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身書籍:《Left of Bang》 事發之前

Authors
  • avatar
    Name
    自我強化筆記
發佈日期:
最後更新:
書籍封面
Left of Bang: How the Marine Corps' Combat Hunter Program Can Save Your Life
(暫無中譯本)
目錄

1. 簡介

書名《Left of Bang》,翻成中文的意思是「事發之前」,同時也是本書的核心思想。作者用一條向右流動的時間軸來比喻,時間軸中心的位置是事件發生,也就是發出「Bang」的一聲的瞬間,可能是槍聲響起、炸彈引爆了、肢體暴力、攻擊開始了。

傳統做法中,我們通常是在是事發之後(Right of Bang)才開始反應,例如警察要等到歹徒掏出武器了,才開火反擊;一般民眾等到搶匪開始拉扯推擠,才要開始自衛或是逃跑;甚至是駐紮在阿富汗的美軍,面對游擊式的武裝分子,以及IED(簡易爆炸裝置)的威脅時,一開始也是處於被動,察覺到被攻擊之後,才被迫重整態勢進行反擊。

本書作者希望讓更多人能處在事發之前(Left of Bang),透過判讀事前預兆,提早察覺危險,並採取行動。如此一來,我們就不再只能處於被動方,必須要裝備更大的火力,才能抗衡已經取得攻擊先機的敵人。我們要主動的找出潛藏的危險,取回狀況的主導權,在危險成形之前,就將其消滅!

Left of Bang示意圖
圖片出處:本書的網站

2. 源自軍隊的知識

本書的兩位作者,都是美軍海軍陸戰隊出身。他們把軍隊中的「Combat Hunter Program」訓練課程教導的知識出版成書,目的是讓更多陸戰隊員能夠吸收這樣的思維,以增加他們被部署到海外時的生還率。

本書介紹的軍事知識與經驗,其發展背景是西元2001~2021年的阿富汗戰爭,美軍進駐到阿富汗協助當地共和政府與塔利班作戰的情境。本書於2014年出版,可說是把戰爭前半段累積的經驗集結成書。

在這個情境中,美軍需要應對的威脅不同於傳統戰爭型態,塔利班通常是藏匿在平民中、滲透農村,且武裝衝突偏向游擊型態,面對IED、自殺炸彈、汽車炸彈的攻擊,也讓美軍吃了很多悶虧。書中有提到在2004年伊拉克戰爭時,土製炸彈就曾經把造價數百萬美元的裝甲車炸翻,造成士兵傷亡,而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阿富汗。

在這種敵暗我明的情況下,美軍單位無法等到爆炸聲響後才開始反應,如果處在Right of Bang,裝甲車就早已毀損、士兵也已受傷陣亡,蒙受巨大損失。因此美軍為了適應這樣的威脅,有必要發展新型態的訓練,讓士兵盡可能地處在Left of Bang,在事發之前處理掉危險。

Combat Hunter Program就是這樣的訓練,目的是讓士兵具備獵人的思維,採取更主動的態度,去找出敵人的蹤跡,察覺尚未發生的危險。 這本書的目標受眾除了軍人,也同時是寫給每一位關心個人安全的民眾。作者會將書中知識用放到兩種情境來探討其應用,其一是說明陸戰隊員能如何作戰,其二是一般民眾能如何防身。

本書的敘述口吻相當平和而理性,其論述背後都有來自生理學、腦科學研究的支持,而非單純出於經驗的彙整,風格甚至有點類似常見的自我成長類書籍,反倒沒有典型軍隊出身的作者所具有的一種「說教感」,這一點倒是相當新奇。也因此一般民眾,或是像我這樣的外國人,都能很自在的閱讀本書。

3. 知識架構概覽

美軍陸戰隊的Combat Hunter Program訓練包含三部分:

  1. Enhanced Observation:強化士兵的觀察能力。
  2. Combat Tracking:識別環境、地形中,不自然、被人為改變的部分。
  3. Combat Profiling:識別人類的個體與集體行為中,哪些是危險預兆。
Left of Bang知識架構

