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身書籍:《Facing Violence》 面對暴力

Authors
  • avatar
    Name
    自我強化筆記
發佈日期:
最後更新:
書籍封面
Facing Violence: Preparing for the Unexpected
(暫無中譯本)
目錄

書籍背景

本書於西元2011年出版,作者 Rory Miller 除了是武術練習者、防身術教練,他也曾經擔任獄警,並加入監獄的鎮暴部隊。正因為作者的工作時常需要和罪犯相處,維持監獄中的秩序,這些在第一線直面暴力的經驗,造就了書中關於暴力清晰描述與精闢洞見。

這本書給了我很多啟發,所以我也想向更多讀者朋友分享這本書的內容!《Facing Violence》的知識架構非常清晰,段落分配也相當緊密精實。作者將他對於防身的心得,拆成了七個章節,由淺入深的探討。

書中的文字論述清晰、邏輯緊密,這篇書摘能做的是把各章節的綱要寫出來。我強烈建議讀者如果有興趣的話,要親自閱讀本書,會得到更深刻的體會!

以下就開始介紹這七個章節的摘要!

1. 法律與倫理觀

在實踐個人防身時,展開反擊是其中一種手段,而這種手段會造成歹徒的傷殘,甚至死亡。既然有可能會造成這種後果,那麼就必定會與所在地法律,以及個人的倫理觀有所關聯。

1.1. 法律
1.2. 倫理觀

2. 暴力型態

本書將防身者面對的暴力,分為兩大類型:社會性暴力、非社會性暴力(也稱掠食性暴力)。

這兩大類暴力的差異如下:社會性暴力,是發生在同類之間的暴力,動機通常是為了爭面子、爭地盤、維持秩序等。 而掠食性暴力,本質更接近狩獵,動機通常是為了奪取資源,或享受犯罪過程。這是施加到「非我族類」身上的暴力,代表攻擊者在精神上完成了「他者化」(Othering),已經不再把目標視作同類了。這讓攻擊者能夠更冷血的傷害目標,無視目標的求饒,甚至是合理化自己的暴行,讓自己感受不到罪惡感。

這種本質上的顯著不同,造成了不同防身手段在成效上的差異。例如在面對社會性暴力時,是有機會能靠著口語情勢降溫(Verbal De-escalation),或是擺出低姿態解決的。但在面對掠食性暴力時,則往往不管用

因為在攻擊者不把目標視為同類時,任何溝通都很難起效,畢竟對方根本沒有要聽的意願;而如果向獵食者投降,假使對方的目的是「資源」,例如要搶錢包、要劫車,迅速交出手上資源,也許能夠避免受到肢體上的傷害;但如果對方的目的是「過程」,例如要傷害、綁架、強姦,那就只會讓攻擊者知道這個目標很好搞定,就會更肆無忌憚的下手攻擊,使自己的處境更加惡化。

關於社會性暴力和掠食性暴力,書中還有更深入的探討,但礙於書摘的篇幅分配,就在此先省略了。建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直接閱讀本書!

3. 避戰

充分理解了不同暴力型態之後,這讓我們能更有效的避戰。不一定只能靠反擊,才能確保自己不受到暴力傷害。 書中介紹了三種避戰策略:迴避、逃跑、口語情勢降溫

3.1. 迴避
3.2. 逃跑
3.3. 口語情勢降溫

4. 應付突襲

在這個章節裡,作者以照片大量展示了他自己的防身招式。這部分我會在書摘中直接省略不談,只留下更關鍵的分析。

作者所謂應付突襲(Counter Ambush),整體來說,是希望建立可以通用多種狀況、角度的應對招式,並透過反覆訓練,讓這個招式可以變成反射動作,不假思索地使用出來

作者之所以這樣設計,背後的邏輯是因為當攻擊者發動突襲時,防身者往往沒有太多思考的時間。在暴力衝突引發的當下,會需要一個有效、且不假思索就能用出來的招式,去抗衡攻擊者的搶得攻擊先機的優勢。

這裡作者使用了OODA循環,來說明「不假思索」的重要性。所謂的OODA,是由Observe-Orient-Decide-Act,四個英文單字的首字母組合而成。這套思維,是將戰鬥過程化約成由「觀察、調整、決策、行動」組成的循環。

