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犯罪學的日常活動理論,建立不讓犯罪發生的預防性策略!

Authors
  • avatar
    Name
    自我強化筆記
發佈日期:
最後更新:

人生裡的某一天,你意識到了防身的重要性。也許是因為開始在海外生活,也許是從新聞察覺到環境中潛伏的危險,也許是自己或身邊的人成為受害者。總之,你想多了解點防身知識

然而,也許你目前的生活已經很辛苦了。尤其在異地討生活,除了努力打拼,還要去適應新的環境、文化、語言,並建立新的人際關係。甚至你在外國落地生根,展開新的家庭,這些生活中的種種挑戰可能已經讓你心力交瘁,已經沒有多餘的時間、精力,投入到建立防身能力了。

那本篇要介紹的預防性防身策略,也許會很適合你!這些策略不需要你儲備個人武力、也不用時刻主動關注周遭,負擔會比較小。也許聽起來老套,但背後都有犯罪學理論的支持,即使你已經在實踐防身,也值得你花時間了解一下!

文章封面圖片
目錄

1. 預防性防身

完整的防身能力,首先要建立狀態意識,學會有技巧的收集環境資訊、並判讀危險預兆,盡可能在事前察覺潛藏的威脅。然後是培養個人武力,鍛鍊身體的同時,也學習使用致命、非致命武器,透過這些訓練,讓自己掌握調整戰鬥心態的方法,以克服心理上對於「傷害他人」的牴觸,並養成隨時處於黃色心態的習慣。

相信很多人聽到以上這一整串敘述,只有一個感想,就是好累。自己平常過的安分守己,誰也沒招惹,只是不希望犯罪事件發生在自己身上,為什麼要這麼辛苦?

也許你是少數覺得這些知識很有意思的人,也很樂意去學。但別忘了,和你一起生活的家人,也許就是抱持著以上想法。就算知道你是擔心他們的人身安全,才想要他們去學防身,但仍很可能無法跟上你的腳步,也提不起幹勁認真學。 也有可能是他們目前的年紀太小、太老了、或是有肢體上的障礙,因此真的無法接受主動防身的訓練。

而且就算你的個人戰力很高,有些狀況也真的就是無用武之地。例如美國常見的砸車偷竊,通常會發生於車主不在現場的時候,歹徒砸破車窗偷出車上物品。針對這種犯罪,我們也不可能24小時守在車子旁邊,自然只能靠預防性策略來防範。

因此不論是強者或弱者,相對省力的預防性防身策略都是會派上用場的!這些預防性策略就好比一座堡壘,既然無法武裝自己、或無用武之地,至少可以遵循這些簡單的策略,就好像人待在堡壘內,還是能得到一定的保護!

雖然這些防身策略,你可能從小到大已經聽膩了,譬如說:「財不露白」、「不要讓自己看起來顯眼」、「盡量結伴同行」、「待在人多的地方」等等。 但很多人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甚至因為這些策略感覺很弱雞、聽起來又老掉牙,根本就不把它們當一回事。

現在,我們就來介紹這些防身策略背後的犯罪學理論,讓你知道為什麼這些策略有用,而且值得信賴!

2. 犯罪學理論

日常活動理論(Routine Activity Theory),是眾多美國犯罪學理論中,最適用於個人防身的理論。它假設歹徒是理性的,會先衡量利弊,才做出要犯案的決策。歹徒除了要有意圖,也要得到下手的機會,歹徒預期自己會成功,且不會被懲罰,才會去實施犯罪。

此理論也認為,犯罪是在一般日常生活的情境裡發生的,不論是歹徒或受害者,大致上會按照某種規律進行日常活動。而當雙方的日常活動發生重疊時,就很有可能會形成犯罪機會。反過來說,只要改變日常生活中的狀態、習慣,就能顯著減少犯罪發生的機會,達到防身效果。

說得再更具體一點,日常活動理論認為犯罪事件的發生,必須湊齊以下三項條件:

  1. 具有犯罪意圖的攻擊者(offender)。
  2. 容易得手、合適的目標(target)。包含受害者(人),或是遭到偷竊、破壞的私人財產(物)。
  3. 缺乏有能力的監察者(guardian)。監察者除了警察,也包含同行的家人、朋友,甚至是路人、狗、或監視器,都可以算是監察者。

只要能消除掉其中至少一項,就能有效避免犯罪事件發生!

