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實際案例說明:掠食性暴力的歹徒,是不可能和他溝通的!
- Authors
- Name
- 自我強化筆記
發佈日期:
最後更新:
面對暴力威脅時,一般人很容易面臨一個兩難:到底要不要試著先和對方溝通,等到談話真的無效,才採用更強硬的手段?
畢竟孩子們從小就被教導「動手是不對的」、「碰到衝突要和對方溝通」,又加上輿論、民情、與法律都是譴責暴力的,也難怪在多數人的價值觀裡,「武力」常被認為是粗鄙、低下的;而能夠靠溝通技巧平息衝突,「化干戈為玉帛」、「創造雙贏局面」則被認為是文明、高尚的。
但要靠溝通平息暴力事件,其實難度很高,需要機智也需要勇氣,不可能每個人都是談判專家,都能臨危不亂。加上人是自私的,如果不計後果,讓我們選擇要冒著風險去溝通,還是乾脆直接動手,相信有不少人會為了保護自己與重要他人的安全與利益,選擇直接動手。
於是,現實考量,與從小建立的價值觀,就此產生矛盾。為了兩全,才會產生「要優先嘗試溝通,真不得已才採用強硬手段」的主張,而下一個問題來了,要嘗試溝通到什麼地步,才能改用強硬手段?這個問題大概永遠不會有答案,這也是為什麼在網路上總能看到鍵盤戰士們吵成一團,但終究不會得出結論。
面臨這個兩難,防身者該如何應對?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暴力至少可以區分出兩大型態:社會性暴力、掠食性暴力。而這篇文章要告訴各位的是:在面對「掠食性暴力」時,絕對不要試著去和歹徒溝通,一定會徒勞無功。從一開始就不必擔心,直接採取強硬手段(戰鬥或逃跑)就好。
以下會舉出好幾起實際案例,一步步解釋到底為什麼!
目錄
1. 華裔車上遭搶
這起搶劫案因為發生在車內,犯案過程完整的被行車記錄器錄了下來。影片中,我們可以清楚聽見車主和歹徒交談的內容。
影片的50秒左右,我們可以聽見車主重複了好幾次We don't have wallet(我們沒帶錢包)
,而歹徒仍不斷重複Give me your wallet(給我錢包)
。 接著車主繼續服從歹徒,表示We have some...(停頓)...little cash..(我們有...一點小錢)
時,仔細聽你會發現,歹徒只聽到前半段We have some...
,知道車主有點什麼東西之後,就直接命令車主交出來了,根本沒管那東西是什麼。
最後歹徒不斷說著Give me all, everything, everything(全部給我,全部,全部)
、Give me the phone(手機給我)
、Give me that too(那個也給我)
,把所有能拿走的都搶了,最後才離開。車主到底確切說了什麼,歹徒其實根本不在意。
這段實際影像很清楚地讓我們看見:掠食性暴力的歹徒根本無法溝通,他們之所以說人話,只是為了單方向的命令受害者,進而達成他的目的而已。他們從一開始就不打算要聽受害者說的任何話,唯一期望的,就只有受害者乖乖配合不反抗。所以說什麼談判技巧、口語情勢降溫,在面對這些掠食者的時候,通通不管用。
也因為這起車內搶劫案,受害者是華裔。這時有些人可能懷疑,是不是因為歹徒和受害者屬於不同族裔,所以歹徒才不想溝通?還是說歹徒覺得華人、少數族裔好欺負,所以才這麼不尊重人?
都不是。歹徒之所以無法溝通,源自於稱為「他者化」的心理活動,這個稍後會介紹。 現在,先讓我們來看看下面這一起入室搶劫與綁架案件,這起案件中的歹徒和受害者,都是非裔美國人。
2. 室友持槍入室搶劫並綁架
在這起案件中,歹徒和受害者曾是室友,而事件發生前,受害者要求歹徒搬出去,推論是過程中起了爭執,於是引發了這起事件。歹徒持槍進入屋中,搶走了受害者的槍、勞力士錶、以及6000美元。接著歹徒綁住了受害者的手腳,將他丟到後車廂後,開著車離開(推測是要移動到偏僻的地方殺人滅口)。最後是受害者自行掙脫了膠帶後,趁著車輛暫停時,逃出後車廂求救。
以下是歹徒闖入時,室內監視器記錄下來的犯罪過程,我們可以清楚聽見雙方都說了些什麼。
影片中我們可以聽見歹徒進屋後,像是跳針一樣不斷重複著On your knees(跪下)
。受害者看見過去的室友做出這種事情,也不斷試圖和對方把話說開,一直問歹徒What's the issue?(怎麼回事?)
