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尾隨車輛跟蹤我們時,該如何處理?

Authors
  • avatar
    Name
    自我強化筆記
發佈日期:
最後更新:

講在前頭,不管是在開車或徒步移動,如果你突然有種被跟蹤的感覺,請相信自己的直覺,不要刻意去否定它,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想太多、太膽小、敏感之類的。

在經年累月的日常通勤中,我們很可能早就累積了10000小時以上的步行時間、3000小時以上駕駛車輛的時間。這代表我們其實很清楚「正常」的通勤該是什麼樣子,即便我們並沒有刻意去意識到這件事。

在這10000小時以上的步行、3000小時以上駕駛的過程中,我相信大家沒有在每次通勤的時候,都覺得有人在跟蹤自己,不然早就精神耗弱了。既然知道了我們很正常,不會沒事亂發神經,那如果某一天、就這麼一次,心裡就是有異樣的感覺的話,就請相信自己的直覺判斷,一定是環境裡有什麼異常。

先能不去否認自己可能被跟蹤了,我們才好來談碰到尾隨車輛時該怎麼處理

文章封面圖片
目錄

1. 為什麼有人要尾隨我們

應對犯罪的第一步,就是去了解犯罪型態,進而依據已知事實去建立防衛策略。如果總是迴避談論、拒絕認識人性中的惡意,讓自己對於犯罪一無所知,很容易就會受情緒影響,一想到這些歹徒,心中就充滿憤怒、厭惡、懼怕的情緒,這樣是無法真正做好防身的。

一種尾隨的原因,可能是出於路怒症(Road rage)。 也許是對方被超車、沒有被讓道、或被按喇叭不高興了,覺得沒面子,總之對方因為一些小糾紛心態炸裂,想要發洩憤怒。 於是對方惡意逼車、緊跟在我們的車子後方,故意來逼迫我們、要攔車,甚至後續還會動用暴力,就是要狠狠傷害我們。

類似的狀況可能也會發生在出於歧視、仇恨犯罪的動機。 對方發現自己的生活區域中,有他看不順眼的人,可能是族裔、性取向、宗教、政治立場不同。於是對方就想去找麻煩,用恐懼和暴力,把他看不順眼的人給逼走。 而這時尾隨車輛是他們其中一種霸凌、挑釁的手段,他們可能也會透過跟蹤,掌握更多目標會出沒的地點,未來做出更進一步的騷擾(例如故意破壞建築、車輛,寄匿名恐嚇信,打恐嚇電話,潑油漆或塗鴉等等)。

同樣會這樣跟蹤,並收集個人資訊、住址的人,也可能是我們之前和別人有私人恩怨,對方為了日後報復,所以想要掌握這些資訊;或者對方是因為感情而糾纏不休,例如單方面的追求者、已經分手的交往對象。

又或者,對方尾隨我方車輛的目的,是為了在稍後進行掠奪。可能是要搶我們身上的值錢物品、入室搶劫、要劫車、甚至是綁架或性侵。

之前就有發生過在舊金山的旅遊景點,歹徒確認到遊客身上有值錢的相機後,尾隨遊客車輛,在遊客的家門口持械搶劫(新聞連結)。 或者歹徒尾隨目標車輛,半路上一有機會,就趁機打破車窗把值錢的物品搶過來(新聞連結)。

上述的例子偏向投機性犯罪,兩三個歹徒發現有機可趁,臨時決定來幹一票;但有更多的尾隨搶劫其實是以組織犯罪的型態,有計劃、有規模的在發生著,且越來越常見。現在有個新名詞Follow-Home Robbery,專門用來描述這種犯罪類型。

幫派份子專門盯上出入高級餐廳、高檔商店的有錢人,尾隨著他們的車輛,伺機進行搶劫。歹徒透過分工合作進行搶劫:有人是眼線,負責確認目標位置,並通報給其他幫派成員;有人負責拿著槍械,去接觸目標,執行搶劫;有人負責當車手,除了進行跟蹤,同時也在完成搶劫後,確保所有歹徒能迅速離開現場。

尾隨搶劫發生的地點也不限於露天的獨棟房屋、或沒有門禁的停車場、道路上,也有案例是發生在獨棟房屋的鐵閘門內側,趁著屋主開門通過的時候闖入;或是在公寓的室內停車場、電梯門口、電梯裡。