日常活動理論概念圖
日常活動理論示意圖,出自維基百科

這套理論尤其適用掠食性犯罪(predatory crime),也就是攻擊者(offender)會像狩獵般尋找附近的目標(target)下手的犯罪,例如入室偷竊、路上搶劫、勒索取財、砸車偷竊劫車、性暴力、詐騙等,就屬於此類。

這也更好的解釋,為什麼在同個地區,某些房子、某些人更容易被選作犯罪目標,而且外表、體格不見得是最具決定性的因素,反倒是生活習慣中衍生的犯罪機會,才是真正的原因。

因此,那些無法培養個人武力的人們,就算無法直面歹徒,也可以透過調整生活習慣或配置,消除犯罪機會,從歹徒腦中的決策階段,就去預防危險的發生。 而已經在實踐主動防身的各位,更可以善用這些策略,影響自己周遭的家人、朋友,讓自己的生活圈變得更安全,也更深入的探討防身!

其他理論呢?

有接觸過一些犯罪學理論的讀者,可能會有一個疑問:日常活動理論之外,還有其他理論也很知名,這些犯罪學理論能不能也做這樣的防身分析?恐怕不行,因為大多數的犯罪學理論非常不適用於個人防身。

美國的犯罪學發展歷史中,大部分的理論都是在探討「犯罪性」(Criminality),也就是為什麼一個人會有成為罪犯的傾向(例如:貧富差距、缺乏教育、次文化裡偏差的價值觀等社會因素)。這些理論適合讓執政者作為依據,去制定相關政策,進而減少社會中的犯罪現象,但並不適用個人防身情境

當一般市井小民想要避免生活中的犯罪事件時,我們需要的是從個人角度切入,立即避免自己受到犯罪威脅的行動策略。而不是以國家等級,慢慢分析歹徒們過去有怎樣的人生經歷、生長環境,找出導致他今天成為歹徒的社會因素,然後還要等新政策實施個幾年後,治安也許才會慢慢變好。

我們雖然會用「治標不治本」來批判一套策略,但在個人防身情境裡,反而就應該優先採用治標的辦法!

3. 防身策略分析

了解日常活動理論後,再去回顧那些老生常談,會發現原先看似零碎、散落的防身口訣,其實都能被一套共通的邏輯串連起來。腦中有了這套邏輯,就會理解眾多口訣也就只是在某個特定條件下的應用。

當我們可以靠自己判斷、並做出合於防身的行為,就不再需要仰賴教條式的防身宣導,告訴我們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結果為了逃避衝突,搞得自己處處受限,活得忍氣吞聲、膽小怕事。說到底,我們會認真想要學防身,終究是為了個人的幸福不被他人破壞。但如果為了合乎那些防身教條,讓自己活得卑微、不自在,根本是本末倒置

以下我們還是從常見的防身教條著手,然後用日常活動理論分析,找出背後的真正的邏輯,讓大家重新認知到這些策略的務實面;並取回主導者的心態,客觀衡量日常生活中的各項因素,找出最能夠兼顧個人利益與安全的作法。

記得,是你主導著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教條所束縛、更不是被自己幻想中歹徒會有的反應所束縛!

3.1. 不入險地

這一類防身原則,主旨在於讓自己身處安全的環境,減少環境中「有犯意的攻擊者」。

常見教條有:

  • 減少在治安不好的區域的活動。
  • 不要深夜在外移動。
  • 不要流連聲光場所、有提供酒精的場所,像是酒吧、夜店等。
  • 不要在別人的爭吵、鬥毆現場圍觀,應儘速離開現場,遠離是非。

