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脆弱性:走路姿勢、步態,是歹徒篩選脆弱目標的考量之一!

Authors
  • avatar
    Name
    自我強化筆記
發佈日期:
最後更新:

你也許聽人說過:一個人的走路方式,會透露出很多資訊,觀察一個人的步態,就能判斷他的體適能、甚至戰鬥能力高低。

而暴力衝突情境裡,你大概也注意到,壞人似乎會挑那些看起來畏畏縮縮、好欺負的人下手。也許你就認識某些人,他們經常成為暴力的受害者,在學校裡是霸凌對象;走在街上也常會被怪人騷擾、甚至被搶劫。

以上這些「走路姿勢、步態」會影響「脆弱性」的說法,到底只是道聽塗說,或真有其事?答案是步態確實會影響脆弱性,早在西元1981年,這個問題就已經被實驗研究過了,而2002年又有團隊以更嚴謹的方法再次執行實驗。這篇文章就來介紹經過科學方法證實的結果!

文章封面圖片
目錄

1. 脆弱性是什麼?

我們已知在掠食性暴力(Predatory Violence)中,歹徒的目的是奪取資源,或享受施暴過程。為了更有效率的達成以上目的,歹徒勢必會挑「好欺負」的弱者下手,而脆弱性(Vulnerability)這個專有名詞,就是用來統稱這些外顯出來,給人一種「好欺負」印象的個人特質。

探討脆弱性,有什麼實際意義?有,很有意義!能理解脆弱性之後,我們才能夠執行六大防身策略中的「拒絕成為目標」策略。 既然知道掠食性暴力的歹徒會有意識下意識的評估目標顯露的脆弱性,也稱為「受害者篩選機制」(Victim Selection),我們也可以反過來利用這個「受害者篩選機制」,隱藏自己的脆弱性,顯露出更多硬目標特質,影響歹徒腦內決策,放棄選擇我們作為目標。

脆弱性,與硬目標特質,經常是一體兩面的關係。充分了解脆弱性為何象徵脆弱後,只要加以反轉,我們就能明白該如何營造出強者的硬目標特質。這篇文章會將討論範圍聚焦在「走路方式、步態」上,先來認識會顯露脆弱性的步態有什麼特性,反過來我們就能了解什麼樣的步態,能夠展露硬目標特質!

2. 步態有什麼好關注的?

根據掠食性暴力的醞釀過程,我們知道歹徒還在觀察、尋找目標時,通常和目標之間還隔著一段距離。此時歹徒無法清楚看見臉部表情,也無法展開互動(搭訕、肢體接觸),進行更深入的評估;初步階段中歹徒能夠掌握到關於目標的資訊,基本上只有「體格」與「步態」。

想要影響歹徒的決策,使他放棄選擇我們作為目標,那時間點自然是越早越好。如果能夠充分利用「步態」展現硬目標特質,讓歹徒放棄攻擊我們,這會是「拒絕成為目標」策略最理想的狀態:不需要與歹徒產生任何互動,危險的火苗就已經熄滅了。

但有些人可能會質疑:不就單純只是走路方式而已,步態中真的蘊含那麼多資訊嗎?每個人不都是一樣用兩條腿走路,這裡面真的有那麼多學問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退一步,看看防身之外的其他領域,是如何看待步態的。

運動步態分析

例如在運動科學、物理治療、復健等領域,步態分析可以找出肌肉、神經隱藏的問題。除了幫助病患恢復生活品質,也是運動員提升表現、避免受傷的一大關鍵。 而各類專項運動中也常見到腳步的訓練,建立良好的步態、姿勢,能讓運動員在場上更有效率的運用身體。這也說明為什麼我們會覺得運動好手,走路方式看起來和不擅長運動者,會有顯著差異。