因為犯案途中,歹徒把監視器的電源拔掉了,所以留下來的記錄只有剛開始的這30秒。而相信大家都看得出來,這段過程根本就不能算是在進行對話。而根據新聞文字描述,我們之後事件的後續發展,是歹徒完全主導了情況,所以搶走了財物,並把受害者綁架到車上。
從中可以發現,這兩人除了語言相通,膚色相同,還是相互認識、曾經一起生活的人。但在起了殺心之後,這些共通點都被拋諸腦後,歹徒在犯罪過程中,依然拒絕與受害者溝通,只想要他乖乖服從。
而且根據新聞描述,歹徒和受害者都曾經是大學的美式足球員,由此可以推論他們的體格、運動能力都不差。所以歹徒是因為受害者看起來好欺負,所以才拒絕與之溝通嗎?恐怕不是。
和第一起事件相互比較後,這兩起事件說明了,導致歹徒無法溝通的原因,並不是單純的族裔差別,或是覺得對方好欺負的問題。背後真正的心理機制,是所謂的「他者化」。
以下是相關新聞連結,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從文字描述中拼湊出事件全貌。- Surveillance Video in Robbery, Kidnapping Investigation at 322 Eado Park Circle
- 'I was confused, scared, nervous' | Man says roommate robbed, kidnapped him at gunpoint
- Former Texas State football player robbed and kidnapped at gunpoint by his roommate (SCARY VIDEO)
「他者化」是什麼?
他者化,是掠食性暴力中,歹徒能無情施暴的一大關鍵。根據維基百科,他者化的定義是「標籤及定義他人為一個次等人的化約性行動」,換言之,透過把對方劃分到「非我族類」,甚至培養出對目標的輕蔑、仇恨,有助於攻擊者合理化自己的暴行,使自己感受不到罪惡感,傷害他人時的心理負擔便會更小,更能冷血的無視目標的求饒、哭喊,並以更慘忍、致命的手段的施加暴力。
如果這些心理學名詞、文謅謅的描述太抽象,那我改用比喻的方式來說明,或許更容易理解。如果你自認在戰爭爆發時,為了守護自己的家園,自己有辦法狠下心來開槍殺死敵人,這「狠下心來」的心理活動,就可以說是「他者化」。 正因為狠下心了,所以能夠關閉同理心,在聽到敵人的哀求、看見他們驚恐的表情時,才不會因為良心譴責產生猶豫,妨礙自己投入戰鬥。
歹徒在施暴時,背後自然是沒有「守護家園」的大義,但心理活動也很相似。正因為關閉了同理心,將對方視為「他者」,自然就沒有理由去對話、談判,更別提什麼創造雙贏局面,這些可能性在壞人心中起了歹念的那一刻起,就是不存在的。
3. Uber駕駛遭到乘客持槍劫車
我們接著來看這起劫車案件。這名Uber駕駛在座位上被乘客持槍抵著頭,命令他下車。
影片中可以很清楚的聽到,歹徒就像唱饒舌歌一樣,不間斷的碎嘴叨念著Get the fuck out of the car(幹他媽滾下車)
、Get out or I kill you(下車不然就沒命)
。過程中駕駛說了一些話,表示I don't have money(我沒錢)
,但歹徒一律無視,只是像機器一樣繼續重複著命令,然後自己開始動手試圖行搶。
我們也可以從歹徒連珠炮似的口語內容中,發現歹徒的精神狀態是非常緊繃的。畢竟要犯罪、施暴,其實就是進入戰鬥情境,歹徒也當然會充滿壓力,這也顯示歹徒的大腦極有可能是處於「戰逃反應」(Fight or Flight response)下,此時他的認知能力受到限制,沒有辦法像平常一樣正常的思考、溝通,這時他的思緒完全被打劫的事情佔滿了,沒辦法再去想其他事。
整理一下
前兩起事件,凸顯的是「他者化」的影響,我們可以看到歹徒相對冷靜一些,但並沒有意願要進行溝通,無視了受害者說的任何話。而第三起事件則是凸顯出「戰逃反應」的影響,歹徒處於壓力下,思緒被戰鬥情境塞滿,因此無法進行溝通。
而一般暴力犯罪裡,「他者化」和「戰逃反應」很可能會同時發生,也就是說,歹徒除了「不想」溝通,也「沒有能力」進行溝通,可見在這種情況下,想要靠談話平息暴力,根本不切實際!因此,面對暴力時,我們需要對話之外的其他手段。
講到這裡,有些人可能又要質疑:才找了三起案例,就想要證明歹徒無法溝通,數據也太少了吧?
