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暴力型態(二):盤點個人防身需要面對的暴力型態

Authors
  • avatar
    Name
    自我強化筆記
發佈日期:
最後更新: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今天我們想要防身、想要對付暴力,自然要充分的了解暴力!

在本系列的第一篇文章裡,我們談到了個人防身的應用範圍,主要是為了處理「人際暴力」中的「社區暴力」,對付的是關係並不緊密的熟人、陌生人。

在第二篇文章中,要在「社區暴力」底下,繼續介紹更多不同的暴力型態。了解這些,能夠幫助我們判斷當下採取哪種防身手段最合適!

文章封面圖片
目錄

1. 防身,有必要細分暴力型態嗎?

這篇文章,會針對個人防身的主要戰場:「社區暴力」,進行更深入的探討與分類。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有辦法從多種防身手段中,找出最適合當下狀況的來採用。

講到這裡,你可能會質疑:

  • 我只是個想要防身的一般人而已,並沒有要去分析、解決社會問題。有必要大費周章的去建構知識框架,那麼深入、仔細的了解暴力嗎?
  • 防身不就該要果決、快速行動?如果碰到狀況還要先去判斷暴力型態,才決定要採取什麼手段,不會太慢嗎?是不是準備一組通用多數情況的防身策略更好?
  • 面對真實威脅時,情勢瞬息萬變,又加上處於高壓之下,真的有空暇去判斷這些資訊嗎?區分暴力型態,看起來只是滿足求知慾,它真的有實際用途嗎?

而在這裡我直接講結論:區分暴力型態是必要的。因為在理解不同暴力型態的特性後,我們會發現:能有效處理某類型暴力的手段,在面對另一類型的暴力時,可能沒用,甚至會有反效果

這也代表能「一招打天下」的防身策略,基本上並不存在。如果想要處理複雜的暴力情境,那就需要掌握不只一種策略。

至於實際應用中需要快速判斷的問題,也不需擔心。系列文的最後,在充分理解不同暴力型態的關鍵後,我們會介紹迅速判斷暴力型態的捷思與訣竅

如果以上說明能讓你接受區分暴力型態的重要性,那接下來就開始區分不同的暴力型態!

2. 社區暴力的分類

不囉唆,直接上圖!這篇文章要介紹的暴力型態分類如下圖所示:

個人防身的暴力分類圖

首先,社區暴力先可以先分為「立即性」和「非立即性」兩大類。

  • 立即性暴力,可能「碰得到、看得見」歹徒,且處於彼此周遭。即使是跟蹤,只要物理上存在接觸的可能性,就有立即應對的必要。
  • 非立即性暴力,則不可能與歹徒面對面接觸,相對的不那麼立即。像是偷竊、詐騙、恐嚇、威脅,就被我歸到非立即性暴力。

有沒有當面接觸、需不需要立即處理,很大程度影響了後續的應對手段,所以我的第一刀,先這樣子切分。

我也聲明,這兩個名詞是我是自創的。這是在大量閱讀不同的防身書籍,統整了多套防身策略後,由我自己歸納出來的分類。但也只有這兩個名詞是我自創的,這個系列文中的其他暴力型態介紹,則是來自其他人。屆時我也會提供資料出處,讓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進一步考究!

以下我們先來討論立即性暴力與非立即性暴力!

2.1. 立即性暴力

在立即性暴力中,攻擊者和目標處於同一場所,物理上能夠有所接觸,所以彼此都有機會造成對方肢體上的傷害。也因為能夠面對面,這時可能會有口語上的互動,也能看到彼此的身姿、肢體語言。

口角鬥毆、攔路打劫、綁架強暴,這些毫無疑問的,都屬於立即性暴力。此外,即使還沒有肢體上的接觸,像是挑釁叫囂、跟蹤騷擾,甚至是猥褻、暴露狂,這些都有可能進一步演變成更嚴重的傷害,因此都歸類到立即性暴力來處理。

直接性暴力

立即性暴力的應對手段,通常有一些共通的大原則。

首先,如果不是攻擊者和目標從一開始就處於同一場所(例如校園霸凌),那麼攻擊者和目標在相遇之前,一定會先有移動的過程。沒有人能做到瞬間移動,很多人之所以會覺得歹徒「突然現身」、「趁人不備」,說穿了其實是因為察覺不到歹徒的移動。

這不一定是因為目標心不在焉、缺乏狀態意識,也可能是歹徒藏得更好、手段更高竿。總之,這代表在雙方接觸之前,歹徒察覺到目標的時間點,發生的比目標察覺到歹徒還要更早。反過來說,如果目標能夠更早的發現歹徒,那就更難被歹徒偷襲

再者,立即性暴力在實際爆發之前,幾乎都會顯露出「事前預兆」。除了單純地罩子放亮,對周遭變化提高警覺之外,如果還能夠做到判讀事前預兆,就能更精準的判斷誰才是真正需要提防的威脅,至於其他無害的路人,我們就不需要一直盯著他們提防著,這也會讓維持狀態意識變得更輕鬆、更有效率!

