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身書籍:《The Gift of Fear》(中譯本:恐懼,是保護你的天賦)

Authors
  • avatar
    Name
    自我強化筆記
發佈日期:
最後更新:
目錄

這本西元 1997 年出版的書,曾經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上蟬聯四個月的第一名。作者也曾經受訪於知名電視脫口秀、報章雜誌,透過媒體很廣泛的向大眾散播關於預防暴力的思想,因此在出版超過 20 年之後,這本書依然在美國社會上很有影響力。

原文書名 The Gift of Fear,直譯是「恐懼的天賦」,而舊版中文翻譯成「求生之書」(中國譯做「恐懼給你的禮物」)。我覺得這個翻譯也很不錯,因為這譯出了作者的核心思想:恐懼是一種求生訊號,人類內建的生存天賦。如何善用天生的恐懼,協助我們遠離危險、用於求生,正是本書的宗旨。

在開始說明書中的知識結構之前,先讓我們來聊聊這本書的一些背景,或許更能引發讀者對這本書的興趣!

1. 書籍背景

本書作者 Gavin de Becker,是美國的安全專家。 曾任美國政府、總統的安全顧問,他成立的安全顧問公司也曾服務許多知名公眾人物、演藝明星,在他們被跟蹤、收到死亡威脅時,協助維護他們的人身安全。此外 Gavin de Becker 也曾警方密切合作,協助建立一套危險評估系統,防範即將發生的家暴、謀殺案件。

作者除了在工作上常需要接觸暴力事件,他的成長環境也與暴力極其相關。Gavin de Becker 的母親染有毒癮,除了本身受過家暴,也會向作者和妹妹施暴,甚至曾經開槍打傷作者的繼父。即使在幼年時期親身經歷過暴力,作者最終在成年後將這段經歷昇華成應對暴力的能力,並把這份能力用於幫助他人免於受到暴力的創傷,這也是為什麼他寫出來的文字特別有份量。

另一方面,本書某些篇章的寫作口吻,會明顯的站在捍衛女性的立場上,這是因為受害者在統計數據上是以女性居多。在討論暴力事件時,如果還要強調性別平等,引用書中的一句話,就是「政治正確了,但統計上不正確」

畢竟從數據上顯示,暴力事件的受害者,仍然是女性佔大多數。書中作者也批判了當時美國社會中一些對女性的要求、刻板印象,另一方面也鼓勵女性不要受限於這些社會框架,而要更堅定的做自己,也更願意傾聽自己心中的恐懼,也就是求生訊號,免於自己受到暴力的傷害。也因此,這會是一本帶有一絲女性主義色彩的自助類型書籍

我明白有些人會對女權言論很反感,但別急著討厭這本書!其實書中的知識,是不分性別,所有人都能受用的。直到我寫下書摘的現在(2022 年),這本書除了依然在女性主義的網路社群裡廣被推薦之外,在更陽剛的防身、槍械的網路社群裡,也有很多人都在分享、討論此書。

在我自己的防身書單中,也有很多書籍都受到這本書影響,引用、借鑑了本書「分析暴力事件的事前預兆」的觀念。許多軍事色彩更濃厚的書籍,像是《Left of Bang》、《On Combat》,也都有受到此書影響,並引用這本《The Gift of Fear》。

希望以上的介紹能夠激起你想要更了解這本書的興趣!接下來就開始說明本書的知識架構。

附註:正因為此書有很高的知名度,自然也有一些批評者。除了討厭女權的男性之外,我在查資料的過程中,也發現有女權主義者寫文章批判此書。我會寫這篇書摘,自然是我覺得這本書寫得不錯;而我會寫這段註解,是希望讀者也能聽到一些不同的聲音,最後靠自己去評價本書!

2. 知識架構

本書的宗旨,就是恐懼是一種求生訊號,人類內建的生存天賦。本書會以這個核心思想為起點,逐漸向外開展論述。在這之前,先來介紹「恐懼是內建的生存天賦」這個說法的立論基礎。

人類是經過百萬年的演化,靠著物種間、物種內的競爭,最終成為地球上的優勢物種。 我們這個物種所能夠施加的暴力、惡意,程度遠遠超出地球上其他動物的想像。也因此經過物競天擇,能活到現代的人類,身上必定存在著判斷危險、暴力的本能,也就是恐懼。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有些時候會從另一個人身上本能的感受到恐懼,因為我們的潛意識清楚知道自己這個物種有多危險。