今天之所以案例這麼少,是因為有錄音,而且收音清楚的監視器影像並不多,大部分的監視器畫面甚至根本沒有錄音,只有錄影畫面,所以歹徒的對話內容很少能直接被錄下來,成為第一手資料。
但根據大量錄影所拍攝到歹徒與受害者的互動情形,加上暴力案件中當事人的口述,其實就足以證明歹徒無法溝通的情況,本來就是佔大多數。 而這三起案例是透過更具體的影音內容,來強化以上認知的。
也許有人還是想追問:會不會有例外,世界這麼大,總能找到一兩個可以溝通,說服他放棄施暴的歹徒吧?
是,例外是有的,有些歹徒心理的「他者化」、「戰逃反應」程度可能並不完全,所以話語還能產生一些影響。但別忘了,他們是極少數,但偏偏這些例外狀況就是因為不尋常,更容易在眾人心中留下印象,才會讓某些人過度聚焦在極端案例上,形塑出「有辦法和歹徒溝通」的錯覺。
現在確立了「一般暴力事件中,歹徒無法溝通」的認知後,以下我們也來看一些例外案例。雖然這些案例似乎會削弱我們原先的論點,但更進一步的分析案例細節中,是什麼因素造成歹徒的「他者化」、「戰逃反應」的程度不高,其實會進一步佐證一般情況下,「歹徒無法溝通」的論點!
4. 店主說服歹徒晚點再來搶劫
這起案例發生在比利時,六名持槍歹徒闖入商店打算搶劫,結果店主告訴歹徒,晚一點再來搶劫,店裡的現金會更多,於是成功說服搶匪離開。
從店內錄影可以發現,歹徒的態度可說是意興闌珊,幾乎看不到任何「戰逃反應」的跡象,很可能「他者化」程度也不高;影片的14秒左右,還能看到店主動手抓著歹徒手臂,把他拉出櫃檯,歹徒甚至沒什麼抵抗,也不像有因此被激怒,只是慢悠悠的把順手牽羊來的商品塞進口袋裡。
而整起案件最扯的地方在於店主成功說服搶匪離開兩次。第一次是下午三點,歹徒闖入商店時,店主告訴他們晚上六點半再來搶劫。結果下午五點半時,歹徒提早現身,店主告訴他們還沒六點半,又再次說服他們離開。最後等到六點半,歹徒第三次出現時,這次埋伏好的警察就順勢將他們逮捕。
確實,這起案件就像電影情節一樣充滿喜感,引人發笑,也證明店主成功和歹徒進行溝通。但請別忘了這是一起少數例外,一般搶匪的步調不可能這麼悠哉,這參考價值並不大。畢竟在面對複數攻擊者,而且歹徒身上有槍時,想要只靠一張嘴就擺平,其實是很不切實際的!
5. 有禮貌的搶匪,但其實是累犯
2011年美國西雅圖曾發生一起搶案,這段監視器錄影當時在網路上瘋傳,歹徒被封為「有禮貌的搶匪」(Polite Robber)。
歹徒在一間加油站中拿出手槍,全程客客氣氣,語氣平緩的宣告搶劫,要求店員交出收銀機裡的錢。過程中歹徒也向店員致歉,同時表示自己需要錢付房租、養小孩。搶到現金之後,歹徒除了致謝,也答應店員自己在度過難關之後,會歸還搶來的錢。
乍聽之下,歹徒也只是個苦於生計,才出此下策的可憐人,並不是什麼壞胚子。但事實上,西雅圖時報(The Seattle Times)的報導指出,這名搶匪並沒有和任何小孩同住,也就是說他可憐的故事,其實是編造的。而且這人在8年前還曾經犯下六起搶劫案,當年被逮捕時,說的也是同一套故事。(西雅圖時報也有相關報導)
那麼,這起案例能夠説明「歹徒有辦法溝通」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一手拿著槍一邊和人說話,這叫威脅,不叫溝通。今天這個搶匪只是態度比較客氣,感覺沒那麼可怕,但他仍然是在威脅店主,使店主暴露在致命風險下。 既然這起案件的本質並不是溝通,自然無法用來證明歹徒是可以溝通的。
影片中,我們可以聽到店主聽到對方宣告搶劫後,提議直接給他40美元。這顯示出店主是願意服從,並提供協助的。 請問歹徒在這時候有把槍收起來嗎?沒有。 一個好人從一開始就不會拿著武器去威脅別人。如果他真的是個誤入歧途的好人,那至少也該在對方伸出援手時良心發現,收起武器。而實際上,歹徒是等到完成搶劫,準備離開了才把槍收起來,這顯示歹徒就是個自私的壞胚子沒錯。
我們也必須清楚意識到,交談只是歹徒的一種魅惑、操控手法,目的是讓受害者更願意順從。打從一開始,歹徒就不可能讓步、妥協。好人如果真的試圖跟他交涉條件,也只是正中下懷,因為這場「交涉」從一開始就不平等,好人沒有任何籌碼,又暴露在致命威脅下,最後歹徒提出的所有條件,受害者也只能全部同意。