直接減少環境中的攻擊者,自然是減少犯罪發生的一個有效辦法。如果要避免身處治安不好的區域,那在事前就應該要先查好城市裡各個地區的犯罪率分佈,了解哪一區犯罪率比較高。而不是等到進入這些區域之後,看到房屋破敗,空氣中充斥尿騷味,路上多有閒人,盯著外來者看,甚至是被不懷好意者糾纏的時候,才發現自己進入了治安不好的地區,這時才要思考是要離開,還是硬著頭皮前進。

旅遊的時候也一樣。如果是跟團,旅行社通常會安排好,但還是可以在事前把行程看過一遍,了解一下有沒有哪一個景點是在比較危險的區域的,到時候可以提高警覺,避免碰到皮夾被扒、勒索取財等掃興事。如果是自助旅行,除了留意觀光景點的治安狀況,更應優先確保住宿地點的安全,畢竟旅遊時不管要去哪裡觀光,每天最後都會回到住宿地點,因此能住在安全的區域,旅遊安全就先確保了一半!

因為留學、工作,會長時間旅居其他國家、城市的時候也是一樣,在找租屋處的時候,也應該去了解那個地段的治安狀況。避免訂好房了,人帶著行李到現場後,才發現住的區域不太安全,這時要退房、退租,可能都需要多花一筆錢。

怎麼自行查詢某個地區的犯罪率呢?常用的關鍵字是「犯罪地圖」,使用Google搜尋時,可以用這個格式下關鍵字:<地名> crime map,通常會找到長這樣子的圖表,我們可以在地圖拖拉、縮放,直接確認某個地區的犯罪率是高是低,這樣就能更妥善的安排行程。

美國加州的犯罪地圖
美國加州的犯罪地圖。圖表來源

除了比較廣泛的地區犯罪率,有些特定場所或地點會更容易出現「有犯意的攻擊者」。例如在娛樂場所,特別是有提供酒精的場所,人們的情緒會比較亢奮,也因此更容易突破道德感的束縛,做出比平常更激烈的行為,成為攻擊者。另一方面,人們在離開娛樂場所時,通常心態上會比較鬆懈,喝了酒也會影響判斷力、反應,這也會吸引歹徒前來這些場所,找尋目標下手。

當然,這並不代表實踐防身,就不可以去找樂子、在外面喝點酒。從日常活動理論的角度來看,既然「有犯意的攻擊者」很有可能存在,我們還是可以從其他條件(避免成為合適目標、增加監察者)去預防犯罪!

3.2. 降低存在感

這一類的防身原則,大體上是希望我們混入人群中,避免吸引他人注意力。這樣一來,就算環境中存在有犯意的歹徒,歹徒也不容易意識到自己,就能減少自己成為「合適的目標」的可能性。

常見教條有:

  • 衣著或髮型,顏色不要太醒目,或是風格與周遭迥異。
  • 旅遊時,不要手上拿著自拍棒、相機,肆無忌憚的大聲嘻笑交談,任意四處走動。
  • 減少外露的少數群體特徵。例如:避免顯露異民族的面部輪廓、文字、或服飾,避免身上顯露特定標語、標誌,像是LGBTQ彩虹旗、政治標語、公司組織的logo等。

而相信以上這一類防身教條,是大家最容易感到排斥的。畢竟現在的世代更重視個人主義、多元價值,因此鼓勵大家活出自我,不要怕和別人不一樣。但降低存在感的策略,正好是與展現個人特質完全相反的做法,就算知道這背後有日常活動理論的基礎,大家也常常聽不進去。

我自己就有切身經驗:有次我要獨自去北歐旅行,在行前我媽一直想要我準備一副墨鏡,她覺得這樣能避免當地人一眼發現我是亞洲人,會覺得我比較好欺負而引禍上身。 聽了這番話,反而是讓我死都不想戴墨鏡。因為我會覺得「戴上墨鏡」,就等於認同了「亞洲人就是弱雞」的思維,所以怎樣都想去否定。

今天如果換成是一位同性戀者,也許他大半輩子都在和自己的認同掙扎,結果現在為了防身,有人要他捨棄這些象徵,這等於是在否定他過去的奮鬥與掙扎,甚至可說是否定他這個人,我相信他的反彈,一定會比當時不願戴上墨鏡的我更強烈。

