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六大防身策略:針對性去破壞暴力醞釀過程的作法!

Authors
  • avatar
    Name
    自我強化筆記
發佈日期:
最後更新:

個人防身裡沒有100%完美的作法,面對暴力不可能「一招打天下」;又加上在暴力醞釀過程中的不同階段,適合當下的作法也不一樣。因此,更好的作法是同時掌握多套防身策略,隨機應變。

那麼防身中又有哪些策略是有效的?本篇將基於實際的暴力醞釀過程,搭配關於暴力的知識要點,從眾多防身書籍、課程、網路內容中,歸納出六套個人防身中具有關鍵意義的策略!

文章封面圖片
目錄

0. 這篇文章有何價值?

其實這年頭只要上網搜尋,就可以找到許多類似的防身文章,它們可能來自內容農場、論壇貼文,也許是搬運其他來源,或是翻譯自國外的文章。最後大家講來講去,説的大概都是差不多的老生常談,換湯不換藥,像什麼「教你7招實用防身術」、「女生出門在外牢記這5條保命要訣」、「12個獨自旅行時的注意事項」,這些內容都爛大街了,本站的「六大防身策略」又能有什麼新花樣?

沒錯,防身中的具體實踐內容,有效的就是那麼幾種,除非你是生平第一次接觸到防身知識,不然只是切換到不同應用情境、換個角度說明而已,這並不會帶來太多新知。而我認為自己這篇文章的價值,在於解釋了暴力醞釀的不同階段中,分別適合採用哪些策略,而並非只是把常見作法湊成一份清單而已。

本站所整理的六大防身策略,是奠基於「暴力醞釀過程」的知識,帶著全局觀,瞄準暴力醞釀過程中的多個時間點,針對性的去制定策略,妨礙暴力的形成。也因為是從戰略層級著手,去破壞歹徒謀劃中的暴力攻擊,並非只是戰術層級的反制、反擊,這也是為什麼我敢稱呼以下作法為「策略」,而非單純的招式!

也因此,這六大防身策略是按照特定順序排列的。越前面的策略,是在暴力醞釀越早期的階段裡執行;而在前一項策略失效時,後一項策略可以用來補足它,因此透過多重策略層層把關,盡可能確保個人安全。

以下是我期望這篇文章提供給讀者的好處:

  • 如果讀者是第一次接觸防身知識,這篇文章會協助你培養基本防身知識,以及對抗暴力的主導者心態。這會使你能夠以積極態度面對防身議題,而非陷入消極的受害者心態之中。
  • 如果讀者對防身已經有一定的理解,這篇文章也會協助你建立全局觀。並讓讀者能參考我的思路,將自己過去已知的內容,統整成系統化的知識架構,使自己更加強大!

而這篇文章的重點,將會著重在六大防身策略的內容介紹,就好像先在紙上畫出六個點。可以的話,我希望你在讀完本篇後,也能繼續閱讀以下文章,充分認識暴力醞釀過程。這樣我們才好把以上這些點串連起來,形成完整的知識架構!

1. 預防犯罪發生

今天我們要進行個人防身,具體而言就是要去應付暴力與犯罪事件。 而第一套要介紹的策略,背後的邏輯是:與其耗費大量資源去解決問題,不如直接解決問題本身,從一開始就不要讓它發生

這乍聽之下合理,但如果缺乏有效防止問題發生的手段,說這句話就只是譁眾取寵。所以接下來我們要問的是:哪些暴力可以被預防?、預防犯罪發生的具體作法又是什麼?

首先,社會性暴力無法有效的預防。即使我們和善禮貌的對待他人,盡可能尋求雙贏局面,要是碰到自私、不講理,甚至情緒控管不佳,習慣動粗的人,暴力仍然有機會發生。譬如說正常開車時,與闖紅燈的駕駛發生擦撞,即使錯在對方,而我方也以冷靜、理性的態度應對,對方仍然可能會理直氣壯的叫罵,甚至握起拳頭、抄起球棒要打人。

另一方面,掠食性暴力基本上是可以預防的。在犯罪學的「日常活動理論」中,認為犯罪事件的發生,必須湊齊以下三項條件:「有犯意的攻擊者」、「合適的目標」、「缺乏監察者」。

反過來說,只要消除以上至少一個條件,就能顯著減少犯罪發生的可能性,而這就是預防犯罪的具體作法!