或從個人儀態的角度來看,步態也是一大重點。就連在街上混的流氓、不良少年憑本能都知道要讓自己的走路姿勢看起來充滿力量、不好惹。 那些需要與人交流、展現自身形象的職業,例如行銷者、藝人、專業管理者等,更是會利用市面上的形象教練、儀態訓練課程,讓自己在社交場合、商業談判中提升個人形象與氣勢。

由此可見,看似單純平凡的行走動態中,確實蘊含著大量資訊,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生理、心理狀態,包括這個人的體適能、肢體協調度、健康狀態,以及當下情緒、性格、處事態度等等。

既然如此,步態中所蘊含的資訊,也會與防身情境有關聯嗎?答案是肯定的,這樣的關聯性,也已經被科學研究證實。下個段落,就一起來看看研究結果告訴我們什麼!

3. 結論

這裡直接介紹研究論文統整出來的結論。脆弱的步態,通常有以下特徵

  • 步距相對於身高,顯得狹窄,或者寬的太誇張。
  • 走路時的重心轉移,是僵硬的以直線朝前後、左右、上下移動。
  • 肢體的左右動態不協調(同手同腳),甚至連上下半身動態都不協調。
  • 只有部分肢體參與行走動態,而非全身一起協調。
  • 跨步時,腳掌是機械式的抬起再放下
  • 行走時的手臂擺幅較小,肢體限制程度較高。(因為只有部分肢體參與行走)
  • 行走時的能量較低,移動速度較慢。(因為肢體動態不協調)

反過來,能展現硬目標特質的步態,通常有以下特徵

  • 步距相較於身高,適中或稍寬。
  • 走路時的重心轉移,是圓滑的在三維空間中以8字形移動。
  • 肢體的左右動態協調(伸左手跨右腳、伸右手跨左腳的交替)。
  • 全身都有參與到行走動態中
  • 跨步時,跨出去的腳掌是以搖擺的方式自然向前。
  • 行走時的手臂擺幅較大,肢體限制程度低。
  • 行走時的能量較高,移動速度較快。
  • 行走時展現出的重量感更強烈。

如果以上的文字描述對你來說不夠具體,也可以參考這支物理治療師講解走路姿勢的影片。影片中有非常具體的示範,說明良好、有效率的步態長什麼樣子,你會發現這和以上提及的特徵幾乎是一致的!總的來說,顯得越放鬆自然、越協調、舉手投足能展現出身體蘊含力量的步態,就是「硬目標特質」

這也非常直觀,因為歹徒理想中的目標,是跑不掉、打不過的脆弱對象,所以只能任他宰割;反過來,歹徒不容易得手的「硬目標」,就是能夠迅速逃跑,或是兇狠反擊的人。這些人通常肢體狀態良好,並沒有處於亞健康狀態;精神上也更自信、堅強,因此能夠放鬆自然的活動肢體。

說完了結論,如果你有興趣繼續了解步態與脆弱性的相關研究,以下會介紹1981年和2002年兩份研究的實驗細節!

4. 1981年研究介紹

1981年,Grayson & Stein發表了《Attracting Assault: Victims' Nonverbal Cues》。這應該是最早以科學方法證實了步態與脆弱性之間的關聯的研究,也因此受到大量引用。除了其他的研究論文,許多談論個人安全、防身的網站、網誌也都經常引用這份研究。

4.1. 實驗內容

研究團隊首先在紐約市高犯罪區域的街道上側錄行人的舉止,誰會被錄影完全是隨機的,而且沒有行人知道自己正在被錄影。團隊收集了為期三天,早上10點~中午12點的錄影。

這些錄影中會記錄到很多人,而他們從中挑出了60位行人的錄影作為實驗材料。研究團隊會選擇這些人,理由是因為他們在錄影中的外貌夠清楚,能夠用來判斷年齡,利於進行後續的分析。

這60位行人,以年齡和性別分成四組:年輕男性、年輕女性、年老男性、年老女性,每組都是15人。這裡的年齡是目測年齡,畢竟行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被錄影,自然無從向研究團隊提供自己的實際年齡。實驗裡的「年輕」是研究人員目測35歲以下,「年老」則是目測超過40歲。