相關案例報導:[1] [2] [3]。 關於這種組織性尾隨搶劫,也可以參閱以下這篇統整了多起事件的新聞報導。

關於美國洛杉磯,越來越嚴重的Follow-Home Robbery(尾隨搶劫)的新聞報導。

更多關於組織性尾隨搶劫的綜合報導:

2. 應對尾隨車輛

介紹完尾隨車輛背後的深層動機,我們可以歸納出歹徒在跟蹤車輛時,大致有這幾個短期目標:

  • 想要知道我們住在哪
  • 想要找一個下手掠奪的好時機
  • 想要把我們攔下來

那麼我們防衛方的任務,除了讓歹徒停止尾隨行為外,也包括不要讓歹徒達成上述任何一個短期目標。

2.1. 確認自己被跟蹤

在我們察覺到自己似乎被跟蹤了,下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迅速的確認對方是跟蹤者。

如果對方駕駛方式很粗暴,且針對我們展現了明顯的攻擊性(試圖逼車、超車,按喇叭),那就已經確認對方是跟蹤者,而且是出於路怒症而進行尾隨。

如果對方的駕駛沒有展現露骨的攻擊性,我們可以在接下來的路口連續轉三個彎,看看對方是不是還跟在後頭。如果是在高速公路上,也可以先下交流道後,馬上再回到高速公路上,觀察對方的反應。

普通開車的時候,我們本來就會時不時查看後視鏡,確保行車過程中的車輛周遭狀況。而在這個緊急狀況下,更是要積極主動的頻繁查看後視鏡,保持狀態意識,且因為環境中已經存在威脅,我們可以調整成橘色心態,有對象的進行戒備。

2.2. 改變行進路線

文章開頭處,我們提到要相信自己的直覺,不要下意識的否認心中的懷疑。那為什麼真的碰到狀況時,又還要再多做一次確認?

這個確認的行為,可說是一道保險。畢竟突然碰到威脅,人們可能仍會受到「正常化偏誤」(Normalcy bias)影響,即使理智上知道要相信直覺告訴我們現在危險發生了,要趕快切換到戰鬥狀態,但實際上如果沒有經常接受訓練,突然碰到狀況時能真的把心態切換過來的人恐怕不多。多一個確認的動作,可以在這個情況下更好的說服自己「真的出事了」,趕快行動起來。

而就算我們是能夠相信直覺,立即切換心態的人,多做一次確認也完全沒有任何損失或浪費。在我們完成以上的確認,例如連續轉三個彎後,很自然的我們就會偏離原本的行進路線,而這正好就是應對跟蹤者的下一步。

在被跟蹤的情況下,絕對不要繼續前往住家,或是學校、公司這些地方,結果把自己日常活動的地點暴露給跟蹤者,或者是讓歹徒尾隨著我們,進入有門禁管理的區域(例如公寓的停車場)。

建築物沒有腳,一旦被對方知道自己的確切地址,那就很難避免歹徒後續自己找上門來,躲也躲不掉。甚至歹徒找齊更多人手,設好陷阱,在這些地方堵人,那就麻煩了。

偏離原本的行進路線後,我們可以導航到附近的警察局,並且立刻報警。當對方沒有展現出明顯的攻擊行為,只是在跟車時,我們也很難具有動用武力的正當性。如果要讓對方停止尾隨,一個比較有效的辦法,就是讓警察出馬。

對方想尾隨我們?好呀,那就帶著他一起去警局報到!

2.3. 報警

不論是在路上就發現跟蹤者,或是在抵達目的地,把地址暴露給歹徒後才發現,都應該要報警

路上發現尾隨車輛的話,警察通常會指引我們開到某個地點、某個分局,我們也有機會提供車牌、車輛外觀特徵等資訊,讓他們更有效地去追蹤歹徒車輛。

如果真的把地址暴露給歹徒的話,報警之後,警察可能也會承諾短時間內增加在周遭巡邏的頻率(雖然會不會真的照做不好說)。下車後,我們也可以找出行車記錄器中帶有歹徒車輛資訊的畫面,並提供線索給警方去辦案。