日常活動理論概念圖
日常活動理論示意圖,出自維基百科

這套策略很適合無法、或不想培養個人武力的人採用,因為對於戰鬥能力的需求並不高,成本也相對低廉。而就算我們具備充足武力,也同樣能夠從這套策略中受益。畢竟面對某些暴力、犯罪,是無用武之地的,例如砸車偷竊、小偷扒手,只能以預防手段來應對。不論是強者或弱者,理解「日常活動理論」後,在個人安全上都能帶來助益!

2. 拒絕成為目標

如果無法打破「日常活動理論」的三項條件的任何一項,那就無法保證犯罪事件不會發生。沒關係,即使無法預防犯罪發生,我們還可以試著往「不被選作暴力目標」的方向嘗試。

所謂「拒絕成為目標」的策略,背後的邏輯是這樣的:首先我們知道,在進行暴力行為之前,通常歹徒會去挑選脆弱的對象、在合適的時機、場所發動攻擊(特別是掠食性暴力)。這種有意識或下意識的選擇,稱為「受害者篩選機制」(Victim Selection)。理解「受害者篩選機制」後,我們可以反向操作,去影響歹徒的腦中決策,讓自己不被選作目標

這一類「拒絕成為目標」(Target Denial)的策略,在防身書籍或網路內容中的討論相對較少,文字描述上並沒有一個比較主流的稱呼,所以有不少名詞,用來描述相似的概念,例如:

  • 成為硬目標(Be a Hard Target)。所謂硬目標、軟目標(soft target)的說法,源自美國反恐行動的語境。意義上也很直觀:軟目標就是容易下手的對象,而硬目標是不好對付的目標。培養、累積自己身上的「硬目標」特質,自然能讓歹徒知難而退,不選自己作為目標。
  • 不通過受害者測試(Fail the Victim Interview)。前面提到的「受害者篩選機制」,也有人稱之為「受害者測試」。出手前,歹徒不見得只在一旁靜靜觀察,可能也會採取試探性的行為,去測試目標的反應,進而判斷這個人適不適合作為受害者。

而以上兩點,正好就是「拒絕成為目標」策略中的具體作法:如何累積硬目標特質,以及了解受害者測試的內容,學會如何應對歹徒的試探手段。

拒絕成為目標:概念圖

3. 離開歹徒的影響圈

如果前面介紹的「拒絕成為目標」策略也無效,沒關係,還有下一套策略可以用。應對邏輯是:即便歹徒有犯罪的能力,也意圖選擇我們作為目標,只要不處於歹徒的「影響圈」裡,那就不可能受到來自他的傷害,進而達到防身,也就是「不讓自己的人身、財產受到傷害」。

所謂「影響圈」,是借用了Stephen Covey的暢銷書《與成功有約》中的概念,指稱一個人能夠改變的事物範圍。而歹徒的影響圈,包含徒手與手持棍棒刀械的攻擊範圍,以及視野範圍。因為視野中的目標,仍處於槍械的攻擊範圍裡;歹徒也能對看得見的目標進行追擊、脅迫,持續讓目標暴露在風險中。

歹徒的影響圈:示意圖
歹徒的「影響圈」示意圖。

而「離開歹徒的影響圈」策略的兩大執行方向,正是「逃跑」和「躲藏」。乍聽之下很簡單,但逃跑不是單純拔腿狂奔就好,躲藏也不是進到房裡把門鎖上就搞定。想要更有效的「離開歹徒的影響圈」,那也需要進行以下知識儲備:

  • 學習判讀事前預兆,讓自己有辦法及早察覺危險,在暴力發生之前就離開那個場所,並創造更多反應時間與緩衝距離。
  • 具備關於地形與建築空間的知識,進而在逃跑時充分利用掩體,躲藏時學會判斷建築物中的屏障
  • 朝哪邊跑才是安全的?如何養成辨識室內逃生口與室外逃生方向的習慣?
  • 靠雙腳逃跑是一回事。那如果是在駕駛車輛時要逃跑呢?又有哪些考量?

雖然這聽起來稍微有點複雜,但使用這項策略最大的好處,是只要一發現威脅,就可以直接閃人。不需要再花心思去判斷對方是哪種暴力型態、為什麼要來動手;也不用管對方的武力有多強大,身上有沒有槍。反正只要確保對方無法造成我方傷害,就算他拳頭再大,也不需要過度擔心!

而且即使誤判了危險,逃跑基本上也不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就算搞錯人了,逃跑也不會讓自己面臨法律責任。運用這項策略時,需要承擔的責任輕,風險也低、難度相對不高,不需要和歹徒產生太多互動,卻能有效的避免自己受到傷害,因此非常值得花時間學習!