當危機突然發生,還處於混亂時,人會出於本能,迫切的想要趕快掌握現況,因此很容易會卡在「觀察」和「調整」的迴圈裡,而延遲了「決策」和最重要的「行動」。這樣可不好,這代表在受到突襲後,直到能夠回過神來反擊之前,這段時間我們都處於無法行動,不斷挨打的狀態。不斷挨打,又會讓我們變得更慌張,更難掌握現況,那就形成惡性循環了。

因此,把一個攻擊動作練到能夠不假思索就施展,其價值並不是只有在「快」而已,更重要的是心理層面的考量。在看到危險後,能夠不假思索的做出反擊動作,代表能夠省略「調整」、「決策」,直接從「觀察」跳到「行動」,那就更不容易發生在慌亂中為了看清局勢,結果遲遲無法出手反擊、一路挨打的窘境,也就是接下來要說的「僵直反應」。

5. 僵直反應

暴力衝突爆發時,不論應對突襲成功與否,防身者很有可能都會陷入「僵直反應」(Freeze)的狀態,也許只有半秒鐘,也許長達十幾秒。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即使是專家,仍有可能會在狀況中僵直、凍結,不知所措,因為這是動物面對壓力時的一種反應。

生物除了戰逃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之外,面對巨大威脅時也有可能出現「僵直反應」。舉例而言,當一頭鹿闖到馬路上,看到高速行駛的車子要撞到自己之前,可能會愣在原地,動也不動。這可說是一種演化出來的求生本能,察覺危險接近時,如果立刻停止所有身體動作,不發出任何聲音,獵食者可能就難以察覺獵物的位置,藉此避免被捕食。

對於人類來說,「暫停所有動作」也可以是自主的決策。例如聽到槍聲響起,迅速蹲低躲在掩體後,先保持靜止,避免貿然起身逃跑,可能更容易被當活靶。但如果是在面對歹徒時,不由自主的暫停所有動作,也就是陷入「僵直」狀態時,往往就不是好事了。

這個章節除了討論一些造成僵直反應的原因,最後也談及了真的陷入僵直時如何脫離這個狀態。首先是承認自己處於僵直狀態,有必要的話,甚至可以直接說出「我僵直了」,讓自己迅速接受這件事。然後強迫自己採取行動(也可以說出來指揮自己「快跑」、「反擊」),不要再讓自己去想著要先看清局勢、制定計劃後才行動,結果深陷僵直無法自拔。接著不斷重複這個過程,就能幫助我們打破僵直的惡性循環。

6. 戰鬥

在戰鬥訓練中,對手通常是訓練夥伴,在受到控制的環境中練習,進而穩定、安全的增進自己的戰鬥能力。但這也代表真實的戰鬥,和訓練情境會有明顯的落差。這個章節的內容,更偏向是給予武術鍛鍊者的建議,讓大家能夠意識到這個訓練和實戰間的落差。

首先從防身者的角度來介紹。作者提出在戰鬥情境中,激素(荷爾蒙)會大量分泌,使身體進入戰逃反應的影響。包括了認知、判斷力會下降,也會出現可觀察到的生理變化,例如末梢血管會收縮,使血液集中到軀幹,因此無法自在地操縱四肢的小肌群,失去精細控制肢體動態的能力。視野收窄(Tunnel Vision),注意力集中在威脅身上,比較難察覺到不位於正前方的事物。可能也會有聽覺上的遮蔽,聽不清楚或聽不見旁人的說話。這些都是訓練時較難去感受到,但面對實際威脅時可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現象

真實暴力情境中的攻擊者,也會和訓練夥伴很不一樣。 例如他們的攻擊模式裡不見得存在合理性,例如他們可能會根本不怕受傷的,憑著一股氣勢全力、不間斷的進行攻擊。攻擊手段可能也更「出格」,例如近身扭打時,可能還會用指甲抓、用牙齒咬,這些都是訓練中無法對同伴使用的攻擊手段;或是使用的武器不見得是常見的刀、槍械,而是手邊的腳踏車鎖、安全帽、椅子之類的。

