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歹徒的影響圈:無效化對方攻擊手段的防身策略!

Authors
  • avatar
    Name
    自我強化筆記
發佈日期:
最後更新:

各位可能聽說過「鯊籠潛水」這種休閒活動,潛水者會把自己關到鐵籠裡,潛入海中近距離觀賞鯊魚。

而鯊魚,毫無疑問的是一種危險的猛獸,但因為有了鐵籠的保護,遊客清楚知道鯊魚的體型再大、咬合力再強,都無法傷到自己半分,所以才能把這件事視為一趟安全的娛樂行程來享受。

這種概念也可以應用到個人防身領域。如果我們有辦法處於一個歹徒無法傷害到自己的位置,那不管對方的武力有多強,都將是無效的。只要繼續保持這個位置,就能確保安全

這就是本篇要介紹的防身策略:「離開歹徒的影響圈」!

文章封面圖片
目錄

1. 前言

如果我們仔細思考一下暴力犯罪,很快會發現一件事:絕大部分面對面的暴力攻擊,以結果論,最後都會處於近距離範圍,大約三步以內。(不信的話,可以自行搜尋暴力事件的監視器畫面來看)

  • 首先是輕/重傷害。不論是單方面的施暴,或是雙方進行互毆,從結果上來看,要造成目標的肢體傷害,必得先處於拳打腳踢的距離。這個距離也可以用小刀捅刺,或是再遠一點用棍棒、長刀等長兵器進行攻擊。
  • 搶劫、勒索取財也一樣。就算搶匪手中有槍械,可以在遠一點的距離就造成威脅與傷害,歹徒仍然會移動到近距離內,才好伸手搶奪目標身上的財物。
  • 劫車也必須發生在車輛靜止時,可能是停車、停紅燈,或目標上下車的時候,劫車犯才有辦法接近車輛,把目標拖出駕駛座,然後自己坐上去把車開走。
  • 至於綁架擄人、性騷擾、性侵,這種嚴重侵害目標人身自由、自主的犯罪,更是必須在貼身距離下發生。
近距離

有了以上的理解後,一個直觀的想法就是「只要不讓任何人拉近距離,就能防身」。這乍聽之下合理,但並不實際。因為個人防身的應用場合,是一般生活情境,那麼周遭必定充斥著許多陌生人,而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與陌生人拉近距離:例如人行道上會有人迎面走過來、排隊結帳時會有人站在身後,有許多諸如此類的狀況。

終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必須允許善意的陌生人與我們拉近距離。事實上,我們應該樂於接受這件事,畢竟現代社會的便利性,是奠基於陌生人之間的良性互動與合作的。放下戒心,友善的與他人相處,並建立信任,本來就不是壞事;而培養防身能力,並不需要你成為一個整天疑神疑鬼的人!

所以本篇介紹的防身策略,關鍵是在於如何察覺、判斷陌生人不是善類;以及在這些歹徒出現時,如何離開對方的「影響圈」,讓自己處於不會受到傷害的位置上

這也是為什麼這個主題需要花許多篇幅來說明,並不是單純一句「罩子放亮、腳底抹油」就夠了。而要繼續深入討論之前,我們先來解釋一下這套策略的名稱中,「影響圈」是什麼東西?

2. 「影響圈」是什麼?

所謂的「影響圈」,是借用了Stephen Covey的暢銷書《與成功有約》中的概念,指稱一個人能夠改變的事物範圍。 而防身情境中,歹徒的影響圈,包含徒手與手持棍棒刀械的攻擊範圍,以及視野範圍。冷兵器的攻擊範圍,是揮動的距離,這點很直觀。至於視野範圍也包括在「影響圈」的原因,是因為視野中的目標,仍處於槍械的攻擊範圍裡;歹徒也能對看得見的目標進行追擊、脅迫,持續讓目標暴露在風險中。

影響圈
歹徒的影響圈示意圖。素材出處:[1][2][3]

理解影響圈的概念後,腦筋靈活一點的人大概就已經想到了:離開歹徒的影響圈,不就是逃跑嗎?為什麼要刻意取這麼一個抽象的名字?是覺得自創一個新名詞比較帥氣嗎?