本書涵蓋的是第三項的Combat Profiling,不論是軍人或民眾,這些知識都能在戰鬥/防身情境中使用。Combat Profiling可以進一步拆解成四項重要技能:

3.1. 狀態意識(Situational Awareness)

關於狀態意識,我之前也有寫過文章介紹。這可以說是防身最重要的原則,請讀者請一定不要錯過!如果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也沒關係,現在我們可以先把它簡單理解為「積極的觀察周遭,並使自己處於容易接收資訊的位置上」。

3.2. 建立基準,發現異常(Sensitivity of Baseline and Anomalies)

確保自己能夠清楚觀察周遭後,第二項技能就是學會從觀察到的事物中,分辨出異常。想要分辨出異常,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正常」。一般人往往對生活中的事物習以為常,突然要他說明「正常狀況」是長什麼樣子,通常是答不上來的。所以我們要先在腦中替狀況建立一條「基準線」(Baseline),這樣出現異常時,我們才有比較的對象,進而讓我們提升對異常狀況的敏銳度。

順帶一提,類似的概念在之前談應對槍械故障的文章裡也有提及,我們透過訓練,熟悉槍械正常運作的流程後,會知道哪些是「該發生的」事情,而當該發生的沒發生時,就是故障出現了。

第二項技能,也是本書花最多篇幅描述的技能,幫助我們理解人類行為中有哪些基準線與異常。關於第二項技能的更多細節,我們放到下一個段落介紹!

3.3. 明辨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

因為我們希望在事發之前處理掉危險,如果我們成功了,那危險根本無從發生,而且我們也不能放任危險發生,只為了證實危險真的存在。就好像戰場上美軍不可能放任炸彈引爆,將部隊暴露在風險下,只為了證明自己認為危險存在的猜想是正確的。

這時明辨性思維就很重要,讓我們能透過事前觀察到的異常行為,有依據且理性的預估出實際的威脅程度。我們首先要理解:只是看見一項異常行為的話,不一定代表危險或出於惡意。尤其當這項異常沒那麼嚴重時,我們還需要找到更多異常行為(經驗上是三件異常行為),才足以支持「危險即將發生」的猜想,並立即採取行動消除危險。

無法明辨思考,放任自己在壓力下做出非理性的決策,往往會讓我們看見一點變化都覺得是危險,過的草木皆兵,甚至有可能會發生誤判、誤殺的狀況。

3.4. 決策(Decision Making)

看見三項異常行為後,我們知道自己必須採取行動了,但要採取什麼行動、如何決策?最後第四項技能,作者說明如何快速進行決策。為什麼要快?因為在戰鬥、防身情境中,些許的延遲都可能攸關生死,我們並不能像軍事、商業的戰略擬定,坐在辦公桌上以分鐘或小時為單位,慢慢決策。

書中告訴我們要在事前針對不同情境,預想好三個行動。這樣當我們必須採取行動時,就只要從三個選項裡依序選出最適合的行動來執行就好,而不是在察覺危險後,才開始思考怎麼辦。例如一般民眾碰到危險時,他的三個行動可能是「離開/躲藏/戰鬥」(run-hide-fight):先試著遠離危險;如果跑不掉,接著考慮是否能躲起來;如果也躲不掉,那就投入戰鬥。

各位在讀完這段文字後,就可以先預想好自己的三個行動有哪些,書中介紹的「離開/躲藏/戰鬥」是一種經驗上很實用的組合,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況,設計自己的三項行動。未來有一天如果在事發之前發現了三項異常行為,需要立即採取行動時,就可以迅速將預想好的行動付諸實行!