接著,研究團隊和監獄合作,挑選出12名囚犯,這些囚犯曾經對陌生人進行肢體攻擊,也具有足夠智力與語言表達能力,適合協助這項實驗。研究團隊讓這12名囚犯看過60位行人的錄影,讓囚犯們用語言描述他們覺得這些人容不容易下手,實驗人員統整了囚犯的描述後,建立出一套評分量尺(數字越大,越難下手)。

描述
分數
A very easy rip-off.
1
An easy dude to corner.
2
You could take that one out.
3
Looks like a fairly easy hit.
4
You could stand the problem.
5
Could give you a little static.
6
Would be a problem. Could give you a hard time.
7
Hard dude to knock off. Wouldn’t mess with him.
8
Would be heavy. Would give you a hard time.
9
Would avoid it, too big a situation. Too heavy.
10

有了這份評分量尺後,研究團隊找來另外53名囚犯,他們也都曾經對陌生人進行肢體攻擊,並讓這53名囚犯使用這份量尺來替這60名行人有多「容易下手」(可以理解為「脆弱性」)打分數。

研究團隊根據53名囚犯打的分數,將60名行人分成兩組。一組是「潛藏受害者」(20人),這些行人被過半囚犯評分介於1~3分,另一組是「非受害者」(19人),這些行人被過半囚犯評分介於4~10分。研究團隊接著將這兩組行人的錄影拿去進行步態分析(提取出21種步態特徵),並比較這兩組行人的步態有哪些差異。

附註:「潛藏受害者組」和「非受害者組」人數總和為什麼不是60人?根據論文描述,實際上「非受害者」組一共有40人,但為了作為實驗控制組,所以才只從中挑出19人,拿去做肢體動態分析,來和「潛藏受害者」在人數接近的條件下去對比。

4.2. 實驗結果

首先,從囚犯的評分中,「潛藏受害者組」和「非受害者組」的平均分數有著顯著的差異,這顯示出歹徒的受害者篩選機制,是存在一定共通性的,不同歹徒之間評價機制的一致性足夠強烈,因此從實驗數據中歸納出的結果,可以認為是具有意義、值得相信的。

在21種步態特徵中,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非受害者」和「潛藏受害者」,以下5項步態特徵在統計上有顯著的差異:

特徵
非受害者
潛藏受害者
步距
步距適中
步距過寬或過窄
重心轉移
圓滑的在三維空間中以8字形移動
僵硬的以直線朝前後、左右、上下移動
肢體協調
身體左右動態呈現對稱(伸左手跨右腳、伸右手跨左腳的交替)
動完左半身,才移動右半身;或上下半身動態不協調
行走動態
全身都參與到行走動態中,配合腳步產生移動
只有部分肢體參與行走動態,剩下的部分顯得僵硬
腳掌移動
跨步時,伸出的去腳是以搖擺的方式自然向前移動
跨步時,是機械式的先將腳抬高,再向前踏出

直接拿論文裡作者的文字來總結:「非受害者」的肢體動態通常是全面的、協調的,看起來自然且舒適;而「潛藏受害者」的肢體動態,則通常看起來僵硬、機械式,肢體間的動態是相互對抗、不同步的

步態差異的結論

5. 2002年研究介紹

延續了1981年Grayson & Stein的研究內容,2002年,Gunns等人發表了另一篇論文:《Victim Selection and Kinematics: A Point-Light Investigation of Vulnerability to Attack》,讓1981年研究的結果更加完整。