事實上,「逃跑」只是其中一種做法。想要離開歹徒的影響圈,還存在其他辦法,例如:

  • 如果能夠提早察覺可疑人士的蹲點、埋伏,我們也可以在事發之前,就主動進行迴避,避免自己走進歹徒的影響圈裡。
  • 假使歹徒開始行動了,除了逃跑,「躲藏」也是一種執行方向。這也正是FBI提供民眾的防身口訣:「Run, Hide, Fight(逃跑、躲藏、戰鬥)的其中一項。

可見,「逃跑」兩字並不足以含括以上的複數概念,不論如何我都需要一個新名詞。是後來反覆推敲後,我才決定以「離開歹徒的影響圈」來統稱「事前迴避、事發後的逃跑與躲藏」。這是有實際用意的,並非刻意要發明新的詞彙!

另一個附帶的好處,是這樣的稱呼更能強調防身者所採取的主動態度。畢竟「逃跑」,在現代語境中仍然是給人一種消極負面、膽小窩囊的感覺,更容易讓人聯想到那些迫於威脅、恐慌,而不得不拔腿狂奔的無奈。

日劇《月薪嬌妻》截圖
日劇《月薪嬌妻》截圖。「逃跑雖然可恥」的說法,正好顯示出大眾對「逃跑」的負面觀感。

相對的,「離開歹徒的影響圈」聽起來就積極多了,顯示出這是防身者憑藉自己的意志選擇的行為,而不是讓思維從一開始就處於被動、弱勢。我相信積極的態度除了在狀況中能幫助我們更能成功脫險,也能避免自己陷入受害者心態,導致個人自信與士氣受損!

解釋完名詞的意思後,以下更深入的討論具體實踐內容!

3. 具體實踐

總上所述,這套防身策略的執行方向大致有三種,而這三種做法中,都有各自需要的知識儲備與實踐要點。在深入介紹執行上的細節之前,我們也先談談採取「離開歹徒的影響圈」策略有哪些好處。

  1. 我們不需要去思考對方具備多少武力,身上是不是有藏武器。反正直接閃人,對方碰不到我,結果都一樣。換言之,這套做法能夠無效化歹徒的攻擊手段

  2. 即使誤判了危險,這套策略基本上不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就算真的誤會別人是歹徒,而做出迴避、逃跑、躲藏的行為,頂多是有點尷尬而已,並不會讓自己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正是因為運用這項策略時,需要承擔的責任輕,風險也低、難度相對不高,也不需要和歹徒產生太多互動,卻能有效的避免自己受到傷害,性價比相當高,因此我非常推薦各位學習這套防身策略!

如果以上敘述能讓你產生學習的興趣,那接著就開始介紹「離開歹徒的影響圈」策略執行上的細節!

3.1. 事前迴避

第一種執行方向,是「事前迴避」。我認為這是最理想的作法,因為在對方行動之前就開始應對,事件根本無從發生,那麼風險是最小的。也因為提早察覺危險,我們將獲得更多反應時間與緩衝距離,那就更容易成功脫險。

而能做到事前迴避,代表要能在對方實際做出攻擊行為之前,就從周遭的陌生人中,判斷出誰不是善類。為此我們我們需要學會判讀事前預兆,也對於常見的犯罪套路、歹徒的行為模式有具體的認識。以上這些是為了「識破醞釀中的暴力攻擊」所需要的先備知識。

如果你認為判讀預兆、識破潛藏危險,是只有在跨過眾多生死關頭後才能獲得的能力,那就錯了。確實,判讀事前預兆的知識點頗多、有點繁瑣,但並不是什麼艱深的技能,更不是神秘的超能力、第六感。我們每個人的大腦早就都具備事前覺察危險的能力了,只是因為不常使用,所以這個功能就自動關閉了而已。

事實上,只要你願意調整心態,並累積相關知識,就算是一般的學生、上班族,或任何「普通人」都有辦法得到這樣的能力。你可以閱讀以下文章,了解更多細節!