攻擊者受到傷害的反應也不見得如同預期,也許心智狀態受到酒精、藥物的影響,或是有精神疾病,所以對疼痛不敏感,變得更不在意受傷。練習中有效的攻擊,不見得能使對方倒下;即使對方脫臼、骨折,仍然會繼續反抗。而且攻擊者可能身體並不衛生,散發著臭味,這也可能會使我們無法像練習中那麼自在的觸碰對方。

我認為之所以要去講這些,並不是要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把歹徒吹的多厲害。大多情況下,受過大量武術訓練的防身者,實力一定更強,最後仍會致勝。但這些「預料之外」的因素,對防身者來說都是額外的風險,也可能使防身者產生動搖。能認知到這一段落差,會使防身者在反擊中的成功更不可動搖。

能夠接受這個訓練和實戰中的差異,也更好讓防身者有意識的去運用「環境」與「運氣」的成分。我們可以去思考如何利用環境裡的物品、空間關係,去創造優勢;以及去運用環境中的隨機性,替自己在劣勢中創造突破口。(同理,在處於優勢時,盡量消除環境中的變數,以確保自己的勝利。)

7. 事後

最後作者討論的是防身事件後,有哪些面向可能會受到影響。

包括健康上,可能自己會受到一些傷害,也許是輕傷,也許是重傷。有些傷害可能過幾個小時後才會顯現,例如腦震盪引發的嘔吐、暈眩。傷口也可能會產生感染,甚至有可能因為接觸歹徒的體液,被傳染到疾病。

法律上,如同第一章提到的,可能需要面臨訴訟,包括刑事求刑、民事求償。這時最好在事前就找好律師的人選,而不是事發後才慌張地找律師,或是找公訴律師辯護。在警方介入現場後,會來詢問情況。該如何向警方透露案情,但又避免自己說出口的話被作為對自己不利的呈堂證供,也是一大考量。

在警方依法行政的過程中,防身者可能會也先被逮捕起來。被限制了人身自由,以及後續的交保、檢察官起訴,有可能會讓防身者感到憤恨不平,不理解為何要遭到這般對待。而作者從獄警身份給出的建議,是要盡量配合警方的行政,否則只會給自己找更多麻煩。

而民事求償部分,則要有心理準備對方會請律師來聯繫,並要求(天價)賠償。甚至對方這麼做的計畫,就是要嚇唬我方,逼我方進行和解,賠一個比較小的金額。不要輕易的被嚇壞了,這時最好的做法,就是請律師來處理。

心理上,經歷過真實暴力事件的受害者與生還者,也會在心理上產生巨大的改變。這包括對於環境更警覺,不再認定世界像過去那般安全,甚至是產生自我認同上的矛盾,例如對於自己殺了人感到強烈罪惡感,或是對於自己的弱小感到羞恥、憤怒。受害者也可能會有創傷後症候群(PTSD),在事件後整個人生軌跡都改變了。這些心理上的變化,也往往會改變和家人、和朋友之間的關係。

最後,在防身事件之後,也可能要面對來自對方的報復。今天這場架打輸了,也許明天對方就帶著武器、帶著更多兄弟來堵人。甚至歹徒就算沒有輸,也還是會來報復。在這篇reddit貼文裡,提到劫車受害者在事件當下出言侮辱歹徒,結果三天後,歹徒從車輛登記資料找到受害者地址,闖到他家裡把人打個半死。雖然最常見的報復行為,就是提告打官司,但根據不同的個案,或許也需要提防這種更激烈的報復手段。

個人心得

《Facing Violence》這本書給予了我許多啟發,我會挑最有感觸的幾個章節,來寫寫我的個人心得。以下的內容就和書摘無關了,有興趣的朋友再繼續讀就好!

