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車安全:認識劫車的犯罪模式,並了解如何預防劫車!

Authors
  • Name
    自我強化筆記
    Twitter
發佈日期:
最後更新:

在疫情影響下,美國各地的劫車案件數量顯著增加。生活在海外的台裔、華裔,更應該提高警覺!這篇文章會介紹劫車案件常見特徵與套路,應對劫車時有哪些重要的考量,又有哪些預防觀念與備戰手段,幫助你做好準備,避免成為受害者!

2021年底前後,相關新聞報導:

文章封面圖片
目錄
1. 了解劫車
2. 劫車犯的套路
3. 真的碰到劫車時
4. 預防劫車
5. 結語

1. 了解劫車

首先,我們用以下5個問題,快速了解劫車。

  • 誰會劫車:通常是13~25歲之間的男性,多人犯案。
  • 為什麼劫車:變賣車輛與零件、好玩,想兜風、隨機犯罪。
  • 劫什麼車:大多是路上常見的平價車輛,少數是高級車。
  • 什麼時候劫車:非尖峰時段、車流量小的時段。
  • 在哪裡劫車:治安差的地區,在車輛會停下的地方,停車場、加油站、路口等。

首先,劫車通常至少會有兩名歹徒,比較少是單獨作案。 也許一名歹徒負責開車,在附近遊蕩,找到目標後,第一個人可以靠惡意逼車,困住目標車輛後,讓其他人下車去劫車。取得車輛後,兩台車(或好幾台車)一起離開。

此外,我們要知道不少劫車犯是未成年者。其中一個理由是他們還是少年,就算被抓,刑責也比較輕,因此有恃無恐(這也是為什麼組織犯罪、幫派要積極的吸收青少年成員,讓他們進行暴力犯罪。)不要因為對方未成年,就輕易的降低戒心,他們下手只怕是更兇狠,更不顧後果,也更可能只是為了一時好玩而犯罪。

相關報導:Juveniles Part Of A Huge Increase In Carjackings Across The Country

劫車通常會伴隨著暴力行為,毆打、拉扯、喝斥,是少不了的。但大致來說,歹徒想要的是車,不是要命。統計上來看,大部分的劫車受害者都會受到點輕傷,但通常不會受重傷或死亡。

也許與一般人的直覺不太一樣,但並不是開平價車款就不容易被搶,只有高級車才會被搶。相反的,中等價位的車款,因為市場需求大,零件流通量也大,劫車犯往往可以找到更多變賣管道。加上市場上零件總量多,就算零件上印有識別碼,相對來說也會讓追查變得不容易。

以下是2020年,全美前十最常被偷的車款。幾乎都是平價的小轎車,和俗稱皮卡車的pickup truck。雖然這是偷竊,不是劫車的統計,但畢竟偷車和劫車的最終目的是一樣的,這樣的數據仍有參考價值,也支持上述平價車款變賣管道更多的說法,所以才有更多人偷、搶。

或許你還是懷疑平價車變賣管道較多的說法,也有可能每一台車被偷的可能性都差不多,只是以上這些車款市佔率大、基數眾多,所以被偷的統計數字當然就比較多?

你要這樣想也ok,不論你覺得平價車是「更容易被偷」,或是「被偷的機率和其他車差不多」,最終都告訴我們「開平價車就不容易被偷(搶)」的說法是錯誤的!

2020年十大最常被偷的車款
資料來源:NICB,這個頁面可以進一步找到美國各州前十最常被偷的車款

劫車通常不會發生在交通尖峰時刻。這時有太多目擊者,周遭車流也多,歹徒就算搶到車,也不容易迅速離開現場,最後很容易落網。當車輛落單,附近沒有太多監視器、沒有太多車流,才是劫車容易成功的時機。

最後,劫車基本上會發生在車輛靜止時。要從一台行駛中的車把駕駛拖出來,自己再追上車子坐到駕駛座裡面,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劫車犯會趁著車輛必須靜止時下手,例如在停車場、加油站時。或是他們會想辦法讓目標車輛停下來,例如惡意逼車,先擋住目標車輛的去路,後續再實施暴力手段,把車搶過來。

也就是說,只要能繼續保持車輛的移動,就是對抗劫車最好的辦法。

2. 劫車犯的套路

知道劫車發生在車輛靜止時,接著來盤點劫車犯有哪些套路,避免落入歹徒的圈套裡!