展現特質個人安全間的矛盾,在充分理解日常活動理論後,能夠得到化解。現在我們知道要減少犯罪發生的可能性,至少有三種手段。既然不希望隱藏個人特質、不願意在自我認同上退讓,那就從其他方面著手,例如減少有犯意的攻擊者,或是增加監察者,仍然可以達到防身的結果。

而我們也必須接受,身處多元價值觀的社會、展現個人特質的同時,勢必會讓自己面對更多衝突。個人特質越是鮮明的人,會更需要積極的學習主動防身。即使目前你只能採取預防性策略,總有一天你還是要去建立個人武力,進行自我強化!


另一方面,採取隱藏特質、降低存在感的作法,並不一定就是不敢做自己。減少己方透露出去的資訊,本來就是作戰的原則之一;而在防身領域,尤其是美國的擁槍者之中,也有很多人推崇所謂的灰人戰術(gray man tactics),也就是讓自己的外表融入大眾裡,避免凸顯出自己持有武力,在他人心中留下印象。

如果一個人平常都身穿迷彩褲,腳踩戰術靴,套著印有槍械圖案、武裝標語、槍械廠牌的T-shirt或鴨舌帽,背著機能風格強烈的戰術背包,他不需要開口說話,就已經向眾人傳遞「我具備武力」、「我身上很可能有槍」的訊息了。

如果讓歹徒掌握更多己方資訊,知道我們具有反抗能力,甚至是身上有武器,那會有兩種結果:也許是發現我們非常不好惹,主動避開我們(這是等一下會提到的「硬目標」);或是做好更多準備後,再來對付我們,而且既然知道我們有反抗的能力,歹徒絕對不會鬆懈對我們的戒備。

成為硬目標確實具有嚇退歹徒的效果,但彰顯自己的力量時,應該建立在一種「曖昧感」之上,讓別人感覺自己不好惹,但又無法確切知道到底有多不好惹,留給他自行猜測的空間,這也是為什麼現代美國的攜槍者會更偏好隱蔽攜槍(concealed carry),而不是公開攜槍(open carry)。歹徒已經是潛藏在周遭伺機行動了,但我們至多只能靠狀態意識提早察覺異常,此時更不該只為了嚇退敵人的目的,就選擇公開己方戰力資訊,進一步擴大敵我資訊落差。

擁槍者穿著
北美洲國家一種典型的擁槍者穿著。

說到底,自己是出於什麼動機、什麼情緒,而選擇凸顯或壓抑個人特質,自己是最清楚的。是勇於認同自我,還是不敢做自己,在起心動念的瞬間自己就該明白了,而不是由(硬著頭皮)做出的行動來決定。如果真的不敢做自己,那就繼續試著解開內心矛盾,提升自我就是。

如果是現在的我,再一次聽到我媽說要準備墨鏡,我仍然會選擇不戴,因為我想要堂堂正正的作為亞裔走在異國的街道上,而且我知道自己正積極的實踐防身,她不需要擔心。但如果某天太陽真的很刺眼,我還是會戴上墨鏡的!😎

3.3. 降低吸引力

這一類防身原則,重點在於透過降低自己的人身財產對歹徒的吸引力,讓自己看起來不像「合適的目標」。

也因為有吸引力的事物,會活化大腦神經元,勢必會引起他人的注意力,所以這些策略和上個段落會有一些相似之處。

常見教條有:

  • 財不露白,不要在身上穿戴著名牌手錶、包包、飾品等高價物品。
  • 家裡的窗簾盡量拉上,出門時別讓外人輕易得知家裡沒人
  • 停車時,車上不留任何個人物品,避免歹徒透過車窗就能看見,進行砸車偷竊
  • 女性穿著不要太暴露肌膚、身體曲線。(關於這點的有效性,其實還有很多討論空間)

關於女性穿著不要太暴露的部分,一樣是很容易引發反彈的教條。如何化解個人特質與個人安全間的矛盾,在上一段落已充分討論過,就不在此重複敘述了!而拉起窗簾、下車時把個人物品貼身帶走,這些作法也很直觀,我覺得這裡比較值得進一步討論的,是「財不露白」。