4. 理解人類行為

延續上一段落提到Combat Profiling的第二項能力,「建立基準,發現異常」的介紹。我們先用兩個段落說明Combat Profiling為什麼有用,它背後的原理是什麼,最後盤點要觀察哪些人類行為。

4.1. 戰逃反應

在舉出人類行為中有哪些是異常、是危險預兆前,我們要先知道為什麼會產生出這些預兆。會產生異常行為背後的道理,是來自於人類大腦的「戰逃反應」(Fight-flight response)。常閱讀自我提升類型書籍的讀者,對這個名詞一定不陌生。

戰逃反應會發生在動物碰到壓力、威脅的時候,而人類也不例外。此時大腦中的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會透過調節內分泌與自律神經系統,讓身體進入準備戰鬥或逃跑的狀態,並產生對應的情緒。大腦邊緣系統所產生的身體變化,並不受意識控制,因此要壓抑這些非自主的變化,是非常困難的,而這正是為什麼當某人計畫要展開攻擊、犯罪行為時,往往會有可觀察到的事前預兆。

4.2. 九大人類行為共通點

現在我們知道歹徒要攻擊之前,會因為戰逃反應而產生行為上的變化,而且這些變化很難壓抑。但要透過找出行為中的預兆,反過來預測危險、預測對方的意圖,這真的夠可靠嗎?此外,我們也知道同一個行為在不同文化裡,可能會代表不同的意思,當我們到其他國家短期旅遊或長期移居時,文化差異會不會導致我們誤判對方的真實意圖?

雖然各個文化中的人類行為確實存在差異,但作者統整了眾多認知科學、行為心理學的研究結果後,歸納出世界上的人類行為,仍然存在以下9項舉世共通的特性:

  1. 人類是習慣性的生物,大部分的行為都會形成某種固定模式。
  2. 人類很懶,會選擇阻力最小的路徑。
  3. 人類不擅長說謊,為了說謊、圓謊,會造成大腦認知上的負擔與壓力。
  4. 人類會逃跑、戰鬥、或愣住,這個之前提過了。
  5. 人類會洩漏意圖,我們無法全盤掌控自己的情緒與行為,意圖會經由自發、下意識展現的變化洩漏出去。
  6. 人類是可預測的,我們的行為中會受偏好、固定模式影響,我們也會不自覺地模仿他人,並遵從慾望。
  7. 人類不擅長多工,我們的認知有限,無法一次從事許多事情。當我們分心時,手邊的工作,或當下的對話都會開始變得斷斷續續、不自然。
  8. 人類大多並不清楚周遭變化,大部分的人會專心做自己的事情,不會刻意關注周遭事物。即使刻意保持狀態意識,但還是會有暫時分心的時刻。
  9. 人類可能會採取的行動是有限的,每個人都是兩隻手,用兩條腿站立,能夠做到的行為種類就那麼多。也因為行為是有限的,我們能對這些行為進行合理的分類、歸納。

也就是說,當我們的預測是基於戰逃反應,以及上述9大共通點的時候,行為就能夠作為一種有效、且值得信賴的事前預兆。了解以上這些共通點,會讓我們能真正看見意圖與行為之間的關聯,而不是根據某種教條,照本宣科的在看到某個特定眼神、特定舉止後,就一口咬定對方心懷惡意。

也因為我們的預測並非針對特定行為舉止,在本國環境裡培養出來的Combat Profiling能力,也能夠適用於外國環境,不至於受到文化差異使效果打折扣。

在第九項共通點中,我們提到人類行為是有限的,可以進行分類與歸納。接下來,就介紹本書提出的人類行為六大領域,這些是作者整理出眾多人類行為中,真正值得我們留意的重點!

4.3. 觀察六大領域

讓我們只需要觀察重點

領域1:身態 (Kinesics)

面對衝突時,大腦會有戰逃反應。當我們想要逃、或想要戰鬥時,身體會出現主動或下意識的姿態變化。 當我們觀察到對方身態出現顯著變化時,那就要懷疑他是不是處於戰逃反應中,他是不是有預謀要展開攻擊、受到他人脅迫、或事前被告知有壞事要發生了,所以才會處於那個狀態下。

一個人展現出來的身態,大致要留意以下特性:

  • 支配/服從:行為展現出支配性(dominance),是戰鬥反應的結果。展現支配性時,身體會看起來更龐大,佔據更多空間。
  • 不自在/自在:行為展現出不自在,是逃跑反應的結果。肢體焦躁不安、身體朝向出口方向。
  • 關心/不關心:行為展現出(過多的)關心,視線集中在感興趣的對象上。