最簡單的,就是趁車主上下車、或在後車廂放東西,沒有注意周遭的時候,透過威脅或直接用暴力手段,把車子搶下來。甚至有些人可能會不鎖車門或開著車窗,甚至是開著車門的停在路邊,歹徒很容易就可以直接上前犯案。這樣的事情常發生在停車場、加油站這些車子會停下來的場所。更危險的,是在私人或公寓車庫外埋伏,等著車主用遙控器打開車庫門後溜進去進行犯案,這時搶的東西可能就不只是車,還有家裡的貴重物品。

00:34趁著車主上車時劫車。

有些膽子大的歹徒,如果發現車主比較怯懦的話,也許會趁著十字路口紅燈時,人直接站到路中央,試圖用肉身逼車輛不要起步,類似路上的洗車強迫乞討,然後亮出武器指著駕駛進行劫車。(附註:這些強迫洗車的人被稱做Squeegee,等紅燈時,他們會自己跑來洗你的擋風玻璃,然後向車主索討現金,不付錢的話,可能會一群人圍住你的車不讓你離開,甚至拿清潔劑潑人或砸車。在Baltimore夏天的市中心很常見。)

稍微複雜一點的,會在路上製造一個讓車主需要下車的陷阱。例如,故意把車輛擋在道路上、或故意製造小擦撞(bump and run),讓車主停到路邊下車查看。這時候下車的駕駛通常不會熄火、鑰匙還插在車上,歹徒只要迅速坐進駕駛座,就可以直接開走。

或者是在公路上,歹徒假裝車子拋錨,尋求路過的車輛幫忙,對著來車揮手的可能是女性,看起來無害,而當好心人停下來,並下車查看時,其他同夥的歹徒就出現,把車子搶走,反咬這個好心人一口。

更凶一點的,會直接惡意逼車,擋在目標車輛前方,他們可能會直接在單向道路上停下來;或是在路口用好幾輛車包夾目標。在被困住,無法移動車輛的情況下,劫車犯可以開始拿鈍器破窗,甚至拿槍威脅,直接把車主拖下車。

00:45劫車犯試圖在路口用車包夾目標。

3. 真的碰到劫車時

歹徒會來劫車,必定是有備而來,而且是先發制人的一方(taking the initiative)。他們已經事前挑選了合適的時間地點埋伏、等候,可能也找了同夥相互照應,甚至準備了武器、槍枝。如果已經碰上歹徒,甚至是走入歹徒的陷阱裡,一般人是不可能處在劣勢中,還與歹徒戰鬥的。最好的作法就是盡可能保持車輛移動,迅速離開現場。如果真的逃不了,記得在劫車案件裡,歹徒的重點是車輛本身,因此還是應以人身安全為優先,配合歹徒的要求,交出車輛

雖然配合歹徒,仍然有可能受到傷害。但一般人如果選擇在劣勢中戰鬥,一定會受重傷。兩害相權取其輕,這樣來看,還是建議選擇配合歹徒。

畢竟車子被搶,只要有保險,還可以理賠;但讓自己受到重大肢體傷害,可不是金錢可以換回來的。再怎麼樣,都不值得為了一台車拼命,甚至是拼上同車家人的命

但不要把劫車和路怒症搞錯,在路怒症裡,對方的目的就是狠狠傷害自己,這時就要迅速進入戰鬥狀態。如果不清楚對方的意圖,先當成路怒症處理。

就算要交出車輛,也不是就兩手一攤任由歹徒擺佈。我們還是要保持思考並主動採取行動,以確保其他乘客的安全。特別是當車上乘客,家人朋友裡有老弱婦孺的時候,他們反應、行動可能比較慢,這時劫車時的潛藏威脅就不只是失去車子而已。要知道歹徒一旦進入駕駛座,下一步就是分秒必爭的離開現場。如果這時其他乘客還沒下車,歹徒可不會慢悠悠的讓他們逃難,他們很可能被迫留在車上跟歹徒一起移動

以上是真實發生的案例,底下這支影片,就是主駕副駕下車了,但後座乘客(老人與嬰兒)未下車,被迫和歹徒同行。這狀況很糟,對吧?