5.1. 實驗內容

2002年研究的實驗架構,大致承襲了1981年的研究,其主要改進之處在於:Gunns等人的研究中,收集影像的過程更完善,也有更嚴謹的數值分析。

攝影棚被佈置成是一間罩滿黑幕的暗房,棚內只有一個光源,照向行走中的受測者。同時,被錄影的受測者們,被要求全身都以貼身的黑色服裝包覆,並戴上滑雪面罩,幾乎遮蓋了所有的肌膚,只露出眼睛、口鼻。最後研究團隊在受測者們的關節部位與肢體末梢貼上反光膠片後,錄製受測者在暗房中行走的影像。

研究團隊也調整影像的對比度,使得最終呈現給評分者的錄影中,是看不見受測者身體輪廓或長相的,只看得見移動的反光膠片。如此一來,受測者的身材、長相等外表吸引力的影響就被隔絕掉了,服裝的鬆緊度也不會產生視覺上的干擾,評分者們只能依據肢體動態本身,進行脆弱性的評估

Gunns等人的錄影流程
根據論文描述,我將實驗中貼上的反光膠片位置以示意圖繪製出來呈現。

此外,與1981年的研究不同的是,2002年研究中的評分者並非囚犯,而是研究團隊招募來的志願者。因此,讓志願者進行評分的問題略有不同:是志願者認為「受測者遭遇暴力攻擊的可能性」,而不是「志願者代入攻擊者的角色,會不會想要攻擊受試者」。

2002年研究中,一共進行了三項實驗。

  • 實驗一:有71名女性接受錄影,其中挑出30人作為受測者。由男女各30名志願者進行評分,同時評估受測者「被搶劫」與「被強暴」的可能性。
  • 實驗二:有50名男性接受錄影,作為受測者。由男女各30名志願者進行評分,評估受測者「遭受肢體攻擊」的可能性。
  • 實驗三:探討不同服裝、鞋子對肢體動態的限制與脆弱性的關聯。有30名女性接受錄影,作為受測者,分別穿上三套服裝、三種鞋子,錄製了270段錄影。由男女各36名志願者進行評分,評估受測者「遭受肢體攻擊」的可能性。

以上實驗都是使用與1981年研究的同一套評分量尺。而從錄影中提取的步態特徵共有8項,包含1981年研究中發現最關鍵的五項特徵,再多加上了「手臂擺幅」、「行走能量」、「限制程度」。最後,這8項步態特徵,加上「行走速度、年齡、性別、身高、體重」,被研究團隊用數值分析的方式,探討它們與評分結果之間的關聯性。

5.2. 實驗結果

2002年的研究結果,基本上與1981年研究相當一致。1981年研究中找出的5大關鍵步態特徵,確實與脆弱性評估有顯著的關聯。此外,2002年研究還有以下更進一步發現,讓實驗結果更完善:

  1. 在這份研究中,研究團隊發現受測者、評分者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基本上都不影響脆弱性的評估。這也顯示出對於一般人而言,不同個體對於脆弱性評估的標準,也具有相當程度的一致性
  2. 而實驗一也發現,女性在「被搶劫」、「被強暴」的兩份脆弱性評分上,具有高度關聯性。這顯示出脆弱特質並不會因為犯罪類型(搶劫或強暴)而產生明顯差異,不同犯罪類型的受害者篩選機制,很可能是相近的。
  3. 對女性而言,「腳掌動態、「行走速度」這兩項特徵可獨立用於預測脆弱性。對男性而言,「步距、行走能量、限制程度、體重」這四項特徵可獨立用於預測脆弱性。
  4. 實驗三也證實,穿著限制性較高的服裝、鞋子時,確實會對步態產生影響,讓評分者覺得自己看起來更脆弱
  5. 最後,因為2002年研究中,每位受測者的影像大概只會出現1.5秒。然而評分者們仍然有辦法從中進行評估,也得出高度一致的脆弱性評分,由此可以證實,人們確實有辦法只看一眼,在短時間內得出足夠準確的脆弱性評估