2.4. 被跟蹤時的駕駛原則

將目的地改成附近的警局之後,我們仍然會處於駕駛狀態一段時間。這時候要注意,我們不希望被攔車,或是讓車子停下來,提供歹徒一個發生路怒症或搶劫的機會。所以我們也應盡量避開紅燈、避開塞車,畢竟移動中的車輛,比起靜止車輛更難對付。

我們也應盡量保持處在尾隨車輛的前方,因為這是戰術上較具有優勢的位置,後車的移動往往受到前車的牽制。

如果對方是嚴重的路怒症,不斷試圖超車、逼車,把我們攔下來,那對方勢必要處於我們前方,才能擋住我們車輛的去路,並靠著惡意的煞車,強迫我們停車。 至於要怎麼應對這種攻擊性強烈的路怒症駕駛,已經超過了車輛尾隨的範圍,之後再用另外一篇文章做討論。

因此,如果對方沒有露骨地展現惡意,現階段仍是靜靜地保持尾隨的話,先維持原狀直到抵達警局也沒關係,不需要刻意把停車到路邊、或是讓道給對方超車。 歹徒既然開始跟蹤了,除非我們把它甩掉,或是尾隨車輛被警察攔下來,或是對方氣消了自己放棄尾隨,不然我們自己單純的停下來,根本不可能讓歹徒自己放棄跟蹤。 這麼做也只是暴露了我們已經發現對方在跟蹤的資訊,或是給對方攔車、打劫的機會。

如果真想靠自己甩開尾隨車輛,我們也許可以透過穿梭車陣,讓尾隨車輛的駕駛無法緊跟我們,其他車輛也可能會形成視線的阻礙,讓我們消失在他的視野中。或是我們也許能趁著交通號誌燈切換的時間差,趁黃燈或紅燈時闖過路口,藉此脫離被尾隨的狀態。

真的對自己的駕駛技術有自信、也判斷不會撞到其他車輛的話,這也是一種解決辦法。(但當然這比較危險,所以讀者應自行判斷)脫離尾隨後,我們可以過一段時間之後,再繞遠路回家,不會中途又撞見跟蹤者。

3. 結語

我非常希望讀者讀這篇文章時,是還沒有被任何人尾隨跟車過,各位是防患於未然的去做防身準備。

但如果讀者是已經被尾隨,甚至是被尾隨到家後,才查詢相關資訊而發現我的文章的話,也希望你能迅速平復心情。至少你有發現自己被尾隨了,而不是被跟到住家地址了還完全不知情,那就還有補救空間。

請記得一定要去報警,讓公權力能多少來協助自己。如果有足以信賴的家人、朋友、甚至是鄰居,也請讓他們知道自己被尾隨這件事發生過。來自親友的關心,是讓自己跨越不安全感的一帖良藥,來自外部、未知的惡意所引發的恐懼,可以讓他人一起分攤,幫助自己重新建立面對犯罪的勇氣。

我也建議要開始在房屋、車輛上加裝監視器、警報器,補強目前生活中的安全措施。或許也可以考慮養一隻狗,這些都可以讓我們更早察覺到周遭的異常。

行有餘力的話,我也建議開始去學習安全、防身知識。也提醒你,防身和武術雖然有重疊,但它們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情。就算你不想武裝自己、不想練什麼防身招式、也不想買槍,或在身上攜帶防身用品,也還是有很多防身原則可以學,讓我們預防危險的發生。

如果你願意武裝自己,那當然再好不過。除了讓自己獲得反擊的能力,更有效的維護人身安全,武裝自己的過程也常常能達到「培力、增能」(Empowerment & Enabling)的結果。我們可以不必懷著要報復歹徒的念頭,用仇恨與憤怒去武裝自己,而是為了讓自己生活變得更美好去武裝自己,並積極的進行自我強化。

以上這種「為了自己過得更好」的想法,正是我寫作這些防身文章背後的核心思維。我認為只有在一個人能重視自己之後,才會發自內心的想要變強,追求更好的自己。因此我希望透過撰寫防身、槍械相關的文章,傳遞這樣的思維,進而讓更多人都能變得強大!

延伸閱讀

今天這篇文章談及了兩種常見的防身情境,一個是跟蹤,另一個是車輛安全。讀者如果有興趣更深入的了解,歡迎繼續閱讀以下文章:

更多關於 車輛安全的情境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