01:14發生在加油站的劫車。車上的嬰兒和老人來不及下車,被迫和歹徒一起移動。新聞報導

這種情況裡,我們無法掌握這些乘客最後會有什麼下場。這起事件算是好一點的,新聞報導裡說,歹徒在遠一點的地方放後座乘客下車了,所以他們最多就只是受到驚嚇。但如果更糟一點,也許乘客因為激烈反抗,被踢下行駛中的車子,也許被殺人滅口,甚至成為人口販賣(human trafficking)受害者,也都有可能。

碰到劫車決定要交出車子,在離開駕駛座之前,一定要先確保其他乘客已經下車了。駕駛應該趕快指揮其他乘客,從遠離歹徒的車門下車逃命。 此外,只要駕駛有鎖車門,至少會隔著一層鐵皮,比起歹徒直接進入駕駛座來搶方向盤,還是多少可以做出一些反應。駕駛在下車前應確保有帶上手機,以利後續的求救。也可以順手把引擎熄火、鑰匙拔掉,甚至是透過語言告知歹徒我們沒有要反抗、試著和歹徒保持對話,盡量創造出讓後座乘客下車逃跑的時間和機會。

在上面的影片裡,坐在副駕的丈夫在下車後,理論上應該趕快去幫妻子抵抗歹徒。選擇不戰鬥就算了,畢竟對方可能有槍,這丈夫看起來也不具備任何武力。但至少可以趕快打開後座車門,讓乘客逃出來,或是試著靠交談向歹徒表達自己會配合,使情勢降溫,讓歹徒不要再持續向妻子施行暴力,這樣多少能降低己方的損失。

影片底下的評論,幾乎所有人都唾棄那個從副駕下車,卻毫無作為全程旁觀的丈夫。但如果多看一些監視器畫面,會發現碰到巨大威脅時,大多數人都是處於傻在原地,不戰鬥也不逃跑的狀態。因為傻住,是一般人碰到暴力事件時的本能反應,也就是陷入戰鬥心態色碼(Cooper's color code)裡的黑色狀態

那些留言唾棄這名丈夫的人,在碰到事件時,說不定也一樣會傻住。我希望大家從這起案例裡學到的是,只有接受紮實的訓練、進行自我強化,我們才能在狀況中有效保護自己與所愛的家人。

4. 預防劫車

如果要等到劫車犯真的動手才要開始應對,那就為時已晚。應對劫車最好的策略,絕對是預防!不論身上有沒有武器、自己善戰與否,戰鬥永遠是最後的選項。

平常在外行走、開車時,應該要保持狀態意識(situational awareness),充分掌握周遭發生了哪些變化與自身現況,並儲備經驗,學會判讀危險預兆,能夠及早發現異常,就能在事前迴避危險,將悲劇扼殺於搖籃中。

再次強調,劫車會發生在車輛靜止時,這會是我們預防劫車的核心思想。以下針對車輛必定會處於靜止的情況,來介紹預防劫車有哪些具體做法。

上車時

走到停車場,要接近自己的車子時,注意附近是否有人站在定點或在附近徘徊。用常識和經驗,就能判斷出這是一件異常行為。因為一般人在停車場裡,幾乎都會處於走動的狀態,而且會有明確的移動方向,不是要走向建築物,就是要走回自己車上。停車場裡沒有商家、沒有餐廳、也沒有空調,只有一堆汽車廢氣,正常人根本沒有理由要長時間待在停車場裡。如果有人在停車場裡保持靜止或漫無目的的晃來晃去,是很反常的行為,應該提高警覺,這時候可以進入橘色的戰鬥心態,並伸手去握住口袋裡、包包裡貼身攜帶的防身武器。

如果真的覺得危險,發現對方有人數優勢,看起來散發惡意,甚至是可能有槍,不要逞強、硬著頭皮前進。原地折返,走回建築物裡觀察、並尋求幫助。臨時改搭計程車或Uber回家,隔天再回來看車的狀態,也是一個辦法。或是建築物裡有配置警衛的話,也可以請他護送自己走到車上。