順帶一提,這種對於另一個人類的恐懼,也有其他書籍進行討論。在 Dave Grossman 的著作 On Killing、On Combat 中,使用了 Universal Human Phobia 一詞(直譯為「普遍人類恐懼症」)來描述。

2.1. 使用恐懼預測危險

也因為恐懼是天生的,作者認為我們的直覺,就是最好的危險預測工具。在各個領域中的被稱為專家的人,往往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培養出了一股敏銳精準的直覺。即使並未主動、有意識地去思考,大腦仍然會在背景接收並處理外界資訊,並能夠在瞬間導出正確的結果,而不需要用理性思維一步一步慢慢想。

就算我們不是哪個領域的專家,一般人的日常中,也經常在運用直覺進行預測。當我們在徒步或開車出門時,我們正是在用直覺預測另一台車的移動意圖。

城市裡每天都有幾千台車,帶著能夠殺人的速度在行駛,但大部分的行人並不會每一步都走的膽顫心驚。為什麼?因為我們有辦法判斷哪一台車是危險的、能夠預測那台車有可能會撞上來。即使高速行駛的汽車是我們恐懼的對象,但因為我們有辦法預測危險,大部分的人並不會因此感到焦慮、恐慌。

人的焦慮、恐慌,往往源自於未知。因為如果人們能夠像去預測車輛移動意圖那樣,去認識、學習犯罪的樣貌、並去預測他人的犯罪意圖,去掌握更多資訊,那就不會有那麼多人對暴力感到焦慮、充滿無力感。反之,當人們越是認為暴力與犯罪會突然就發生,完全不受控制;越是覺得壞人、瘋子要出來傷害人是無法預期的,這其實是把自己給無力化了,讓自己處於未知、被動的立場上,變得更容易被恐慌所支配。

心中感受到恐懼時,代表我們的直覺已經預測出危險即將發生,正在警告我們「情況不對勁」。這時我們該做的,是傾聽來自直覺、本能的聲音,一邊找出使自己恐懼的來源,確認危險在哪裡;並一邊展開行動,消除或遠離危險。

2.2. 不要壓抑心中恐懼

現在我們知道恐懼有什麼價值了,但問題是,很多人仍然會習慣性的去否定心中的恐懼,刻意忽略本能發出的警示。 原因有很多,可能來自個人的榮譽感、期望,會覺得承認恐懼很丟臉,對於自己會恐懼感到氣餒(怎麼自己還是這麼軟弱),或認為恐懼就是種需要努力克服、超越的東西,所以在心中出現恐懼時,就會想要去對抗它,而不是傾聽它。

此外還有社會的期望。我們從小被教育要做個「好人」,就算心中已經產生恐懼,覺得情況不對勁,還是要盡量用友善的態度對待周遭的所有人,不可以主動撕破臉。「對方什麼都還沒做,怎麼可以去隨便懷疑別人要做壞事?這樣太冷淡了,沒有人情味,也很沒禮貌。」

很多社會也會期望女性要懂得顧及男人的面子。所以在被搭訕、靠近、騷擾、觸碰時,就算已經感到不舒服,很多女性還是下意識的忍耐。留在原地,保持禮貌,告訴自己男性就是會有這種行為,一切是正常的;而不是跟隨心中的恐懼,喝斥對方停手、離開,或是快步遠離。

來自他人的觀感,也可能讓我們想要壓抑恐懼。如果有人公開表達自己會擔心暴力威脅,也正在試圖採取應對措施(例如去上防身課、購買武器),有時會引來他人的吐槽、訕笑。如果身邊的人有這種想法,我們可能會怕自己要是誤會別人是壞人,會被別人會笑是神經病、大驚小怪,因此不敢遵循自己內心恐懼的聲音。

或者就單純的是對於自身安全的責任意識薄弱。覺得發生犯罪事件時,沒有必要去擔心,交給警察、保全人員處理就好了,反正自己沒有能做的,也什麼也做不了。所以當犯罪事件真的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很多人會正常化偏誤影響,選擇去否認、壓抑恐懼。

以下是我個人的見解。如果能夠接受作者「直覺是天生的危險預測工具」的見解,那麼「刻意忽視恐懼」,等於是自己把身上的一件好用工具給拆掉,是一種弱化自己的行為。很多人錯以為忍受恐懼、忽略恐懼才是堅強,這是錯的!越是假裝不恐懼,越容易因為未知感到恐慌。真正的堅強,是在接受、面對恐懼的同時,還能夠保持沈著不恐慌!

