在死皮賴臉的人周遭,通常也會有一群不夠重視自己,無法替自己主張的人。這些人即使偶爾都要吃點虧,還是會想繼續跟他相處。這群人沒有主見,不敢破壞關係,總傾向於息事寧人,在死皮賴臉者狡辯時,甚至可能還會幫他說話。我們也需要減少與這些人的來往。

5. 結語

以上是各種防身情境中,常見的事前/危險預兆。老樣子,防身原則系列文章基本上就是會這樣長篇大論,徹底的把「要怎麼做」、「為什麼這麼做」、「背後有什麼道理」都一次講清楚!

當然,你不需要把文章背得滾瓜爛熟,將這些知識內化成直覺,會更實用。在真實狀況中我們不可能還慢慢的思考分析,一定是靠直覺做出決斷。理解這些知識後,建議也要搭配實際案例分析,觀看監視器中真實的影像紀錄,在腦中累積經驗,如此更能有效的培養出直覺!

壞事情並非全都是毫無預警,只能被動接受,碰上了只能自認倒霉。透過累積知識、技能,我們也能主動改變情勢,創造出自己的運氣和機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