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暴力型態(四):深入探討「掠食性暴力」

Authors
  • avatar
    Name
    自我強化筆記
發佈日期:
最後更新: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今天我們想要防身、想要對付暴力,自然要充分的了解暴力!

系列的第三篇深入探討了社會性暴力之後,這篇文章則是要針對「掠食性暴力」做介紹!

文章封面圖片
目錄

0. 掠食性暴力是什麼?

掠食性暴力(Predatory Violence),是施加給非同類的暴力,類似於狩獵行為。目標被攻擊者視為一種資源,過程中獵食者與獵物間基本上沒有任何溝通,也與社會地位無關,不需要展現給觀眾看,因此也可以稱為「非社會性暴力」(Asocial Violence)。

在現代有警察、司法系統健全的社會中,攻擊者可能會蒙面,並選在偏僻的地方下手,避免被監視器拍下、或產生目擊者。但有關注(美國)治安的朋友一定知道,許多歹徒仍然會在光天化日、眾目睽睽之下直接犯罪,他們大搖大擺的連臉都不遮,根本沒在怕。只用以上兩點判斷掠食性暴力,不見得那麼可靠。我們只能說,會蒙面的很可能是歹徒,而不蒙面的不見得就不是歹徒

附註:就算司法系統並不健全,歹徒仍可能會蒙面,避免日後被受害者認出來,遭到其同黨的(私刑)報復。

我認為比較可靠的判斷思路,是問自己「這是社會性暴力嗎?」社會性暴力通常更好辨認,如果判斷不是社會性暴力,那就直接當作掠食性暴力來應對!

他者化

掠食性暴力的關鍵,是「他者化」(Othering)。透過把另一個人劃分到「非我族類」,甚至是「次等者」,營造出對於目標的蔑視與仇恨,讓自己在心理上更容易對目標施展暴力。完成了「他者化」的人,並不會想試著去理解「非我族類」的想法、感受,更別提要與之交談了,因此面對掠食性暴力時,幾乎不可能做到口語情勢降溫;如果選擇「服從/求饒」,歹徒也不可能出於同情而停手,某些情況下反倒會因為目標不反抗、很好下手,讓歹徒更肆無忌憚的攻擊,使目標受到更大的傷害。(這一點和社會性暴力中的「樹立地位」型態很類似。)

既然是為了獲得生存資源,掠食性暴力會帶有強烈的狩獵色彩,採取的手段自然就要講求效率,也因為暴力不必展現給觀眾看,手段也沒必要太光明磊落。掠食性暴力大致會有以下特色:

  • 發現目標後,可能會先進行埋伏、尾隨,趁其不備時偷襲、突襲。
  • 可能會準備圈套,引誘目標走入陷阱裡。
  • 可能會有組織、有計劃的群攻,以多欺少。有人盯梢望風、有人車上待命、有人動手犯案。
  • 常會去挑選脆弱的目標,對老弱婦孺下手。
  • 常會選擇適合下手的偏僻場所,並避免暴露自己的身份。
  • 手段兇殘,常會使用致命武力,造成致命傷害的可能性很高。

正因為以上特質,與前一篇介紹的社會性暴力差異過大,這兩種暴力型態,是不能用同一套邏輯來應對的。為了更理解掠食性暴力適合怎麼處理,以下從「目的」和「手段」切入,更深入的介紹掠食性暴力!

1. 兩種目的:資源、過程

掠食性暴力中,根據攻擊者的目的,掠食性暴力可以分為資源型(Resource)、過程型(Process)兩種。

「資源型」的掠食性暴力裡,攻擊者想要的是資源,例如目標的錢包、手機、珠寶、車輛。像武裝搶劫、劫車,就是屬於資源型。因為歹徒的重點在於資源,「通常」是不打算造成人員傷亡的(除非受到反擊),只想趕快搶了戰利品就撤退。畢竟歹徒要是開了槍、殺了人,把事情鬧大了,就很難全身而退,無法享受戰利品。如果服從歹徒交出財物,是「有可能」不會受到肢體傷害的。

「過程型」的掠食性暴力裡,攻擊者想要的則是暴力過程,例如綁架、性犯罪、仇恨攻擊。在這種情況,歹徒「他者化」的程度會比「資源型」更深,服從歹徒的話,除了無法避免受到傷害,可能還會更危險。因為擺低姿態或求饒,會讓自己更像個容易下手的獵物,讓歹徒放下被反擊的擔憂,更肆無忌憚的把獵物吃乾抹淨。