很多人對於「財不露白」的理解,似乎更偏向「不要炫富」,所以在生活中避免戴著珠光寶氣的奢侈品、背名牌包,不要讓自己顯得很有錢。但事實上,值錢的財物也包括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而有很多打扮樸素的人,仍然沒有做到「財不露白」

插在後方口袋的手機

手機,就是一般人身上最容易露白的財物,也是最常被偷、扒、搶的物品之一。在公共場所毫無戒心的把手機留在桌上、把手機插在褲子後面口袋露出大半截機身、甚至是走在路上邊滑手機,都算是一種「露白」。

除了手機,還有很多電子產品常常構成「露白」,例如無線耳機,不管是入耳式,例如Airpods;或頭戴式耳機,如果我們在外面把耳機戴在身上、把Airpods充電盒掛在背包外側,其實歹徒都有可能直接一把抓起然後迅速離開。

筆記型電腦也是一個例子,如果在外工作,把筆電留在桌上但人離開了;或者是說因為手拎著筆電包,甚至包上面印有公司的logo,讓歹徒察覺到包裡是值錢的電腦,進而讓他認為我們是合適的目標,那也構成一種「露白」。

相機,尤其是昂貴的單眼相機,因為拍照時一定會拿出來用,完全無法避免「露白」。在2021年舊金山就發生過多起鎖定攝影師的搶劫案件,特別是在知名拍攝景點金門大橋附近。有些事件是直接在景點現場搶劫,更糟糕的情況是歹徒會尾隨到住家持械行搶(稱為Follow-home Robbery)。

相關報導


而在美國,槍械也一直都是歹徒偷竊的目標。自己的愛槍被歹徒偷走,用來傷害其他人,絕對是每個擁槍者心中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

那麼,在車輛上貼著槍械相關的貼紙,或是在住家把槍放在窗戶看得見的地方,就也是一種「露白」。歹徒看到這些標語、符號,就會預期車上可能放有槍械、家裡囤有彈藥,可能就會去破窗、破門把它們偷出來。 在這方面避免釋放出「我有槍」的資訊,也同樣是灰人戰術(gray man tactics)的一環!

槍械貼紙相關報導

車窗上的槍械貼紙

能夠避免財物露白時,我們應該盡量避免。但當自己真的無法避免自己產生吸引力,也無法消除環境中「有犯意的攻擊者」的時候,我們還有以下兩個策略:成為硬目標、增加監察者。

3.4. 成為硬目標

硬目標(hard target),可以粗略理解為「不好惹的對象」,或是至少要看起來不好惹。因為歹徒預期下手時會遭遇阻力,所以認為我們不是「合適的目標」。

所謂硬目標(hard target)、軟目標(soft target)的說法,源自美國的軍事、反恐行動的語境。 恐怖份子會傾向挑選比較容易執行恐怖行動的場所下手,也就是「軟目標」。這通常是民間建物,建物本身沒有太多防禦功能;而且是公共場所,沒有門禁,任何人都可以進出,加上內部成員大部分都沒有武裝,恐怖份子除了不易受到太大的抵抗,也可以快速的向民眾散播恐懼。

反之,硬目標通常是軍事建物、政府機關等,具有嚴密的安全防衛機制,物理上能夠抵禦一定的攻擊,且駐有武裝人員,能夠快速反應,排除外來威脅的場所。 後來這樣的概念延伸到個人防身情境後,「硬目標」指的是歹徒不好對付、不容易得手的人。

當然,實踐主動防身,武裝自己,就是一種成為硬目標的辦法。當我們保持著戰鬥心態,主動地在觀察周遭人事物,加上累積至今的肢體鍛鍊結果,會讓我們的行為、模樣,看起來就不好惹(實際上也不好惹)。

即使無法實踐主動防身,還是可以參考以下的教條,讓自己展現硬目標特質:

  • 行為舉止中,顯示出自己保持著對周遭的關注與警戒,時常左右張望(head on a swivel),環顧四周。
  • 當他人在打量自己時,不要迴避眼神接觸,要看向對方雙眼
  • 走路時保持肢體放鬆開展,眼睛平視前方,自然擺動手臂,穩定踏出步伐。不要彎腰低頭,縮成一團。
  • 說話時語氣堅定,音量適中,語速流暢不要結巴。