要開門準備上車時,不要門一開,馬上就要一腳踏進駕駛座。先Check six看看背後,也環顧周遭是否有其他人、車輛試圖靠近,才坐進駕駛座裡,很簡單的多看一眼,就可以避免自己有機可趁。在外面開啟後車廂上下貨時,也是同理,別忘了這些必然會轉頭看向車輛內側的時刻,就是車主的破綻,要特別當心。

坐進駕駛座之後,應迅速將車門上鎖,就算是在自家車庫、院子也一樣。不少劫車事件,就是趁著剛上車時車門還沒鎖,直接打開車門就能行搶。如果我們的車門是鎖上的,那就不會發生歹徒來搶方向盤的狀況,我們也就更容易直接駕車迅速離開現場。

下車時

停車時,要善選停車位置。應該選擇照明充足的位置停車,例如室外停車場靠近燈柱的位置。除了下車時方便確認四周,稍後要上車時也更容易察覺周遭變化,協助我們保持良好的狀態意識。停車位置不要太偏僻,靠近建築物出入口、電梯的位置,通常人流會比較多,也更容易處於建築物的監視器視野內。

停好車後,不要馬上就熄火下車。如果真有人懷著惡意要接近,車體本身就是一種屏障。不要在對於車外情況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就輕易的捨棄掉這項戰術優勢,也就是下車。先充分留意四周,也用後視鏡檢查死角,確定周遭情況後再下車。如果察覺到周遭有異狀,那就直接離開停車格,去找別的車位。

停好車後,在引擎持續運轉的狀態,先環顧四周有哪些人。要將引擎熄火時,注意這些人是否在熄火的瞬間突然有動作?這代表他們正在關注自己的動向,而且很可能已經做了一些事前準備。這時建議重新發動引擎,迅速離開現場。

只要離開駕駛座,就算時間很短,養成習慣不要把車鑰匙、手機、貴重物品留在車上,並確實鎖上車門。 尤其是在自助加油站下車操作機台時,引擎本來就要熄火,如果是使用傳統機械式鑰匙發動的車,那就也一併也把鑰匙抽出來再下車。(感應式的車鑰匙,通常本來就會留在口袋裡,自動就會貼身攜帶。) 多一個簡單的步驟,就可以消除掉自己的可趁之機。

下車後,不管車裡有沒有其他乘客,迅速鎖上車門,才去操作加油機台。不要讓歹徒有機會直接開門接觸車上乘客,讓他們暴露在風險下。

要進入加油站時,先確認過加油站附近有哪些人和車,他們的舉止是否異常,判斷沒有威脅才選擇停留。而在等待加油的過程裡,加油站仍然會有人車進出,這時候不要只是盯著加油機台跳表。我們可以在上鎖的車子外稍微走動,取得更廣泛的視角,持續確認周遭是否有異常,有沒有奇怪的人試圖接近,保持良好的狀態意識。

00:34加油時,別讓歹徒有機可趁。

如果下車後,需要從後車廂搬運貨物,也要特別注意周遭是否有可疑人士。如果你雙手拎滿大包小包,一邊從車裡走下來,對歹徒來說就是一個下手的大好機會。要消除這個破綻的話,最簡單的做法就是結伴同行,多幾個人一起行動,大家可以互相幫忙搬東西,也有更多雙眼睛環顧四周,歹徒自然不好下手。

如果是獨居,不妨考慮買一台菜籃車或推車,把雜貨放在裡面搬運,這樣只需要一隻手就可以拉著雜貨移動,替另一隻手創造出空檔,可以在發現潛藏危險時,及時伸手去握住防身武器。

行車中

正常開車時,需要留意的是車輛暫時處於靜止的時候,例如在路口等紅燈時。不管是來乞討、來強迫洗車、或是劫車的人,通常會守在十字路口等待。要開向紅燈路口時,我們就可以先用看看路口、安全島上有沒有人在守株待兔。這些人的行為通常會顯示出對於來車過度的關注,例如視線緊盯著即將停下的車輛不放。