6. 碰到搶劫,發現歹徒是熟人
這起案例是一段Reddit上的回覆,敘述當事人靠著交談,讓歹徒放棄施暴的經歷。以下是討論串的連結:
《People who have tried to talk their way out of a mugging, how did it go?》- r/AskReddit
故事大致如下:當事人晚上在街上碰到持刀歹徒突襲,命令他交出錢包。結果發現對方是熟人,所以當事人露出微笑,仿佛搶案沒有發生過一般,開口詢問他最近過得好不好。於是氣氛變了,歹徒心中的硬殼也隨之破碎。最後當事人陪著歹徒坐在公園板凳上聊了兩小時(但歹徒從沒放下手上的刀),最後無傷返家。
這起事件中,當事人確實是和歹徒溝通了。但這是因為雙方過去認識,歹徒也有認出對方,才會減弱心中的「他者化」程度,變得能夠與人溝通、能夠聽進人話。這起案例絕對是例外情形,因為隨機犯罪中,歹徒剛好是自己的朋友、熟人,這機率太低了,不可能把自己的安全賭在這件事情上。所以一般碰到掠食性暴力,靠溝通來平息仍然不切實際。
而且別忘了,當事人提到:坐在板凳上聊天的歹徒,手裡握著的刀從沒放下。換句話說,那天晚上當事人是暴露在致命威脅下,坐在歹徒身邊整整兩小時。 由此可以推論,歹徒心中「他者化」的程度或許減弱了,但並沒有完全消失。萬一談話過程中歹徒改變想法了,再次靠「他者化」狠下心來施暴,當事人很可能還是會受到傷害。
總結一下:面對掠食性暴力時,我們不該假設歹徒剛好會是熟人。就算他是熟人,也不要預設他會念在朋友一場,所以絕不會對自己動手。 這也再次告訴我們:與掠食性暴力的歹徒溝通,絕對是下策!
總結
這篇文章舉了以上正例與反例,也引入了心理學的知識內容,要傳達的重點只有一個:在「他者化」與「戰逃反應」的影響下,掠食性暴力的歹徒是無法溝通的。 即使歹徒開口說話、看似可以溝通,這也經常只是用來讓目標服從的手段。因此面對這類暴力時,我們必須認清現實:不要將同理心浪費在這些歹徒身上,試圖用「更文明」的方式來解決。面對掠食性暴力,我們必須使用溝通以外的其他策略來應對,我們可以選擇迴避、可以選擇戰鬥、視情況也可以選擇服從,但絕對不要去和歹徒講道理。
即使存在少數反例,是歹徒沒有真的狠下心來施暴,「他者化」程度不完整,所以存在著溝通的可能性,我們的個人安全,也絕不該建立在「對方會心軟、不夠兇狠」的前提之上。 這正是《孫子兵法》中說的「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培養防身能力並做好準備,才是守護個人安全真正可靠務實的做法。
有什麼可以做的事情?
那怎樣才算是「務實」的培養防身能力?要去鍛練武術嗎,還是買一把槍?這些當然都很不錯,此外,我也強烈建議你能開始培養防身的核心知識,閱讀以下三個系列文章:認識暴力型態、了解暴力醞釀過程與六大防身策略。
而有些人可能心中還是糾結,覺得不想變得這麼鐵石心腸、對他人保持不信任,還是想要相信世界上仍有很多好人。其實我非常同意這個看法,這篇文章也從未鼓吹大家都要為了防身,變得冷酷無情。
如果你會有這樣的糾結,我會建議你可以閱讀事前預兆的相關文章。能夠及早且準確的判斷周遭誰是壞人,那就沒必要像隻刺蝟,對誰都保持距離、保持戒備。一般情況下我們仍能對周遭保持友善態度,而危險發生時,我們也不會對於伸出尖牙利爪感到遲疑。
【事前預兆知識點 1】絕大部分的事件中必定顯露的預兆:視線、移動模式
最後,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寫得不錯,也希望能不要再有更多人浪費時間,去擔心自己是不該「要優先嘗試溝通」,你也可以把這篇文章的網址存起來。未來看到又有人在網路上的討論串裡留言,主張大家必須先和歹徒溝通的時候,就可以把這篇文章貼在留言區。
這麼做的重點並不在於要改變原po的想法,而是讓其他正在關注這條討論串,但心中還未有成見的人,能有機會透過這些實際案例去重新形塑新的認知。
「透過寫作,量產自信強大的台裔群體」一直是我寫作的初衷。如果各位能發揮舉手之勞轉發文章,我會非常感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