保持警戒,是成為硬目標最簡單的辦法。當我們保持警覺心,意味著歹徒更難發揮出其不意(element of surprise)的戰術優勢來進行犯罪。從歹徒的視角來看,行為舉止展現出警戒心的我們,會比毫無戒心的其他人看起來更難得手,相對來說,我們就更像個硬目標。

還是強調一下,能夠做到保持警戒、保持左右張望,其實只是狀態意識的其中一小部分。完整的狀態意識包含三個階段:觀察、理解、預測,能夠保持左右張望,只是做到觀察階段的一部分!

除了展現戒心,我們的行為舉止也可以被理解為一種非語言溝通,並不一定要訴諸文字,就能向另一個人傳遞資訊。因此我們可以透過眼神、肢體語言,向他人表達「我是硬目標」的資訊。

人類是社會性動物,而每個人在人際關係中,通常會具有一些權力(power),也就是自己對於他人行為的影響力多寡。而為了宣示權力外顯出來的行為,稱為支配(dominance),在人際關係中,我們會透過展現支配行為,不斷改變權力分配,進而影響他人的行為、以及被他人影響行為。

歹徒也是人,因此對人犯罪,其實也可以理解成一種(帶有惡意的)人際關係,所以過程中也通常會產生、展現各類支配行為。如果讓歹徒成為支配方(dominant),那我們就是順從方(submissive)。在有衝突的情境中,順從方自然是吃虧的一方:向歹徒展現順從,其實就等於告訴他「你可以從我身上拿走任何東西」,而這樣的人當然是「合適的目標」;反之,當我們能夠避免歹徒展現支配行為,且自己進一步的展現更多支配行為,讓自己主導和歹徒的互動,這時我們就是「目標」。

展現支配,並不等於要逞兇鬥狠、咄咄逼人。確實,具侵略型的行為,是一種展現支配的手段,如果展現侵略性並不合乎你的個性,或是你判斷展現侵略性只會帶來更糟的結果,沒關係,還是有其他手段,列在上述教條裡的,都是相對不具有侵略性,但仍能展現一定支配的行為。

其中眼神接觸尤為重要。在華人文化裡,往往會避免與陌生人四目相交,然而這實際上是一種順從行為,而在防身情境裡如果會習慣性的展現順從,很容易招致毀滅性的結果而不自知,生活在海外的華人,最好要去改變這種習慣。另一方面,要有眼神接觸,並不一定代表要長時間瞪向對方。瞪向對方,雖然展現了支配,但又帶有過多的侵略性,不見得總是最好的作法。如果不想那麼兇,可以在看向對方雙眼的同時,輕輕點個頭,隨即移開視線,這樣就能在不產生過多侵略性的同時,展現支配行為。

3.5. 增加監察者

最後一項策略,也是我認為最容易執行的策略,就是增加身邊「有能力的監察者」。生活中最常見的監察者,就是家人和朋友,可以互相關照,在防身情境中成為彼此的監察者!

常見教條有:

  • 盡量結伴同行,有需要的話就搭便車。
  • 盡可能在人多、照明充足、有警衛的場所活動。
  • 避免落單、在偏僻的地方獨自行動,例如深夜獨自回家。
  • 在家飼養看門犬。
  • 替房屋加裝防盜系統與監視器。

之所以會說「增加監察者」的策略容易,是因為這類策略符合人類會想要群聚的天性。甚至應該說,是因為組成群體可以互相照料,有安全上的好處,更有利於存活,所以人類才演化出這種天性:被群體接納會感到快樂,反之,被群體排擠時會感到痛苦。

防身情境裡,有時環境中「有犯意的攻擊者」我們無法消除;而在以下這些條件中,自己也很難擺脫身為「合適的目標」的狀態,那麼剩下來我們最能自主掌控的,就只有增加身旁「有能力的監察者」了。