4. 口語情勢降溫

如果無法從現場脫身,離開攻擊者的影響圈,某些情況下我們或許會想用談話來影響攻擊者的認知與意願,讓他自主放棄動用武力,藉此化解衝突,這正是所謂的「口語情勢降溫」(Verbal De-escalation)。

  • 比方說,攻擊者是我們認識的人,但因一時情緒激動所以動用暴力。此時我們也許不想傷害他,因此選擇口語情勢降溫。
  • 或是和別人一時起了糾紛、衝突,但程度並不嚴重,威脅程度也還不致命,我們不希望情勢升溫到兩方廝殺,避免後續也許難以主張正當防衛,需承擔法律責任,也讓自己暴露在致命風險中。

口語情勢降溫能夠成功的一大前提,是能迅速準確的判斷暴力型態。因為只有社會性暴力有機會靠口語情勢降溫解決;如果碰到掠食性暴力(搶劫、傷害、強暴等),與歹徒談話基本上是沒用的,執意要靠對話化解衝突的話,很可能只會害自己陷入巨大風險中。

如果想知道為什麼掠食性暴力不適合使用口語情勢降溫策略,請參閱《認識暴力型態(二):盤點個人防身需要面對的暴力型態》中關於「他者化」的描述。

更重要的是防身者必須具備一定覺悟,並控制好「不想讓自己受傷」的念頭與情緒。如果這個想法不受控制,防身者很容易會在談話中流露出憤怒、畏懼等情緒,削弱口語情勢降溫的效果。

由此可見,這套策略某種程度上是違反直覺的。我們知道防身的目的,就是要避免自己的人身財產受到他人侵害。但採取口語情勢降溫策略時,卻必須適度的包裝這個意圖,才有辦法靠著話語影響他人,達到防身的初始目的。

在我來看,口語情勢降溫是所有防身策略裡最困難的,比「戰鬥/防衛」還更難。因為我們必須在「不能動手」的限制下,去面對一個已經準備好要來傷害我們的攻擊者,這比起進行反擊,更加考驗一個人的果敢、機智、修養、內心的強大、以及隨機應變的彈性!

5. 戰鬥、防衛

如果走不掉,也無法靠談話解決,那再來就是靠武力解決了。個人防身情境中採取戰鬥、防衛策略時,相關考量非常廣泛。在深入討論這些細節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採取戰鬥、防衛的策略時,它為什麼會有效:

  • 首先,透過造成肢體上的重大傷害,可使歹徒失去動用暴力的能力
  • 動用武力,也可能會造成歹徒的恐懼,迫使他放棄動用暴力的念頭

就算無法造成有效的傷害,戰鬥仍然有用。透過妨礙歹徒的進攻,我們也有可能:

  • 創造出逃跑的機會
  • 即使躲不掉,也能避免自己受到更嚴重的傷害,並拖延時間,讓第三者有機會介入,或是歹徒自行放棄。

事實上,個人防身情境裡的「成功」,其定義非常廣泛。直接掏出武器了結歹徒性命,或是運用武術、格鬥技巧撂倒歹徒,毫髮無傷的脫險,這當然是成功的防衛;但就算我們在戰鬥中變得模樣狼狽、在地上翻滾、衣服在拉扯過程中破損、在街上扯開嗓子大聲呼救、甚至是根本沒能造成歹徒任何受傷,自己還受了一點輕傷,只要抵抗到最後,依舊是脫離險境,避免自己受到更嚴重的傷害,這都算是成功的防衛。

因此,我會主張「戰鬥、防衛」策略,其實對大多數人而言,都是有用的,並不是只有強者、善戰者才有學習戰鬥的價值。因為防身者的成功,在於「避免人身財產受到侵害」,而並不在於「戰勝」歹徒,或證明自己比對方強。

也因為「戰鬥、防衛」是一個很廣泛的主題,要考量的東西更多、更複雜,包含:

  • 武力類型:徒手搏鬥、非致命武器、致命武力
  • 防身法律與保險
  • 如何克服道德感、牴觸感的限制
  • 以及更多偏向觀念、思維上的探討

6. 服從、擺低姿態

如果跑不掉、沒有要進行口語情勢降溫、也無法或不打算進行戰鬥,那最後就只剩下服從歹徒,或是擺出低姿態道歉的選項了。

講到這裡,讀者也許會質疑:**「服從」夠格被稱為一種策略嗎?**碰到暴力威脅無計可施時,就服從求饒兩手一攤,之後決定權通通在歹徒身上,也沒有什麼我們能做的了。難道學防身還要練什麼花式下跪法?