假設你擁有以上能力後,那在察覺到醞釀中的暴力事件的瞬間,通常還在事發之前,這代表我們和歹徒之間還有一段距離。這時執行上的關鍵,在於如何保持住這段距離。我們可以自行改變行進方向,達到事前迴避;或在某些情況下,立即停止移動,也是保持距離的一種作法。

關於事前迴避更多執行上的細節,之後放到另一篇文章來介紹。

3.2. 逃跑

第二種執行方向,是「逃跑」。很多人常常一聽到防身時要「逃跑」,第一反應就是「那我要來練短跑衝刺、培養體能了」。別急!願意採取行動當然很好,但我們也要理解逃跑並不是只要拔腿狂奔就好,想要做到有效的逃跑,其實背後有不少考量與知識儲備!

在逃跑的時候,判讀事前預兆也是一大關鍵,這一點與前一段說到的「事前迴避」是相同的,我們都希望在衝突正式爆發之前,就離開現場;而不是等到對方一把抓過來、一拳招呼過來,甚至是掏出槍指著自己,這時才要開始逃跑。

知道這一點之後,我們不妨先來聊聊,同樣都是希望透過判讀事前預兆取得先機,「事前迴避」和「逃跑」的差別在哪裡? 差別在於在暴力事件的醞釀過程中,歹徒處於哪個階段。如果歹徒還在觀望、埋伏,等候我們移動到特定位置,這時執行的是「迴避」;而如果歹徒已經展開行動,朝我們接近,這時執行的就是「逃跑」。

如果逃跑不是拔腿狂奔就好,那它有哪些知識點呢?引用防身書籍《Facing Violence》裡的概念,逃跑時有兩大考量:要跑向安全、並安全的跑

  • 為了「跑向安全」,如何選擇逃生方向是一大關鍵。尤其在危險發生時,很多人在壓力反應下腦筋會一片空白,當我們來不及、或無法思考的時候,一條「保底」的逃生路線,就是原路折返

    為什麼?因為這一條路線是你剛才走過的,它一定會通往某個你之前去過、相對安全熟悉的場所。反之,如果在碰到危險時,硬要往一個不熟悉的方向跑,有可能會跑到死路裡、或人煙稀少的地方,讓自己的處境更危險。

    話雖如此,我們也要明白原路折返不見得總是最佳逃生路線。例如我們如果是在建築物內部,百貨公司、公司學校大樓裡要逃生,原路折返的意義可能不大,這時判斷逃生方向的知識仍然是重要的。

逃生方向
  • 至於「安全的跑」,意思是不要為了逃跑,而讓自己持續暴露在危險中。逃跑過程中,應該充分創造視線的遮蔽,阻礙歹徒的視線,讓他追丟我們,才不會一直陷入「鬼抓人」的窘境;也應該利用障礙物干擾、拖慢歹徒的腳步,進一步擴大與歹徒之間的距離。

    最糟糕的情況裡,歹徒手中會有槍,如果只是單純拉開距離,無法保證不被子彈擊中。所以我們也要學會判斷掩體,並在逃跑過程,盡可能讓自己處在掩體之後,降低中彈風險,也避免我方動向直接暴露在歹徒的視野中,吸引後續的追擊。

3.3. 躲藏

第三種執行方向,是「躲藏」。前面提到了逃跑不是拔腿狂奔就好,同理,躲藏也不是進到房裡把門鎖上就搞定,相關知識儲備也是很重要的!