2.3. 找出事前預兆

我們知道直覺是危險預測工具,也知道不要去壓抑恐懼了。但當我們感受到恐懼、直覺發現不對勁時,危險不見得會立即發生。有時歹徒不見得會立即出手攻擊,而是先藏起心裡的惡意,擺出一副善人臉孔,慢慢讓我們走入他的圈套裡才下手

這種情況下,我們可能會覺得直覺出錯了,於是又放鬆警戒。但這並非不經思考、習慣性的壓抑恐懼;而是因為當下觀察到的狀態看起來很安全,所以才會去懷疑直覺出錯。這正是歹徒期望的結果:一開始接觸時先裝得很友善,藏起獠牙,讓目標放鬆戒備,然後趁其不備時出手,更容易得逞。

但歹徒試圖隱藏惡意的伎倆,其實是欲蓋彌彰。要知道真正的陌生人之間是冷淡,互不在意的,一個陌生人就算什麼都不做,普通人本來就不會刻意去戒備他們。但如果有人刻意要營造一種無害的形象,這反而像是在一片空地上張貼「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標語一樣可疑。

所以作者整理出了一些歹徒隱蔽惡意的伎倆,這些正是一種犯罪的「事前預兆」(Pre-incident Indicator)。讓我們能在對方還未採取暴力行為之前,運用理性思維去進一步找出證據,證明直覺的判斷,也讓自己更堅定地建立戒備。

1. 裝熟(Forced Teaming)
2. 魅力與親切(Charm and Niceness)
3. 細節過多(Too many details)
4. 貼標籤(Typecasting)
5. 放高利貸(Loan Sharking)
6. 不請自來的保證(The Unsolicited Promise)
7. 對拒絕討價還價(Discounting the Word "No")

最後也強調一下,雖然歹徒會使用以上伎倆,但使用這些技巧的人不一定都是壞人。我們在職場中、在買東西、等日常互動中,可能也會看到有人使用這些技巧。

要記得預判危險時,除了預兆本身,情境也同樣很重要。我們不該一看到以上預兆,就一口咬定對方是壞人;而是在我們身處較危險的環境時,透過辨識這些預兆,能夠幫助我們更精準的預判危險。


本書的事前預兆,偏向在口語互動中,哄騙目標走進圈套的情境。還有一本防身書Left of Bang,討論的是另一套基於生理學、行為心理學,所整理出來的事前預兆,更適合預測立即性的危險,也歡迎參閱!

2.4. 預測暴力的發生

前面用直覺應對的暴力型態,大致分成兩種:

  1. 立即性的暴力,例如搶劫、傷害。書中提出的辦法,是相信直覺的判斷,並迅速採取行動,迴避危險。
  2. 透過口語互動引誘掉入圈套,雖然是面對面,但急迫性稍低的暴力(這稱為採用魅惑手段的掠食性暴力)。例如暴力勒索、誘拐。書中提出的辦法,是在直覺已經發出警報時,進一步找出事前預兆,說服理性思維這是危險,避免被花言巧語給迷惑。

但人們會面臨的暴力不只有以上兩種,我們可能也會碰到「並非面對面,且急迫性低」的「非立即性暴力」。舉例來說,我們可能和認識的人起了糾紛、結了仇,對方放話要對我們不利;或是不斷收到騷擾電話、信件、訊息,籠罩在對方的威脅之下。

放話恐嚇、長時間的騷擾,可說是一種低成本、高效益的暴力。加害者並不需要真的實施嚴重的犯罪行為(綁架、強姦、殺人),卻能夠引起受害者同等嚴重的恐慌,讓他們不停的擔憂著也許哪一天,加害者會真的前來實施犯罪。

還記得我們前面提到,恐慌往往來自於未知?就是因為受害者面對恐嚇、騷擾時,無法預測暴力什麼時候會發生,所以才會陷入恐慌。應對這種暴力時,作者提出了一套預測暴力的思維系統:JACA,幫助我們判斷暴力發生的可能性。

JACA 的四個英文字母,代表了四個預測面向:

正當理由(Justification)
替代方案(Alternatives)
後果(Consequences)
能力(Ability)

2.5. 探討更多暴力情境

本書最後的篇章,作者用來分析幾種犯罪情境,包括:

  • 威脅、恐嚇
  • 跟蹤、糾纏
  • 職場暴力
  • 家暴
  • 約會暴力
  • 暴力兒童、青少年
  • 針對公眾人物的暴力

針對這些情境,作者有什麼分析、洞見,我就不在此贅述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直接閱讀本書!