放心!關於服從,確實是有務實、且具建設性的東西可以討論,而且服從確實可以作為一種策略!

花式下跪

首先,服從也是要分暴力型態的。因為在某些情況下,服從通常能保命;但另外某些情況下,服從則是完全沒用。我並不覺得為了保命而服從歹徒有什麼好丟臉的,但重點是要先搞懂什麼場合展現服從才會有用。

社會性暴力中:

  • 出於「爭強顯勝」、「教育規則」的情況裡,擺低姿態道歉,通常是有用的。✅
  • 出於「團體歸屬」、「樹立地位」的情況裡,擺低姿態道歉,通常沒用。❌

掠食性暴力中:

  • 目的屬於「資源型」的,服從歹徒交出錢財,通常能保命。✅
  • 目的屬於「過程型」的,道歉或求饒都沒用。❌

如果我們是在判斷暴力型態後,有意識的選擇展現服從或擺低姿態來避免受到傷害,而不是出於恐慌、無力感而被迫屈服,在我看來這種行為就有資格被稱為策略。

此外,也別忘了暫時性的服從,其實也能創造出反擊或逃跑的機會。有不少防身案例裡,就是防身者先展現服從,等待機會出現後,才反殺歹徒的。

所謂「大丈夫能屈能伸」,就算你是有在武裝自己、建立狀態意識的人,我們也很難保證自己絕對不會遭到埋伏、突襲。如果能學會暫時性的展現服從,至少我們也會有個Plan B,多少會有幫助!

7. 結語

以上是根據實際暴力事件的醞釀過程,從閱讀眾多防身書籍、課程中,歸納出來能有效遏止暴力的六種防身策略!

如同開頭所說的:「個人防身裡並不存在100%有用,可以一招打天下的作法」,以上這些策略單獨存在時,都有它專屬的應用範圍和侷限。即使如此,我們仍然可以整合不同的策略,設下多重防衛機制。這樣一來在暴力事件發生之前、或在事件醞釀過程中的多個時間點上,我們都可以找到施力點,積極採取行動,改變事件最終的結果

也再次把相關文章的連結放在這裡。如果你都願意把這篇文章讀完,那我也希望你能夠再花點時間閱讀以下文章,充分認識暴力醞釀過程!

我無法保證你看完我的文章,碰到暴力事件就一定百分之百安全、絕對不會受傷。但我的文章絕對會讓你清楚理解:面對暴力威脅時,自己並非無能為力!所有人都能夠建立積極的態度與手段,來解決個人防身的問題。

**希望所有讀者都能持續的自我強化,以此共勉!**以下我們來進行一些反思:

7.1. 反思:實際決策速度

有了以上這些策略當然很好。然而,心理學中有所謂的「希克定律」(Hick's Law),簡言之,就是選項越多,人就需要花越久的時間才能作出決策。選項太多不一定是好事,而本篇探討了一共六種策略,這會不會導致實際的決策速度變慢呢?

答案是不會,因為實際的決策並非六選一。首先,前兩項策略「預防犯罪發生」、「拒絕成為目標」,都是在衝突爆發之前就已開始實施的策略。 而「口語情勢降溫」,也只有在特殊情況下(不希望讓對方受傷時)才去使用,所以真正在關鍵時刻裡,我們其實是三選一:逃跑(離開歹徒的影響圈)、戰鬥、服從。

在防身情境裡,3,是一個Magic Number。防身情境中保有三種選項,可說是經驗上的最佳實踐,這讓我們在緊急狀況中能夠迅速決策,也兼顧一定的應變彈性。

以下舉出一些實際例子:

  • FBI提供民眾應對Active Shooter的口訣,是「Run, Hide, Fight」。
  • 在YouTube上的Active Self Protection頻道,也再三強調碰到爭面子的衝突(Ego battle)時,應對口訣是「De-escalate, escape, evade」。
  • 防身書籍《Left of Bang》中,作者提出在防衛情境中進行決策時,應根據情況,訂立三種行動選項
    • 例如前線軍人的選項,可能是「Kill, Capture, Contact」;
    • 警察的選項,可能是「Shoot, Arrest, Question」;
    • 民眾如果在公共場所發現可疑人士,可以採取「Report, Alert, Run」。

綜上所述,運用本篇介紹的六種防身策略,並不會拖慢決策速度!

7.2. 大聲呼救呢?

可能部分讀者會好奇,很多防身宣導文案裡常提及的「大聲呼救」作法呢?為什麼不放在六大策略裡探討?