6. 反思

最後,針對以上研究結果,我們進行一些反思。

6.1. 適用範圍

不論如何,我們不能忘記這些關於步態的討論,很大程度是針對「掠食性暴力」。正是因為掠食性暴力中,歹徒更傾向欺負弱小,有更明顯的「受害者篩選機制」,這時探討步態的脆弱性才有意義。

如果面對的是社會性暴力,這時歹徒之所以動手攻擊,目的會更接近是爭尊嚴、出一口氣,而不是要欺負弱小;從社會性暴力的醞釀過程來看,受害者篩選機制也相對不明顯,這時探討步態就不見得有意義。

講得更直白一點:社會性暴力經常是從口語爭吵不斷升溫,最後演變成肢體暴力的。動手之前,雙方往往是早就處於同一場所爭執不休,過程中不會移動,所以也沒有機會觀察彼此的步態。即使去調整自己的步態,展現硬目標特質,在社會性暴力中也不會起太多作用。

6.2. 並非絕對因果

也提醒各位讀者,本篇介紹的科學研究,證實的是步態與脆弱性存在關聯性,而不是一個絕對的因果關係。這並不是説只要我們的步態看起來很有力量,就絕對不會被選做目標、100%安全。

還是那句話:個人防身裡沒有一招打天下,所有情況都能完美適用的作法。因此廣泛學習、組合不同的防身策略,對於個人安全來說才是更完善的作法。本篇所探討的步態,屬於「拒絕成為目標」策略的實踐內容,除了更完整的理解「拒絕成為目標」策略中其他的實踐內容,讀者也可以更廣泛的認識「六大防身策略」!

6.3. 檢討受害者?

而這類試圖找出受害者行為或特質,與「脆弱性」關聯的研究和論調,通常會面臨以下質疑:這是不是變相地在譴責受害者,把他們會受到攻擊的原因、責任,歸咎到受害者自身?也就是說,「是因為受害者外顯出脆弱性,才會導致歹徒前來犯罪?」

論文原作者他們實際心裡怎麼想,我無從得知。但我認為這絕對不是在譴責受害者。「脆弱性會導致歹徒犯罪」的說法,其實是倒果為因。會想要作惡的歹徒,本來就會自發性的去尋找合適的目標下手,所以循著脆弱性找上了受害者。而不是受害者身上的脆弱性「創造」出歹徒心中的歹念,「引誘、導致」暴力事件的發生。

從反面來想可能更直觀。如果我們因為看起來強大,所以歹徒選擇不對我們動手,這並不是我們展現出的強大,感化了歹徒,使他心中的歹念消失。歹徒心中的歹念始終都是存在的,我們的強大是讓歹念無法付諸實行。既然「強大」無法消除歹念,同理,「弱小」也不會創造歹念。弱小只是讓歹念有機會實行。

即使知道沒有在譴責受害者,我這種倡導「改變自己的行為、特質,讓自己不被選作受害者」的說法,聽在某些抱持消極心態的人耳裡依舊刺耳。一聽到要為了防身目的,而改變自己的行為,有些人可能會很不滿。 為什麼自己原來的模樣要被否定?為什麼要那麼憋屈,只為了不成為受害者,就要刻意改變自己的行為舉止?

我的回答也很簡單:因為要取得事件的主導權。從積極面來看,了解步態與脆弱性的關聯,其實是揭示了一種可能性:除了改變他人行為,我們也可以透過改變自己,讓事件朝我們期望的方向發展。

之所以改變自己,不是因為自己好悲慘、好弱小,只能無奈的任由他人擺佈;我希望能有更多人願意擁抱積極心態、成長型思維,意識到主動改變自己帶來的正面助益,從自身成長中感受到成就感的正向回饋,進而不斷地強化自己。

說穿了,良好的步態終究只是「果」;真正的「因」,是健全、蘊含力量的強大身心。只要我們願意持續鍛鍊身體、心智,讓自己變得更健康,更有自信,成為更強大的人,步態自然會作為一種副作用伴隨而來!

最後與閱讀到此處的讀者共勉:持續變強吧!