首先要先理解:躲藏基本上只發生在建築物內部,也就是室內。為何?以下是我的論述:

室外空間中,並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躲藏。如果在室外,防身者通常會持續保持移動(逃跑),直到自己抵達安全地點。過程中頂多會出現「暫時性」的躲藏,例如:躲在掩體後方稍停一下喘口氣,觀察一下情勢收集資訊,然後抓準機會繼續逃跑,拉大距離遠離歹徒。

如果在室外空間進行躲藏後,並未試圖繼續逃跑,那幾乎就代表這個人其實是想採取「戰鬥、防衛」策略。防身者是為了等待攻擊的機會,才有繼續停留在現場的理由。因此我們不在「離開歹徒的影響圈」策略中,針對室外躲藏進行討論。

如此一來,執行躲藏的情境就限定在室內了,而室內的躲藏,勢必是要躲到一個可以與外界隔絕,具有堅固牆壁的空間裡。然而,這個房間不論牆壁多麼堅固,至少得有一扇門,人員才有辦法進入房間內部,也就是說,門必定是這個躲藏空間結構上的弱點,所以要判斷一個房間適不適合躲藏,「門」是一大關鍵

認識關於門的基本知識,理解門閂、門鎖的應力分析,以及如何有效加固門,會是關於躲藏很重要的知識點!

附註:治安敗壞的地區,有些商店會讓店員待在裝上防彈玻璃的房間裡結帳,這時只要防彈室的門有確實鎖上,那麼店員一開始就處於歹徒的影響圈外了。

門

3.4. 把歹徒鎖起來

在少數特定情況下,我們還有第四種離開歹徒影響圈的實踐作法,那就是把歹徒鎖起來,限制在某個密閉空間裡。如此一來歹徒也無法傷害到我們,確實是離開了歹徒的影響圈。

根據有留下錄影紀錄的實際案例,這種做法基本上只適用於店家搶劫。如果店家只有一扇門,也裝有鐵窗,碰到搶匪入侵之後,店員可能有辦法找到空檔,跑到門外將門鎖上,讓店舖內的歹徒無法脫身,後續只要報警,警察就能像甕中抓鱉一般將歹徒逮捕。

但對一般的防身情境而言,例如自家、室外公共場所,這個作法明顯是行不通的。即使是店員,真的能實行這個做法的機會也不多,必須等到歹徒分心、露出空檔,才有機會這麼做。而就算真的這麼做,歹徒仍然很可能會毀損店內物品,甚至最終破門而出。

因此,我不認為這是應該優先考量的做法。但如果你真的碰到一個可以把歹徒鎖起來的機會,當然就還是做吧!有用的話是最好;就算歹徒最終逃了出來,至少也能拖延足夠的時間讓自己逃離險地!

→ 實際案例錄影的播放清單

4. 更多相關考量

前面已經討論過主要的三種執行方向了,這個段落就來廣泛的談論其他相關考量。

4.1. 運動能力

之前提過,大多數人一聽到要逃跑,下意識會聯想到要來練短跑、培養基本體能,我非常贊同,這當然是非常合理的作法。

真的遭遇危險,需要逃跑的時候,必定要全力奔跑,有時甚至需要爬牆、翻過籬笆、圍欄;而躲藏時,也通常需要挪動重物來阻擋門,在這些場合中,基本的身體能力當然都很重要。 此外,培養體適能,也同時是另一套防身策略「拒絕成為目標」中,累積硬目標特質的執行要點之一。

綜上所述,培養體能對於防身來說,當然非常有幫助。但我希望你不是只為了防身,才去培養體能。運動、鍛鍊身體,本身就是一件好事。在我們數十年的人生裡,體能在生活中派上用場的次數,絕對遠遠超過運用在防身情境中的次數;運動對於個人健康、日常生活所帶來的益處,也絕對比防身上的助益來得更大。

雖然我的網誌是推廣防身,但我仍希望各位優先追求個人提升、生活中的幸福與成就感。因為充分感受到自己人生的價值後,保護自己的美好生活不受暴力侵害,就是各位認真學習防身最好的理由,而同時我也認為這是人們能夠持續變得強大的關鍵!