其實是這有隱晦提及的,只是沒有明確的講出來而已。「大聲呼救」的作法,就是「戰鬥、防衛」策略描述中,讓第三者介入的部分。而我認為,大聲呼救、討救兵的作法,應該歸類在「戰鬥、防衛」策略底下的一種「戰術」,它本身是不足以單獨稱為「策略」的。

如果計畫靠第三者介入的作法,那要記得:只有單純的大聲呼救,並不夠完善。畢竟事件發生時,周遭不一定會有人,尤其掠食性暴力中,歹徒也傾向挑在人煙稀少的場所下手。所以不論如何,都最好要具備一定的戰鬥、反抗能力,一邊對抗歹徒避免自己受傷並拖延時間,一邊大聲呼救,這才是更務實的作法!

另外,就算擁有致命武力、身上有帶槍,我也認為開槍反擊時一邊大聲呼救,是不錯的作法。 這樣一來附近的目擊者會告訴警察的是:「我聽到有人發出求救聲,然後槍聲響起」;而且大聲呼救過,也可以證明自己嘗試過其他方案,呼救過了但沒人能及時幫忙,所以開槍反擊。呼救雖然對當下的戰鬥沒有幫助,但是在後續的法律程序中,可以強化我們採取正當防衛的主張。

題外話:我知道有些人一聽到這種問題,就會膝反射的對提問者嗤之以鼻,然後用居高臨下的態度教育他:「暴力衝突中,是不能期待別人來救你的,你只能靠自己」、「歹徒都拿著槍了,你還期待路人會來幫你擋子彈?」、「狀況發生時,每一秒都很緊急,但警察要好幾分鐘後才會到場,根本來不及」。

我不覺得這些說法有什麼問題,但我寫這個網誌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量產自信強大的台裔、華裔群體」,所以我選擇不採用以上言論,而是改用更溫和的方式來宣導,希望能讓更多人願意走上變強、武裝自己的道路。

在我和許多台灣留學生交談的過程裡,我也發現溫和的論述更容易讓人們接受自我強化的想法。如果你也有相似的目標,那我希望你也可以這麼做!

7.3. 不搭理對方,是策略嗎?

面對他人騷擾、威脅時,有一部份的人會主張什麼都別做,完全不搭理對方。只要不跟他一般見識,他就會自討沒趣,然後自行離去。這是他們姑息、綏靖的「策略」。

過去的學校教育裡,在處理校園霸凌時就常常倡導這種論述。父母、師長往往會要求被欺負的孩子不要搭理對方,不要給霸凌者出手的理由。所以離開學校後,這種思維仍然持續存留在許多成人的腦中。

很遺憾,這是大錯特錯。基本上在與歹徒面對面的情況中,選擇「不作為」都是有害無益的。只有在少數情況下,歹徒與自己並不處於同一場所,無法建立實際的接觸的「非立即性暴力」中,例如網路詐騙這種情況下,「不作為、不搭理」才會有意義。

歹徒會來接近目標,必定是心中有個目的。可能是來爭面子、想獲得道歉、要搶奪錢財,或是單純想要找個沙包揍宣洩仇恨。完全無視對方,不管對方的目的是什麼,然後希望對方就這樣自己離去,邏輯上根本就說不通。這種做法只是鴕鳥心態,所以我說它有害無益,因此排除在有效的防身策略之外。


另外,有些人之所以不作為,並非主動選擇不採取任何行動,而是因為突如其來的暴力威脅,讓大腦一片空白,陷入了「僵直反應」,所以無法做出任何反應,也無法思考,只能愣在原地。

僵直反應(Freeze Response),是大腦面對壓力時的一種本能反應。一個例子就是鹿在過馬路時,要被車子撞上時,會出現全身僵硬、站在原地不動的行為。從演化上的角度來看,這種反應會讓獵物在察覺到獵食者時,能迅速停止一切動作,不要發出任何聲音,使獵食者難以找到自己確切的位置,藉此逃過一劫。

然而,在人類的生活環境裡,並不像大自然中存在許多遮蔽物,就算保持全身靜止,也無法隱蔽行蹤。因此個人防身裡,僵直反應只是演化中遺留的一個功能,實際上並沒有任何用處,也只會妨礙行動

實際案例中,發生僵直反應的案例並不少。監視器畫面裡可以看到不少人,是愣在原地看著歹徒接近自己;或是看著身旁的人被攻擊了,卻未能展開任何行動;而且就算是受到更多戰鬥訓練的軍警、保全人員,碰到突發事件時,也有可能會產生半秒鐘的些許僵直。

因此,如何克服僵直反應,也是個人防身中的一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