雖然面對「資源型」時,服從可能會有用,但還是強調:服從歹徒並不保證「活命」或「不受重傷」,個人防身中從來就沒有100%可靠的辦法。我們必須認清一件事:從活人身上搶來的錢,和從死人身上拿走的錢,都一樣是錢。即使是資源型,也存在服從後仍然被殺的案例

因此面對掠食性暴力時,除了服從歹徒,我們還需要其他能把主導權留在手上的應對策略,例如事前迴避、事發逃跑、展開反擊,才好確保自己不受傷害!

以下針對「反擊」和「服從」做一些更深入的討論!

1.1. 反擊真的有用嗎?

如果反擊成功,直接讓歹徒死亡或失能,那當然會脫離險境,這是很直觀的因果關係。但還是那句老話:「個人防身中不存在100%可靠的辦法」,反擊不見得最後會打贏,而且如果不能迅速的殺死或制伏歹徒,而陷入纏鬥狀態,很可能最後兩邊都會受傷。

畢竟個人防身的目的,是要避免人身與財產的傷害。如果負傷了,不管是否打贏了歹徒,從防身角度來看,不見得是個理想的結果。這也是很多人討論防身時,會針對「反擊」產生的質疑:反擊會激怒歹徒,會不會反而受到更嚴重的傷害?甚至歹徒本來沒有要奪命的,但因為反擊了,反而讓對方決定置自己於死地?

我的看法是:「資源型」確實有可能是這樣,尤其是對方持槍威脅,而我方試圖奪槍時,歹徒也怕死,一定會拼命保住武器,很可能會因此開槍殺人而面對「過程型」時,則是完全沒有必要去考慮這個問題

奪槍

因為過程型的歹徒,目的就是要造成傷害,不管是否被激怒,都不會改變這個目的。如果展現服從,讓歹徒不受到妨礙的去達成他的目的,那就一定會受重傷;反之,積極展開防衛,至少存在脫離險境的可能性。即使對個人武力沒有自信,無法擊倒、制伏歹徒也無所謂,反擊也可以用來創造逃生的機會,「打帶跑」至少會比直接服從「過程型」的歹徒來的更好。

不論你是否認同「反擊」,我希望大家看完這段文字之後,至少能把「個人防身」和「爭輸贏」分開討論。執行防身時,反擊的理由,應該是為了避免受到(更多)傷害,而不是為了取勝。

認清掠食性暴力是「拚生死」的狀況,別讓「爭輸贏」的念頭來主導我們的決策!

1.2. 服從真的有用嗎?

至於面對資源型掠食性暴力時,服從「有可能」不受傷,是真的嗎?從統計數據來看,很可能是真的。以下圖表是來自「美國犯罪受害調查」(NCVS)的數據,針對「搶劫」(Robbery)的受害者中,沒有受傷受了傷未治療受了傷有治療的三種狀況,自1993至2021年的人數統計。

從圖中可見,搶劫事件中沒有受傷的人確實佔多數。雖然無法從資料中判斷受害者採取了什麼行動,是因為服從了所以沒有受傷,還是因為逃跑或成功反擊了才沒有受傷,這點不得而知。但按照常識,我們知道歹徒會專挑好下手的目標行搶,那麼這些受害者通常不會具備太多防身能力,很可能都是服從歹徒交出財物的。所以大致上能推論出:服從的結果,很可能真的不會受傷。

有意自己重現這張圖表的讀者,可以到NCVS的互動式網頁上試試看! (圖片文字較小,可能需要以新分頁開啟圖片才能看到更多細節。)

搶劫的受害者受傷數據
圖表出自NCVS,由左到右分別是「沒有受傷」、「受了傷未治療」、「受了傷有治療」。

1.3. 暫時性服從

最後也談一下,「服從」和「反擊」,並非只能二選一,也可以「全都要」。暫時性的服從,也可能替我們創造出逃跑或反擊的契機。尤其在面對持械搶劫時,有不少案例都是先暫時性的服從歹徒,之後再將其反殺。

因此,各位積極培養個人武力的朋友,如果會出於榮譽感,而鄙視服從行為的話,不如再多想一想。面對這些搞偷襲、以多欺少的掠食性暴力,其實沒有必要光明正大的對戰。用更功利的角度來看,服從並非毫無價值,如果能夠把暫時性服從當成一種戰術來應用,其實也會有效的輔助反擊!