這裡先做個簡短的描述就好,稍後會再介紹立即性暴力更進一步的分類!

2.2. 非立即性暴力

非立即性暴力中,攻擊者與目標在物理上被隔絕,無法進行面對面的接觸,同時溝通程度也相對有限。譬如偷竊(砸車、闖空門),我也將它算成一種非立即性暴力,因為過程中很可能不會和歹徒有任何互動。

如果攻擊者和目標之間完全沒有互動,或是只有透過通訊媒介傳遞訊息(例如詐騙、恐嚇簡訊),但缺乏現實中的接觸,那就算我們很會打架、甚至是擁有槍械,也都無用武之地,也不可能用口語情勢降溫的方式解決衝突。

既然不會面對面,逃跑的概念也難以應用在非立即性暴力中,同時也很難察覺到事前預兆,甚至是在察覺到這是暴力、犯罪時,傷害就已經造成了。 應付非立即性暴力能夠奏效的,往往是預防性策略,或是學會辨識歹徒的犯罪套路,避免自己掉到陷阱裡。

間接性暴力

而既然攻擊者無法直接施加肢體暴力,藉此操控目標的行為,在非立即性暴力中,攻擊者會更常透過欺騙、心理手法、掌握把柄、破壞所有物等作法,以恐慌來操控目標。例如:

  • 詐騙,用不實訊息、資訊落差操控目標。
  • 恐嚇,使目標害怕未來可能發生的肢體暴力。
  • 以把柄威脅,歹徒掌握目標的醜聞,如果不聽令行事,就要公開把柄。

此外,不像立即性暴力通常是一起事件,發生完就結束;非立即性暴力有時是一種過程,持續時間更長,也有可能在未來演變成立即性暴力。 雖然非立即性暴力的急迫性通常較低,但長時間處於暴力影響下,心理上不斷的保持提防、警戒,反而更容易讓人身心俱疲、備受煎熬。 目標如果長期處於被動立場,對於整個情勢缺乏掌控權,無力感也會更強烈。

如果要對付非立即性暴力,心理層面的抗壓性也非常重要。能夠建立安全感,並保持堅強的精神,才不會在對抗暴力的過程中反而自己先崩潰。 此外,如何有技巧的掌握更多關於暴力、歹徒的資訊,正確的預判情勢,這都是解決暴力事件的重點,也是讓我們更有掌控感,不被恐慌感擊潰的關鍵。

關於應對間接暴力更深入的討論,之後再寫一篇文章來介紹。對這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參考The Gift of Fear這本書!

以下就先針對直接暴力,繼續做更深入的分析!

3. 立即性暴力的分類

回顧一下暴力型態分類圖:

個人防身的暴力分類圖

立即性暴力,分成主要兩大類:社會性暴力(Social Violence)、掠食性暴力(Predatory Violence)。剩下一些無法歸納到這兩類的暴力,則作為少數特例來探討。

社會性暴力、掠食性暴力的分類法,是出自於Facing Violence這本書。而這兩種暴力型態的差異,在於暴力過程中,目標是被攻擊者視為同類,還是被視為獵物、資源?

被視為同類時,暴力通常是為了爭面子,或維持秩序,因此稱為社會性暴力。被視為獵物時,暴力通常是為了搶奪資源,或是讓攻擊者享受暴力過程,因此稱為掠食性暴力。因為動機與認知上有著巨大差異,合適的應對手段也大不相同,以下進行更深入的說明!

3.1. 社會性 VS 掠食性

關於社會性和掠食性暴力的概念,其實早已蘊含在我們的語言中,只是大家不見得有意識到這些概念。以下簡單稍做說明!