  • 帶著嬰兒外出,需要照料他。
  • 身為孕婦、老人、身心障礙者。
  • 搬運貨物、行李,雙手正被佔用。
  • 從娛樂場所中離開,也許也受到酒精影響,精神上鬆懈的時候。
  • 任何我們無力反抗的狀況。

增加身旁「有能力的監察者」最大的挑戰,往往在於要有意識地去進行,也就是要主動提出和朋友一起同行的邀約或請求。如果我們有安全上的考量,那就不該客氣、或是出於怕添麻煩的理由,而怯於要求朋友和自己同行。

我相信真正的朋友之間,是互相珍重彼此的,我們和朋友應該會目標一致的希望彼此都過的安全,不要遭遇不幸,因此會願意擔任彼此的監察者。因此,如果你的朋友真的會因為要求同行,笑你膽子小、沒種,這種人是完全不值得繼續來往的,應該疏遠。

如果真想要減少自己造成的麻煩,可以提早詢問朋友。舉例來說,我們不要等到參加聚會散場時,才要找能讓自己搭便車的朋友。而是在活動成行的一兩天前,就可以先問對方願不願意幫忙,讓對方不必為了臨時的額外行程,耽擱原本的預定。

如果我們知道自己容易成為「合適的目標」,生活中例行性的活動,例如買菜、遛狗、帶小孩出去散步,也都是可以事先找朋友結伴同行,甚至就每週約好一個固定的時間,一起去進行這些事情。尤其旅居海外,如果要遛狗、遛小孩,可能會走到一些比較空曠,人比較少的地方,如果是自己一邊顧小孩的過程中,還遭遇伏擊的歹徒,那真的是毫無辦法,任人宰割。

陌生的監察者

除了「出門靠朋友」,我們也可以盡量在人流較多、照明充足的地方活動,雖然路上行人我們並不認識,但大體上可說是善意的,如果真的發生狀況,現場會有很多名目擊者,他們就算不願意冒生命危險來拔刀相助,我們仍可以相信他們會願意向警方提供歹徒資訊。因此,路人的存在能夠消除犯罪機會。

街上巡邏的警察可以說是環境中最有能力的監察者,在有警察巡邏的地方活動,也會消除犯罪機會。此外,在學校、公司周遭,通常也會有私人保全的巡邏區,或是監視器錄影範圍,這些也都是我們生活中的監察者。如果無法靠自己全程保持對周遭的戒備,至少可以花一點時間,留意一下環境中的監察者有哪些。

廣義的監察者,也包括飼養的動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牠們發覺情況有異時,就會開始吠,像警報器一樣提醒主人潛藏的危機;而當歹徒開始攻擊行為時,狗也會挺身而出,攻擊歹徒保護主人。如果在海外生活,養一條狗除了提供陪伴,也有很多安全上的好處!

此外,在財產物品上裝鎖、裝警報器,周遭裝設監視器、行車記錄器,也可以算是一種廣義的監察者。這些器材雖然沒有生命,無法做出行動,但它們的功能會對財產起到保護的功用,也不利於歹徒犯案。除了器材本身的存在,張貼防盜系統的標示牌,也能夠達到類似的功效。

4. 總結

這篇文章篇幅較長,在文末我希望再提綱挈領一次,確保我有將想法清楚的傳遞給讀者。

貫穿全文的中心思想,是透過犯罪學的日常活動理論,更深入、理性的分析犯罪事件的發生,確保我們是站在主導的立場上,然後以生活的更安全幸福為目的,去調整自己的生活,減少自己暴露的犯罪機會。而不是在看到犯罪事件報導後,帶著恐慌的情緒,總把自己設想在受害者的立場,讓自己的行為受到教條式的規範,甚至需要壓抑個人特質,對自己的意願妥協。

不論讀者是否正在累積個人武力,實踐主動防身,意識形態上偏向備戰或避戰,我希望這篇文章都能激起更多關於防身的思考。

我覺得自我強化,必須要有思想與心態上的強大。擁有強大內心的人,才會更重視、更愛自己,和這樣的人談論防身、談論個人武力,談論怎麼自我提升,才有真正的意義與價值!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