2. 兩種手段:突襲、魅惑

掠食性暴力中,也可以根據攻擊者的手段,分為突襲型(Blitz)、魅惑型(Charm)兩種。所以目的、手段各兩種,一共可以組合出四種狀況。

舉個比較具體,但大家聽了可能不太舒服的例子:同樣是要強暴(過程型),攻擊者可能是直接把人強行拖到暗巷裡下手(突襲型),或是先用花言巧語把人誆騙到預計好的場所裡實施犯罪(魅惑型)。搶劫(資源型)也一樣,可以是直接亮槍要求對方交出錢包(突襲型),或是把人引導到治安死角後,才威脅對方交出錢財(魅惑型)。

2.1. 突襲型

「突襲型」的掠食性暴力裡,攻擊者通常會跟蹤埋伏、出其不意,直接以最快速猛烈的手段攻擊目標,例如直接拿槍指著目標、或冷不防的直接朝目標出手攻擊。這種手段很容易會讓目標陷入「僵直狀態」,直接失去應變能力,只能愣在原地任憑歹徒宰割。歹徒既然要出其不意,前提自然是目標沒有察覺到他的意圖。為了達成這件事,歹徒通常會先進行盯梢,找出好下手的目標之後,進行一段尾隨與埋伏,直到足夠接近目標,時機和地點也適合之後,狠狠的下手攻擊,取得攻擊者想要的資源或是過程。這與狩獵行為非常相似。

反過來說,如果要對抗「突襲型」的手段,一大關鍵就在於「早期發現」歹徒意圖,並早期展開應對。這樣一來「突襲」中,「突」的成分就會減少很多:原本最差的狀況,是冷不防的被歹徒攻擊;現在至少是直面歹徒的攻擊,雖然不保證一定會成功脫險,但已經比被突襲時好很多了。

有些人可能會質疑:我只是個沒有受過任何戰鬥訓練的普通人,真的有可能在事發之前察覺危險嗎?當然有可能,以下直接看一段實際案例。

早期發現歹徒意圖,早期執行逃跑,最後成功脫險的案例。

上方案例中的女人很明顯就只是一般人,身材微胖,跑的也不是特別快,也沒有任何反擊能力。但她在歹徒的機車不自然的接近時,就有發現情況不對,而且果斷的跑了起來,最後也成功脫險。

但相信很多人心裡還是質疑,覺得這只是單一個案,她運氣好,剛好碰到歹徒沒有槍、沒有窮追不捨,不然一樣出事。沒錯,這起個案運氣很好,但她要是沒有提早察覺異狀跑起來,那也絕對不可能無事脫險。

個人防身裡本來就不存在100%可靠的辦法,是要消極的覺得這不夠完美,全盤否定它;或是積極的看待提早察覺危險所創造出來的存活機會,這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而我選擇後者,也由衷希望你加入我們這邊!

願意更進一步了解的話,可以參考這篇文章了解如何判讀事前預兆,有興趣更深入的,也可以參考關於《Left of Bang》的防身書摘!

2.2. 魅惑型

「魅惑型」的掠食性暴力裡,攻擊者會藏起惡意,先以話術哄騙目標,使目標放下戒心、或走入圈套後才出手攻擊。因此當攻擊者突然撕下和善的偽裝露出獠牙時,目標往往是毫無防備、措手不及的,因此也很容易會陷入「僵直狀態」中任人宰割,這最終的結果與「突襲型」是類似的。

對抗魅惑型手法的關鍵,就在於識破歹徒的話術,不要輕易的卸下心防。但當然,就是因為懂得人性弱點,也知道怎麼利用話術讓目標放下戒心,操控其行為,才會是歹徒。如果只是反覆告訴自己「要保持警戒」,這是遠遠不足以抗衡歹徒的詭計的。我們需要主動從話語中提取更多資訊,才好判斷對方是不是心懷惡意

想要識破話術,具體作法是要更深入的去認識這些手法,讓自己能夠判斷出眼前的人正在運用話術,那就會很自然的保持警戒了。在《The Gift of Fear》的防身書摘裡,我翻譯了書中關於這類魅惑手法的7個特徵。我認為這會是個滿好的起始點,讀者可以先從簡單的重點整理開始,先建立一個基本的認識,之後再慢慢累積自己關於欺詐話術的資料庫,幫助我們在未來識別出危險。