舉例來說,當我們會說「要教訓他一頓」、「讓他知道他惹錯人了」、「重新教他做人」,這通常是社會性暴力。我們是有把對方當人、當成群體的一份子看待的,所以才要「教訓」他,或讓他「認知」到我們的強大和尊嚴不容招惹。也因此通常不會置對方於死地。

而當我們說「被當肥羊宰了」、「養套殺」、「被吃乾抹淨」,甚至在新聞中可見到被拐到東南亞,強迫替黑幫進行詐騙的受害者被稱為「豬仔」。 這說明暴力目標並沒有被當成同類,而是被當成資源、家畜、獵物看待的,這正是掠食性暴力的本質。

打算對另一個人施加掠食性暴力時,一大關鍵是把對方劃分到「非我族類」,稱為「他者化」(Othering)。 根據維基百科,他者化的定義是「標籤及定義他人為一個次等人的化約性行動」。

能夠在精神上完成他者化,就更能夠把目標視為資源。出於自己的目的需要傷害他們時,心理負擔會更小,也能更冷血的無視目標的求饒、哭喊。甚至還能培養出對目標的輕蔑、仇恨,讓攻擊者合理化自己的暴行,使自己感受不到罪惡感,就能更投入的施加暴力,手段也往往更慘忍、更致命。

他者化

以上講了一大堆,現在我們回到主軸,來比較一下社會性和掠食性暴力的差異

  • 社會性暴力,終究與人際互動有關,較少造成嚴重傷害;掠食性暴力則很可能會造成嚴重傷害,也常伴隨致命武力的使用(例如刀、槍械)。
  • 社會性暴力中,常常是爭面子、爭一口氣,這時展現服從、低頭道歉,往往能讓攻擊者收手,停止暴力;掠食性暴力中,目標如果放棄抵抗,甚至求饒,可能會讓攻擊者確信獵物很好下手,更恣意的攻擊。
  • 社會性暴力中,是有機會靠口語情勢降溫(Verbal De-escalation)技巧化解暴力的;但在掠食性暴力中,幾乎不可能與攻擊者進行溝通,因為對方根本沒有要聽。攻擊者精神上已經完成「他者化」,不把目標視為同類,甚至是仇視、蔑視著目標,再加上心中已經有了要下狠手的念頭,任何溝通都很難起效。

正因社會性與掠食性的暴力型態差異很大,所以再次強調:想要「一招打天下」,只靠一套防身手段來應對所有狀況,是非常不切實際的。更務實的作法,是同時了解多種防身手段,並學會判斷暴力型態,因應不同的情況,靈活地採取不同策略!

3.2. 少數特例

仍然有一些暴力型態,是屬於立即性暴力,但很難歸類到社會性或掠食性暴力。幸好這些相對佔少數,可以概括起來作為特例來探討就好。這些特例包括:

  • 殺人命案,包括針對性、有明確動機的謀殺,或無針對特定人士的孤狼式襲擊(無差別殺人、大規模槍擊、恐怖襲擊)。
  • 長期的糾紛、衝突狀態,通常是通常是針對特定人物,時間尺度也更廣。例如對積怨已久的鄰居動用武力恐嚇、傷害;或者是離婚配偶、分手伴侶長時間的纏擾。
  • 無辜人士遭到暴力波及。

這些狀況看似是想要對社會造成影響,但又和社交地位、爭面子無關;看似有針對目標,但又不像狩獵者在碰到激烈反擊,狩獵失敗時更常會惜命、投降放棄暴力,反而更傾向是不顧一切的要造成傷害,失敗時甚至可能會選擇自殺。

因此它們無法直接套用社會性、掠食性暴力的處理手段,應該以特例來應對。

4. 回歸實用性考量

看完以上的長篇大論後,如果大家願意接受學會判斷暴力型態的重要性,最後就稍微談談怎麼在真實狀況中有效且迅速的做出判斷,回到實用性的考量!

「認識暴力型態」系列中後續的文章,會進一步深入社會性與掠食性暴力,介紹更細的分類。其中社會性暴力可以再細分成四類,掠食性暴力則可以根據目的和手段,再各分兩類。

但在實用階段,只要分以下這幾類就好。這樣簡單許多,就算處於壓力之下也仍有辦法快速判斷,不至於浪費太多時間;分這些種類也足夠我們決定要採取哪種防身手段:

  • 「團體歸屬」的社會性暴力 (走為上策)
  • 「爭強顯勝」的社會性暴力 (盡可能不動手)
  • 「樹立地位」的社會性暴力,或「過程型」掠食性暴力 (戰鬥或逃跑,絕不能示弱)
  • 「資源型」掠食性暴力 (戰鬥或逃跑,服從也可能保命)

但在我能夠更仔細的說明這些暴力型態,分別適合哪些防身手段之前,還需要請各位先花一點時間,了解社會性暴力中的「爭強顯勝」、「團體歸屬」、「樹立地位」,以及掠食性暴力中的「資源型」和「過程型」是什麼,那就有勞各位繼續閱讀系列的後續文章了!

下一篇:認識暴力型態(三):深入探討「社會性暴力」

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