領域2:生理反應 (Biometric Cues)

同樣是面對衝突時,自律神經系統也會有所變化,例如使心跳、呼吸加速,肢體末端的血管收縮,讓血液集中到身體核心與大肌群,做好迅速逃跑或奮力一戰的準備。和身態不同的地方在於,生理反應與意識無關,因此幾乎無法抑制。

通常發現的異常有呼吸變粗重、步伐變寬變重、步調明顯加快、舉止顯得粗魯、躁動。

領域3:空間行為學 (Proxemics)

通常只有最親近的人,我們才會放心的讓他們處於身邊,並保持肢體接觸。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相對位置,也是構成非語言溝通中一環。當他人與我們的距離發生變化,或是移動方向明顯是朝向我們的時候,這時就應該特別留意。

如果對方刻意想要縮短距離、想要建立肢體接觸,或是行徑方向是要擋著我們去路,就要特別留意。

領域4:地理 (Geographics)

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各個地點可以分成兩類:一般區域(Habitual Area)、據點(Anchor Point)。 一般區域是大眾起居的場所,通常沒有門禁,可以自由出入,例如餐廳、超市、百貨公司。據點則相反,只有少數人能夠進入,如果有陌生人闖入時,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裁。

擁有據點的不一定都是犯罪集團,例如每個人的住家就是一個據點。據點也可以是暫時性的,例如出來遛狗,聚在公園草地上的聊天的飼主們,或是有混混盤踞蹲點的街角,都是一種暫時性據點,即使是在公共場所,不屬於此群體的其他人,也不會任意闖入這個暫時性據點。

通常人們會自在的出入一般區域,且下意識的避開他人據點。當我們發覺某個區域突然大家都刻意避開不去靠近,或完全沒有人影時,就值得提高警覺。

領域5:Iconography 符號

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也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符號,例如路上的標語、塗鴉,皮膚上的刺青,以及人們身上穿戴的衣服飾品。這些符號往往象徵一種理念認同感、群體歸屬感,理解這些符號的意義,會讓我們大致掌握他人的意識形態,進而加深我們的狀態意識。

當我們發現環境中的符號有被破壞的痕跡,或是有相互衝突的符號同時出現在同一場域時,就算表面上看起來風平浪靜,檯面下很可能是存在著不同勢力間的衝突。

領域6:Atmospherics 氛圍

所謂氛圍,其實就是一個場所中的所有人集體展現出來的情緒、行為所構成的現象。情緒是具有感染力的,當發生了意外、衝突,有人開始散佈憤怒、恐懼的情緒時,必定會影響周遭其他人的情緒與行為。

當我們觀察到人群中散發著負面的氛圍,例如憤怒、恐懼的時候,就該提高戒備程度,試著去了解造成這樣的氛圍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5. 個人感想

本書提出的觀點:在「事發之前」主動採取行動對抗危險,我認為這是種非常適合生活在現代社會、屬於一般人的防身策略。 也因為我們不再是受情況所迫做出反應,而是掌握事前的主導權,應對策略也就不再只有靠著反擊,也就不必一味的增強自己的武力。(並不是否定使用武力,但增強武力需要大量成本,無上限的追求更高的武力,很多時候並不實際。)

討論防身,無可避免的會討論「暴力」。只要討論到暴力,絕大部分的人都會開始產生情緒,例如憤怒、恐懼,也就是受到戰逃反應,開始變得無法理性思考。這也是為什麼網路上關於防身事件的留言,往往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基於憤怒的情緒,往往宣稱要和歹徒拼命、主張正當防衛;而另一類出於恐懼,主張投降、配合歹徒要求,保命要緊。

而我最欣賞的本書的一點,就是經歷過軍旅生涯,直面海外戰場上的巨大暴力後,作者仍然能夠保持理性的口吻與思緒,運用生理學、認知科學、行為心理學的知識,來分析暴力、衝突、危險的前兆。 這不只是克服了戰逃反應,而是理解人類的本能,並超越了戰逃反應,所以才能站在制高點俯瞰、分析暴力情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