4.2. 駕駛車輛時?

在上述的三種執行方向裡,除了「躲藏」我們只考慮室內情境,在「事前迴避」與「逃跑」中,是室內外都要考慮的。而室外情境中,除了徒步移動,我們也有可能會開車。那麼在駕駛車輛時,離開歹徒的影響圈又有哪些考量呢?

第一點:不要輕易的下車。除非是車子故障拋錨了,否則留在車上應對,絕對比下車應對更有利。因為車體本身就是一種防護,留在車上至少先隔絕掉了徒手或棍棒刀械的攻擊。雖然車體能夠擋下子彈的部位不多,但面對槍械威脅時,有車體的保護仍然更好。

第二點:保持車輛移動。這聽起來是句廢話,畢竟車輛能產生的動力、移動速度,都遠遠超過我們的雙腿,只要前方沒有障礙物,相信大部分的人憑著直覺也都會繼續往前開。而這裡真正的關鍵點,是不要在「正常應該」停下的位置踩煞車。

很多人開車經歷可能超過10年,遵守交通規則,已經變成一種深刻的習慣,和呼吸一樣自然。然而,這種下意識的習慣很可能會妨礙我們逃命,如果在逃跑過程中看到紅燈,還是會本能的踩煞車,那就糟糕了! 所以這裡的重點是心態上的調整:異常狀況發生時,我們就不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了

  • 如果已經遠遠看到有人在紅燈處埋伏,我們不必開到路口,也可以直接在路中央停車,等綠燈了再加速通過路口。
  • 如果你需要逃命,只要前方沒有行人、左右來車,闖紅燈無視停止標誌也是無所謂的。
  • 只要沒有其他車輛,開到腳踏車專用道、公車專用道上也沒關係。
  • 或者就算開在車道上,只要後方沒有其他車輛,也可以用倒車的方式拉開距離。
  • 如果前方有車輛擋住去路,也可以把車往草皮、人行道上開,進而讓車輛脫離阻礙。

更多關於車輛上的防身應對,請參閱以下文章:

4.3. 如果已經被近身?

萬一沒能在事前察覺到預兆,真的中了埋伏、突襲,被歹徒近身,這時就不該執意繼續採用「離開歹徒的影響圈」策略。 既然已經被近身,如果這時才要開逃跑,反而是危險的,因為歹徒能夠追打我們,或是伸手把我們抓回來。而且我們轉身逃跑的時候,等於是近距離下,把背後空檔送給歹徒,這是非常糟糕的狀態。

相反的,如果是有察覺到事前預兆,在時間和距離都還充足的時候就開始逃跑,這時轉身背對歹徒就沒有那麼危險。歹徒就算要追擊,除了要跑得比我們還快,還得先追上一開始雙方之間的距離,才有辦法碰到我們;就算歹徒手裡有槍,也很難命中遠距離快速移動中的目標。

如果被近身,基本上就只能切換策略,採取「戰鬥、防衛」或「服從」。也許你能夠成功反殺對方,或是在服從歹徒之後,撿回一條命;或者是在你採取「戰鬥」或「服從」的過程中,會再次出現逃跑的機會。狀況中,至少別讓自己立即受到嚴重傷害,那情勢就還存在變化的可能性。

也提醒讀者:如果要採取服從,也要記得分辨暴力型態。面對「資源型」的掠食性暴力,投降服從是有機會保命的;但對於「過程型」的掠食性暴力,或是「樹立地位」的社會性暴力,服從只會讓自己受到更嚴重的傷害!

總而言之,要是被近身了,就乾脆的放棄這套策略,嘗試用其他手段突破困境吧!

5. 侷限

還是那句話:個人防身裡沒有100%有效的作法,不存在能「一招打天下」的策略。這篇文章花了許多篇幅說明「離開歹徒的影響圈」策略為何有效,現在我們也要來了解這套策略有哪些侷限,什麼場合下不該使用,這樣才是真正掌握這套策略!