如果察覺到路口的人有異常行為,即使是紅燈,只要前方沒有其他車輛,我們也可以選擇加速離開,這樣一來劫車犯也無計可施。

在一般碰到紅燈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慢慢的滑向前方的等候車陣,不需要緊貼前車,馬上就加入前方等候的車陣。這樣可以延遲我們和路口的埋伏者的接觸;和前車保持一定距離,就是保持車輛的操作自由度(freedom of maneuver)的關鍵,如果前方真的發生了什麼事,還保有轉圜餘地,能夠加速衝刺,或是倒車、切車道離開。

偶爾在駕駛中會碰到需要臨時下車查看的情況,例如碰到事故,自己的車和別人發生碰撞,或是要下車去查看事態或協助他人時。別忘了歹徒的劫車套路裡,其中一項就是設計讓駕駛下車的圈套。所以只要一下車,就養成引擎熄火,拔掉鑰匙並鎖住車門的習慣,別讓自己有機可趁。

如果是被後方車輛撞上來,試著用後視鏡去觀察後方駕駛的神色,正常來說,這種情況是後方駕駛的責任,他們應該會露出驚訝、懊惱、恐慌、抱歉的表情。如果發現後方駕駛異常冷靜,甚至似乎是在等我們下車,那就值得懷疑一下。不要急著自己先下車,可以先等對方下車後,我們再下車;或是我們先從窗戶伸出手示意對方下車,觀察對方反應,再做出行動。

臨時需要在路邊停車時,盡量不要停得太久,也盡量停在有其他人、有監視器的場所。真的需要路邊停車時,別忘了保持狀態意識,留意周遭變化。

如果在行駛中要留意其他車輛,最優先需要留意的是前方的車輛。因為他們可以惡意逼車,擋住我們的去路,限制我們的去向,強迫我們停車。但只要把握住與前車保持距離的原則,就能替我們創造出反應時間與操作自由度。試著繞開前車的阻擋,並搶佔對方前方的優勢位置,然後儘速離開現場。

00:27保持車輛移動,有必要就用倒車拉開距離!

如果歹徒是徒步持槍要攔車,我們可能遠遠就能看到路的正中央有人站著不動,那就試著保持距離、倒車、或繞開,或是前方沒有其他車輛的話,就直接踩油門加速往前衝,逼歹徒自己讓開,歹徒如果不閃,撞到他也沒關係。千萬不要停下來,這就是他們最想看到的結果。

00:26就算歹徒持槍站在路中間,也不一定非得要下車,保持車輛移動也是很好的選項。

歹徒就算真的在這時候開槍,甚至是邊跑邊開槍,只要車輛保持移動,有射擊經驗的人都知道,要命中移動的目標是很困難的,槍手自己如果也在跑動,那就難上加難。要是還有一台高速移動的車正朝自己衝過來,歹徒更是倍感壓力,更難有效瞄準。除了增加射擊難度,移動的車輛,也更容易使彈道和射擊表面不是完全垂直,就有一定機會將子彈彈開,而不是貫穿車體鈑金,造成乘客傷亡。

所以再次強調,保持車輛移動,就是預防、應對劫車最好的策略

5. 結語

以上就是預防劫車的具體策略了!這些策略基本上足以應對99%的情況,但還是會有剩下的那1%,是我們必須戰鬥的時候。如果你想知道碰到劫車,需要投入戰鬥時該怎麼做,歡迎閱讀這篇劫車備戰策略

最後,我再多說個幾句。

常見的「防身教學」,往往都太過專注在「招式」或「武器」上,總要教人用某某招式怎麼掙脫、對付歹徒,但往往缺乏關於原則、策略的統整,也鮮少從會資料中歸納出常見犯罪模式、套路。

我認為真正適合一般人的防身策略,重點在於要怎麼快速、有效的去觀察周遭、預判危險,幫助我們提早發現威脅,並提早做出反應,就能讓自己和家人從一開始就遠離危險;而不是以進入戰鬥為前提,要大家去練某某招式,或運用某某武器。

如果這樣的防身知識是你想了解的,歡迎關注本網誌的社群帳號,我會不定期發佈防身觀念!

延伸閱讀

劫車 進階內容:

更多 車輛安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