當然,歹徒實際使用的話術會更複雜,也不見得一定是面對面交談,可能也會透過網路訊息進行魅惑,將目標騙到某個地點見面,藉此下手。如果這樣繼續延伸下去,魅惑型的掠食性暴力會開始和「非立即性暴力」產生重疊,這時就會需要運用不同的邏輯去應對,所以我會先停在這裡,先只針對面對面,還屬於「立即性暴力」範圍內的魅惑型手法做討論。

圈套

會面對面使用「魅惑型」手法的暴力,最被眾人所知的就是性暴力。性暴力因為其特殊的性質,大致上要在攻擊者與目標能夠建立肢體接觸,並在得到一定的隱私、隔絕才會發生。除非是在人煙稀少的偏僻場所,歹徒可以用「突襲型」手法得逞,不然多半需要先將目標引誘至特定場所,攻擊者才能在與目標獨處時下手。這個特定場所也許是公共空間中的死角,也可能是攻擊者或目標的私人住處。

附註:很多性暴力其實是發生在家庭內、親密關係間,攻擊者並不是毫無關聯的陌生人。這種性暴力因為屬於「人際暴力」底下的「家庭/親密伴侶暴力」,而非個人防身的應用範圍「社區暴力」,因此不在本文做討論。關於以上暴力分類,請參考系列的第一篇文章

此外,針對旅客的暴力中也可能會使用魅惑型手法。作為外來者的旅客為了在異鄉生活,會經常需要和許多陌生人交談,並從他們身上得到協助,因此旅客會更容易對陌生人放下警戒心,這很難避免。又加上旅客身處新環境中也較容易分心,往往難以維持對於周遭的覺察與戒備,可能也沒見過一些歹徒的套路,很容易就會走入歹徒的圈套裡。輕微的可能是小額的敲竹槓、詐騙,嚴重的則可能是身份盜竊、綁架、性犯罪、人口與器官買賣。

能察覺到魅惑型手法,重新建立起戒備之後,下一步就是改變互動方式,不讓事態朝著歹徒的劇本發展。很重要的一點是建立出界線,態度明確的拒絕歹徒的要求,這時要放下禮貌,不要還跟歹徒客氣。態度微婉、半推半就的拒絕,只會讓歹徒覺得目標態度軟弱,再多死纏爛打一下就能得手,而更不願自動放棄。此外,我們不該還留在原地,也應該迅速往有一個朋友在或人潮多的場所移動。即使我們口頭上堅定的拒絕,這不保證對方就會識趣的自己退開,我們要考量對方仍會繼續糾纏,甚至是打算直接動手的可能性。這時迅速進行移動,重新拉開與歹徒間的距離,會創造出更多反應時間,讓我們更安全。

3. 試探目標的脆弱性

在掠食性暴力中,畢竟類似狩獵,攻擊者希望透過暴力得到實質的好處,而非只是要爭面子、做意識型態上的對抗。 因此會去在意狩獵的成功率,那在決定出手前,攻擊者通常會先去觀察、試探目標好不好下手。而這種「好下手」的特質,講的學術性一點,就是所謂的「脆弱性」(Vulnerability)。

這也是掠食性暴力,和前一篇介紹的社會性暴力之間的一大差異。 社會性暴力較少積極篩選脆弱目標,除非是碰到「樹立地位」型態,不然社會性暴力的篩選,頂多是看對方不順眼,但發現對方比自己強很多,所以放棄與之衝突,選擇自己忍耐。

因此,試探行為,或者說「受害者篩選機制」(Victim Selection),會是我們判斷掠食性暴力的一大觀察點。如果發現對方正在打量、試探,那麼這是掠食性暴力的可能性就非常高,需要更謹慎的應對。同時,這也能作為一種事前預兆,讓我們更早察覺到危險即將發生。

常見的幾項試探行為,包括搭訕、主動縮短距離、建立肢體接觸。被陌生人搭訕時,目標會立刻停下腳步,毫無戒心的回話嗎?當距離縮短、建立肢體接觸時,目標是否對於這些行為缺乏警戒?學會辨識這些試探行為,也學會如何安全的應對,正是所謂「拒絕成為目標」(Target Denial)防身策略的一部份!。