3. 思維轉變

介紹完書中的知識架構後,以下我會把作者在字裡行間想要傳遞的一些核心思維,用我自己的語言重新論述。

因為本書的一大重點,就是在事前預測暴力的發生。如果想要成功的預測暴力,那就需要讓自己接受書中的一個關鍵思維:罪犯、暴力者,和我們一樣都是人類

這些罪犯和我們都是同一物種,流著相同顏色的血,身心也依照相同的生理、心理機制運行。 歹徒之所以會產生犯罪動機的那條神經迴路,也存在於我們的大腦裡,正因如此,我們才有辦法充分理解罪犯,進而精準的預測罪犯。

也可以這樣比喻:有兩台同款、同規格的筆電,一台被歹徒用來進行網路詐騙,另一台則被一般人用來普通的上網、追劇,這兩台電腦的運行機制是相同的,只是執行的程式不同。即便歹徒的電腦被用來做壞事,我們依然知道歹徒的電腦採用的是相同的計算機架構與運作機制,因此警方的駭客也才有辦法理解並破解歹徒的電腦。

很多人會用「怪物」、「非人」、「禽獸」,來稱呼犯下令人髮指罪行的犯罪者,大眾也習慣以「腦子有病」、「不正常」、「瘋了」,來異化這些犯罪者,彷彿他們是正常人類中突變出的異類。

把罪犯視為異類、異種時,一般人就更好忽略「自己也可能成為罪犯」這個事實。當大家錯信彼此都是本質上無法施加暴力的人,關閉自己的恐懼時,會得到更多「安全感」,但並沒有變得更「安全」。

正視犯罪者與一般人之間的共通性,接受罪犯的思維中,也有一部份與正常人相似;正常人的思維中,也包含一些犯罪、暴力因子。 基於事實,接受恐懼,才能準確預測暴力、防範暴力。而不是活在安全感的幻想裡,麻痺自己的恐懼,最後在危險真的發生時,只能陷入恐慌!

4. 個人心得

這本The Gift of Fear,可說是提供了我一套防身的新思維。我和很多人都一樣,一開始對防身的認知就是「以武力反制歹徒」。為此,我們會去準備防身武器、到武館練摔練打、到靶場練槍。而本書提供的辦法,是一個新的維度,從內在思維著手,去做好應對暴力的準備。

本書針對非急迫性暴力的討論,也拓展了我對暴力情境的理解深度。因為我的原有認知是以武力反制,因此設想的情境大多是急迫性的犯罪,像是搶劫、劫車、鬥毆。然而以我觀察從小到大周遭的人來說,碰到非急迫性暴力的案例其實比較多。補足這類型犯罪的應對知識,相信對不少人來說,也會有顯著的幫助。

心態準備

本書唯一讓我產生部分懷疑的部分,是在面對立即性暴力時,作者認為靠著恐懼就足以應對。 我認為還要加上一些前提:這個人要對暴力有一定認知,心態上也預期危險可能會發生時,這個論述才會成立。

我推測:「生活中潛伏著暴力」,可能對作者來說和呼吸一樣自然了,所以他沒有討論這個前提。但對生長在和平社會中的人而言,這個前提可能是違反直覺的,需要刻意強調。

如果一個人毫無戒心,從沒想過自己有可能遭遇暴力,思維中根本就不存在危險這一概念,我不認為恐懼的本能會派上用場。 從很多監視器畫面也可以證明,立即性暴力發生時,很多人的本能反應,其實是愣住、呆在原地不知所措,然後讓歹徒予取予求的搶奪。

因此我始終認為,儲備防身知識、理解犯罪會如何發生、認識惡意的樣貌,是防身教育中必要的內容。 如果可以的話,也應搭配武術訓練、學習使用武器,親身站在對抗暴力的立場上,培養武力的同時,也強化對於防身的認知,這樣會更務實。

只有經過打磨的直覺,才能真正幫助我們應對危險!

女性主義色彩

最後,關於書中的女性主義色彩,作者這種希望女性變得自信、強大的論述,我非常喜歡,也樂見更多女性能夠擺脫社會框架,擁有堅定的自我。

讀這本書時,對我而言也是不斷提醒自己撰寫網誌的初衷:就是希望產生自信、強大的台裔、華裔群體。讀著別人的書,也讓我持續思考該怎麼論述、從什麼角度切入,才能更好的建立自己的影響力,達成我的目標。

我希望除了女性朋友,男性朋友也能從這本書中,得到面對暴力的知識、力量、勇氣,接受內心恐懼,不再被恐慌支配。獲得安全感的同時,也建立出真正的安全!

延伸閱讀

更多防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