首先是法律的部分,我覺得能夠有一位支持防身的人士,來解釋防身法律,是非常可貴的一件事。 因為討論個人防身時,法律確實是個不能忽視的環節,但願意去談防身法律的人相對較少。現實中會拿著法律來討論防身的,反倒常是那些反對個人防身的人,試圖宣導大眾不要進行反擊,可能會防衛過當、會吃官司,或會讓自己受傷。

或許是我自做多情,但在我聽來,這些人的意思其實是「你們不要再去搞那些暴力了,認命一起當個弱者、當溫馴的綿羊就好」,這些言論只給我一種「弱化」(Disempowering)的感受。

在英語圈的網路討論防身時,時常會看到「I'd rather be judged by 12 than carried by 6」的說法(我翻譯為:寧可被審判有罪,也不要被宣判死亡。)但偏偏在華語圈裡,常是以自嘲的口氣說著「打贏進法院,打輸進醫院」,反正怎樣都是輸。如果能讓有心防身的群體更懂得運用法律,更加empowered之後,會不會有一天,主流說法會變成「寧可進法院,不要進醫院」?


另外,我也從暴力型態的介紹得到很大的啟發。或許就是因為沒有區分社會性暴力、掠食性暴力概念,所以大家覺得最有效的防身手段,才會天差地遠。

一個人一生會碰到暴力事件的次數並不高,有些人只有碰過爭面子的社會性暴力,所以才會覺得「低頭道歉」或「口語情勢降溫」最有效,能靠談話解決,又何必靠拳頭。有些人則因為見識過更兇殘的掠食性暴力,在他來看會動用暴力的人,都是冷血、泯滅人性,無法溝通的,所以才會主張只能以暴制暴。

這很類似「瞎子摸象」的寓言故事,因為暴力是小概率事件,不常發生,因此我們對於暴力事件的理解範圍就像瞎子一樣是受到侷限的。以上提到的防身見解,其實也都是出於自身經驗合理推導出的結果,並不算錯;而《Facing Violence》給了我們一個機會,用更全面的視角來看待不同類型的暴力,以及不同的應對邏輯,將它們拼湊回真正的模樣。

因為受到這個章節啟發,我也更進一步的收集更多資料,並統整來自其他防身書籍的知識,自己寫了一個「認識暴力型態」的系列文章,在此向各位讀者自薦!


前面大家應該都能看出我對《Facing Violence》大致是推崇的,最後我也從比較批判性的視角來討論本書

首先,在本書的應對暴力的策略中,相對的缺乏「在事前處理」的概念與意圖,所以書中也找不太到類似於《Left of Bang》中的「事前預兆」,或《The Gift of Fear》中「預測暴力」的描述。也許正是因為作者的職業是獄警的關係,他所面對的衝突,都是必須親身處理的,因此「事前處理」的想法,就比較難出現在他的想法裡。

其次,雖然Rory Miller在描述暴力型態上有著獨到的見解,也因此備受尊敬。但他本人對於武術、徒手搏鬥的理解,很可能是錯誤的。這裡有一部他防身術DVD的預覽片段,大家不妨親眼看看,就知道我的意思了。特別是1:40片段中,Rory一手握著咖啡不放,只用另一隻手同時對付兩個對手,這完全是脫離現實。

此外,在reddit上也能找到一些貼文,是關於Rory Miller示範影片的評論,普遍而言評價都很低。只是影片已經設為私人影片,現在已經沒有辦法再去親眼確認,只能先相信reddit的輿論是公正的,並沒有故意要臭他。

即便Rory Miller在徒手搏鬥上的見解令人無法認同,但我仍然願意相信他在監獄的鎮暴部隊時,親身面對罪犯時的經歷,也因此,我仍相信本書關於暴力型態的彙整(這與是否擅長徒手搏鬥無關),是經得起驗證的知識。

但既然知道作者不懂徒手格鬥,書中其他與戰鬥有關的章節,最好都要重新驗證一遍,不能照單全收

舉例而言,作者在第三章講了很多口語情勢降溫的範例,或是在第四章介紹一些應對突襲的招式,這些我其實都是持保留態度的。 但至少關於OODA循環、僵直反應、戰逃反應的論述,都是能在其他書籍中得到驗證的是,因此作者的這些論述,我就會認為是可信的。

不論如何,最重要的還是從書中獲得成長!整體而言我會給予這本書正向的評價,因此向各位推薦。如果你也去讀了這本書,也希望你能從中獲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