附註:總結一下這個段落提到的專有名詞。「脆弱性」(Vulnerability),是歹徒的「受害者篩選機制」(Victim Selection)所要觀察的對象;而「拒絕成為目標」(Target Denial),則是透過反向操作「受害者篩選機制」,達到防身效果的策略。

4. 總結:梳理應對思維

以上就是關於掠食性暴力的介紹!前面的段落中有比較多發散式的介紹,因此最後來把本篇的內容收斂起來,梳理一下掠食性暴力的應對思維:

4.1. 判斷暴力型態

判斷是不是「掠食性暴力」的訣竅,主要有以下幾個:

  • 如果對方有蒙面、不想被認出身份,又處於四下無人的偏僻場所,很可能是掠食性暴力。
  • 如果對方有打量、試探的行為,很可能是掠食性暴力。
  • 如果對方在跟蹤、尾隨自己,基本上是掠食性暴力。
  • 問自己「這是不是社會性暴力?」(對方有沒有來表達他的不滿、受辱?周遭有沒有「觀眾」?敵我武力是否對等?)如果判斷不是社會性暴力,就當成掠食性暴力處理。

知道是掠食性暴力後,可以進一步判斷其目的是「資源型」或「過程型」:

  • 歹徒有沒有給出「交出財物」的指令?甚至自己動手來搶奪財物?是否擔心暴露身份,顯得急躁,想要迅速閃人?或附近有接應的車輛? 如果有,那很可能是「資源型」。
  • 如果指令和交出財物無關(例如要求前往某個地點、要求上車等等),或一聲不吭的直接出手拉扯攻擊;或是歹徒並未顯示出急著想離開現場的態度如果是以上狀況,那最好當成「過程型」。
  • *如果是性暴力,歹徒試圖進行觸碰,或猥褻騷擾行為(露鳥、說下流話),那毫無疑問是「過程型」。 *

能分辨以上暴力型態後,下一步就要來討論該如何應對!

4.2. 行為決策

首先,知道面對的是「掠食性暴力」後,我們就不用嘗試口語情勢降溫了,因為這不是社會性暴力,基本上不會有太多效果。以下分析面對掠食性暴力時的幾個決策考量點。

如果是在攻擊、暴力行為發生後,才開始應對,那這時大致有兩種選擇,服從或反擊。

  • 如果是資源型,服從歹徒交出財物,可能會讓自己保命;如果是過程型,服從歹徒100%會受重傷。
  • 服從也可以是暫時性的,讓自己創造出逃跑或反擊的機會。
  • 碰到原本只想劫財的資源型,反擊失敗時,有可能使歹徒決定下殺手。
  • 碰到過程型時,反擊一定比服從好。此時的反擊不一定非得徹底壓制歹徒,也可以用來創造逃跑的機會;運氣好的話,可能也會讓歹徒放棄攻擊。

以上討論,因為是在暴力行為發生後才開始應對,風險都很大。更理想的作法,是在「事發之前」,就開始去著手處理,這樣我們會有更多反應時間,能夠更有效的展開反擊;或在危險近身之前,就提早進行迴避,以風險最小的手段達成防身的效果。

  • 對抗突襲型手段時,重點在於判讀事前預兆、發現異常,提早察覺危險。
  • 對抗魅惑型手段時,重點在於辨識出話術,保持戒心,並迅速離開現場,也提防情勢升溫,對方直接出手的可能性。
  • 察覺到歹徒的打量、試探行為時,保持戒心,不讓自己顯露「脆弱性」,並做好迴避或戰鬥的準備。

結語

以上就是《認識暴力型態》系列中,關於「掠食性暴力」的介紹!下一篇文章,我們來談談「立即性暴力」中,無法歸類為社會性或掠食性的少數特例。

系列文章

個人防身的暴力分類圖

附註

本篇的暴力型態分類,深受《Facing Violence》這本書的影響。我以書中知識做為基礎,繼續收集相關資料並驗證後,整理出這篇文章的內容。

關於掠食性暴力底下的四種型態的名稱,基本上是直接翻譯原文,以下是對照表:

本篇的翻譯
原文書中的名詞
資源型
Resource Predator
過程型
Process Predator
突襲型
Blitz Strategy
魅惑型
Charm Strateg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