首先,如果你是因為身心障礙,或穿著不易於行動的服裝,導致自己無法靈活的移動身體,那理所當然的無法正常發揮「離開歹徒的影響圈」策略,這就不需要額外做討論了,畢竟你自己的個人狀況,我不可能比你還更清楚。因此,以下要討論的侷限,是來自情境本身的限制

「離開歹徒的影響圈」策略可能無效的一種情境,是目標從一開始就處於歹徒的影響圈內。比如說校園霸凌,攻擊者是同班同學,就算早就察覺對方想出手,目標也難以迴避、逃跑、躲藏。或者職場暴力,例如醫護人員遭到病患施暴、或是收銀台店員被搶匪用槍威脅之前,他們因為工作需要,本來就需要與潛在攻擊者處於近距離;也因為工作場地的限制,根本沒有其他地方可以逃跑或躲藏。

如果你的防身情境包含這種狀況,那「離開歹徒的影響圈」策略可能將無用武之地,勢必得採取其他策略,例如「戰鬥、防衛」策略,才有辦法達到防身目的。

另一種「離開歹徒的影響圈」策略可能不適用的情境,是身邊有我們需要保護的重要他人存在的時候,譬如說帶著嬰幼兒外出,或是陪著孕妻、年邁父母、受傷的家人出門時。即使我們有辦法迅速判斷出逃生路線,也有拔腿狂奔的體力,這些需要我們照看的對象們,不見得有辦法像我們一樣靈活的移動。

如果這些重要他人無法及時針對狀況做出反應、並有效的逃跑、躲藏,我們不可能拋下他們自己逃跑(如果能拋棄他們,那就不叫做重要他人了!),這時很可能就必須採取「戰鬥、防衛」策略,排除威脅。

還有一種不適用的情境,是針對特定人物的暴力威脅與攻擊,這時歹徒通常和目標相互認識,而非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也因為歹徒通常掌握了目標更多的私人資訊,歹徒能更容易的糾纏目標,反過來說,目標就更難以脫離歹徒的影響圈。

一個例子是仇家的報復、追殺。如果你曾和別人結下樑子,仇恨深到對方起了殺心,那麼只要他還沒有完成復仇,就會緊咬不放。這次逃掉了,對方很可能會醞釀下一次更兇狠的攻擊;或者是家暴、約會暴力中,其中一方也許會不斷的進行跟蹤、騷擾,甚至因為歹徒熟悉目標的生活範圍,可能還會侵門踏戶,跑到目標的住家、工作場所去堵人、鬧事。

面對這種暴力時,「離開歹徒的影響圈」策略很可能會失效,必須準備好採取「戰鬥、防衛」策略的預備,或是訴諸個人防身以外的手段解決。

6. 結語

以上就是本篇介紹的「離開歹徒的影響圈」策略!快速總結一下,文中我們介紹了:

  • 這套策略有什麼好處(責任低、難度低、效果不錯,能夠無效化歹徒的攻擊手段)
  • 有哪些執行上的方向(事前迴避、逃跑、躲藏)
  • 最後也提到了它有哪些侷限。

不意外的話,在本網誌介紹的所有防身策略中,這大概會是最常被使用的一套。我自己在旅居美國期間,也有幾次實際使用「離開歹徒的影響圈」策略的經驗,成功在事前迴避掉危險,毫髮無傷。所以能夠保證自己對於這套策略具有充足的理解,也有足夠的信心將這套策略教給其他人。

也再次強調,這套防身策略也並不是完美的。即使是性價比最高、最常被使用的一套策略,它也仍然存在一些侷限。也因此我才會整理出「六大防身策略」的概念,同時掌握多種防身策略,組合起來截長補短,讓自己能夠更全面的應付不同型態的暴力。

如果你是第一次聽到這個概念,希望你也花點時間了解一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